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从连城诀成就武林神话 > 第9章 恶虎出林、困龙升天

第9章 恶虎出林、困龙升天

    丁典眼见风逸不以为然,也不深说,道:“这神照功只是内功,若要克敌制胜,非得有高明武功不可。”

    风逸心中一动,总算到正题了。

    这是自己目前最大的短板,急需解决。

    丁典接着道:“我这无影神拳以你的悟性,也无需多久,足可驰骋天下!”

    说着伸手一请,道:“你出手攻我!”

    风逸双拳一抱,说道:“小弟承教了!”

    丁典道:“好说!”

    话音未落,风逸呼的一掌,当头打到。

    丁典微微一笑,却是不闪不避,直到风逸手掌距肩不及一尺,方猛一侧身,一拳直击风逸臂弯,躲招发招,浑如一体。

    此时风逸手臂已然打直,势子已经用老,蓬的一声,当即中招。

    风逸就觉手臂上一股怪力袭来,浑身仿若电击,急忙退后。

    这也是他内功精进,换了常人,这一拳就能将胳膊打断。

    可丁典连环步往前一冲,左拳击出,一招才发,右拳又到,疾如狂风,凶猛异常。

    一时间,地牢只闻铁链哗哗声响。

    丁典招中套招,连绵不断,乃是“无影神拳”中的精华所在。风逸神照功虽已小成,可终究不及丁典内力深厚,武功更是相差甚远,不由得连退数步,避其锋芒。

    然而丁典双拳仿佛急风骤雨,直让风逸眼花缭乱,不知如何招架,只能自打开山掌,采取以伤换伤的方式抵抗,可丁典被他打中,那还有何颜面?

    丁典蓦叫道:“小心了!”突发一拳直劈下来。

    这一拳拳力极猛,风逸横掌一挡,拳掌甫一相抵。丁典手腕一翻,顺势一拨,便将风逸手掌粘出外门,右拳迅如疾电,上击敌面,风逸左手一挥,将这一拳刚给挂开。

    不料丁典左拳疾如骇电,照风逸胸口而来。

    这时风逸左右手都被封在了外门,不及归时回转,闪避已是不及,蓬的一声。

    风逸胸口中拳,连退三步,气血翻涌,面色涨红。

    丁典哈哈一笑:“对不住,出手重了些,你吐呐一周,别受了内伤。”

    风逸赶紧闭目运气,心里却是在想:“我武功不及他,已然加倍小心,出手时也没将气力使实,可他出手虚虚实实,我还是没能抵抗的住。

    不过武学之道,虚虚实实,乃是常事,可是究竟哪招是虚,哪招是实,又如何判断?”

    想到这里,风逸又露出疑惑神气,便问道:“丁大侠,这武学之道,虚虚实实,我是知道的。可我纵然能够分出虚实,对方出手速度又比我快,那该如何应敌?”

    丁典见他闭目冥思,知道他有了体会,可听了这个问题,心中也觉惊讶,微微一笑道:“你能想到这一层,很是难得。

    不过你说的,这是以弱击强之道,唯有料敌机先,方有可能应付。”

    风逸点点头道:“料敌机先的道理,我听过,可要如何做到,就要请你教导了。”

    风逸前世也是个武侠迷,金系神功“降龙十八掌”“独孤九剑”的根本,就在于料敌机先、攻敌破绽,他还是知道的。

    丁典一笑,道:“料敌机先,对于神照经来说,其实没那么困难。

    经中有云:神游太虚,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这句话的意思便是,不要被眼中的变化所迷惑,而要用心眼预料到他的本意。

    因为无论变化多么诡奇的武功,最终目的还是伤人,所谓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却,导大窍,因其固然。

    行为迟,动甚微,然已解,如土委地,提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这句话在武学而言,便是你料到了敌手心意,对手再快,你只要批亢捣虚,仿佛庖丁解牛一样从容。只要做到这一步,他速度再快,你也能立于不败,自是悠然自得。”

    风逸若有所思,点点头道:“这神照经果然博大精深,不在古今任何神功之下。”

    丁典朗然一笑道:“你以为练成神照经,天下无敌手,是浪得虚名吗?

    神照经讲究失而复得,起死回生,法天自然,妙悟自在。这便是天之道,人之事,人所不能,天意必能。”

    风逸微微颔首,说道:“看来我需要修炼的还有很多,这不只是将神照功练成。”

    他与丁典过了一手,便觉得系统灌输的东西,终究不及自己感悟来的深刻。

    丁典说道:“你能想到这一点,尤为难能。神照功不过是神照经的根基,经内蕴含了深奥武理,将它完全吃透,学以致用,才算随心所欲,无往不利。”

    说着一脸神往之色:“但这一步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了。

    因为我也做不到。而你再是天纵奇才,没有个三年五载,估计也不可能!”

    风逸瞧他一眼,笑道:“三年五载么,恐怕我有时间,你等不起啊!”

    丁典叹了口气,说道:“说这些做甚,别说你年纪小,又刚接触神照经,我自己练了八年,都没将神照功练至大成。还是早早教会你无影神拳,大家……一拍两散!”

    风逸伸手拍拍他的肩头,笑道:“纵然要一拍两散,我答应你的,也得先做到!”

    丁典自从得到梅念笙传承,一直提防别人暗算自己,勾心斗角。像风逸这种直接将自己所谋之事,说到明处的“小人”,却是头一次。

    如今被风逸拍了拍肩膀,没有丝毫抵触,却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情。

    但他没有丝毫表露,只淡淡一笑,道:“这‘神照功’固然厉害,但须得与‘无影神拳’合使才见威力。

    若说‘神照功’是蓄水池,‘无影拳’便是闸口。蓄水虽难,放水却是简单。”

    风逸懂他的意思,通俗来说,无影神拳就是打输出的技能,用来提高神照功的伤害率。

    “这套拳诀你先记着。”

    丁典低声念诵拳诀,也不太长,不过几百字。

    经过丁典详加解释,风逸便明白“无影神拳”号称“无影”,要点就在于出拳有力,却快捷无声,让人无从招架。

    故而这套拳不重招式套路,必须要以神照功的上乘内功为基,随着修为逐渐提高,将自己的见解创意融入进去,可谓学无止尽。

    不过这一境界,丁典自己也未达到。

    风逸这才明白,为何原剧情中的狄云没被传授无影神拳。因为那会的他神照功根基太差,说了也是白搭。

    随后丁典演示拳招,风逸出手比拟,两人一个教,一个学。

    这套拳的套路很是简单,都是些攻守技法。敌人实招少,虚招多,自己则中宫直进,让对方不得不硬碰,这叫直取。

    若是对方是硬碰硬的功夫,则实招多,自己便采取侧迂缓图,待对方气力不济,露出破绽,或者引导他露出破绽,再雷霆一击,这叫曲求。

    风逸当即明白,这一切种种,均蕴含了高深的武学至理,难怪说随着修为提高,永远无法学尽。

    风逸中途调出系统一看,“无影神拳”入门只需要10成就值,自己还有11,当即点击升级。

    瞬间,风逸脑海里便多了很多理解,便依法运气,气随意转,一拳击出。

    嗖的一声,正中墙壁,他出拳声音很轻,竟在石壁上留下了一个拳印。

    饶是丁典以为自己遇上了千年不遇的天才,也不由双目圆睁,吃了一惊。

    风逸自家人知道自家事,知道自己不过刚入门,真正的无影拳,应该出拳没有声音,便能留下一个拳印。

    遂将心中难以解索之处,问了出来。

    风逸也觉得不能一切都依靠系统,难道没有成就值,他的武功就不能进步了?

    丁典当即为他解答。可待到后来,风逸凭借前世从小说中了解到的武学原理,从“料敌机先,攻其破绽”,再到“后发制人,先发者制于人”“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什么“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圆通定慧,体用双修,即静而动,虽撄而宁。”

    “什么清风拂山岗,明月照大江”

    “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口真气足”等等,也提出些许看法见解。

    这些全是风逸所熟知的“降龙十八掌”“独孤九剑”“九阴真经”“九阳神功”等绝世武学中的理论。

    丁典起初解答游刃有余,可越来越觉他的问题很是深奥,顷刻间也回答不出,只好暗自思索推敲。

    风逸武学素养远不如丁典,但纸上谈兵的技能,却是丁典无法企及。

    一个用实践践行理论,一个用理论谋求如何实践,两人谈的如饮醇酒,越饮越觉滋味无穷。

    转眼便过了几个时辰,已是辰牌时分,天色早已大明,阳光入屋,两人这才停止。

    丁典不禁赞叹道:“旁人举一反三,你竟能举一反十,闻一知百,若非前几天我还狠狠揍过你,我还真以为你是神仙临凡呢!

    你再施展一番,让我瞧瞧!”

    风逸闻言,连忙打起无影神拳。

    他以神照功催动无影神拳,方知妙处。就觉内力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又如春雨般滋润着每一条经脉,舒适无比,

    他施展拳法越来越快,忽地一个趔趄,风逸心下一惊,他知道若在对战之中,这一下遇到高手,岂不是自寻死路?

    丁典眼见风逸一脸骇然,笑着道:“你在想,自己哪里出错了?”

    风逸点了点头。

    丁典道:“你的拳法与内劲运转都没错,只是有些自不量力!”

    风逸心念如电,霎时便想通了其中关节,长笑道:“是啊,人力有时而穷,这门拳法虽以快为主,然而须得内力充足方能施展。

    以我目前的根基,只能快到超过界限,就好比婴儿学跑,孩童舞锤,非伤到自己不可。”

    说到这里,喟然一叹道:“所以人贵自知,不能去做超出能力范围的事,以免害人害己。”

    丁典听了这话,默然半晌,苦笑道:“不错!自不量力,人贵自知……”

    丁典望着窗外,眼神中流露出一丝痛苦,两眼渐渐流出泪来。

    他是至情至性之人,想到自己的所作所为,不禁心有感触。

    风逸见丁典流泪的样子,心中忽地一阵凄凉:“一个人为情至此,又有何乐趣可言。难怪他练成神照功后,也甘心呆在牢狱!”

    想着便道:“丁大侠,你不用难过,我们今夜就一起闯出去,带走凌小姐。”

    丁典听了这话,渐渐平静下来,

    这时突然听得脚步声响,丁典破口大骂道:“去你妈的,爷爷还能上了你的当。

    老子不过是逗你玩,你还当真了!”

    说着就朝风逸飞来一拳。

    风逸也知道他的用意,所以不闪不避,顺势跌倒,口中叫道:“丁大侠,你何苦如此执迷不悟?”丁典又是拳打脚踢,秽语辱骂。

    就听一声:“好了,别闹了,吃饭了!”

    原来这都天亮了,狱卒送饭来了,丁典这才大声呼叱。

    狱卒对于丁典打人已经司空见惯,反正每月他们打丁典,丁典就打同牢犯人。

    等狱卒走后,风逸拿起一块饼子,边吃边说道:“丁大侠,今夜我们就出牢,出去之后,你我分头行动,你去将凌小姐偷出府!”

    说到这里,风逸顿了一顿,双目微眯,射出两道寒光:“我去见凌退思,将这老小子给宰了!”

    丁典听得惊心动魄,心想:“这小子果然气魄不凡。我始终走不出这牢狱,他心念一动,就想出牢,杀了凌退思!”不过还是摇了摇头道:“此法不妥!”

    风逸瞪大双眼:“怎么?”

    丁典道:“凌退思的武功不足为虑,手下也没有什么像样的高手,可他人多势众,又有一种名叫“金波旬花”的毒药,你与我神功未成,不能这么冒失。

    况且……”

    说到这里,欲言又止。

    风逸微微一笑道:“他是凌小姐的父亲,你不忍他死,对吗?”

    丁典苦笑一声,不作言语。

    风逸吃了一口饼子,这才幽幽说道:“我知道,这事你不行!

    若让你去带走凌姑娘,她不愿私奔,又怎会相信自己爹爹那样狠毒,会打自己注意?

    她不走,你又不会强逼于她,所以还是无用!”

    丁典见此,心下醒悟,心想:“其实他打一开始就没想让我去找霜华。”当下咳了一声,道:“好小子,你是故意消遣我的!”

    风逸哈哈一笑,擦了擦手,起身,躬身一礼,道:“承蒙丁大侠一夜授功,在下受益非浅,报之不尽,岂敢消遣?”

    风逸接道:“可是你我兄弟一旦越狱,就是不成功,便成仁。”

    “不成功,便成仁?”丁典怔了一怔。

    风逸道:“就是你我若不成功,只有死路一条!”

    “凌退思与夏三刀都是老奸巨猾之人,可我一夜之间神照功与无影拳就有了成果,这是他们万万想不到的。

    所以目下防守肯定不是太过严密,你我二人合力,脱逃不难。

    但要将凌小姐带出荆州成,却是大为不易,所以你必须听我吩咐,如果行差他错,你我定然抱憾终身!”

    他知道丁典遇上凌霜华,智商太低,得提前打个预防针,以免出了差错。

    丁典听他言语中含有深意,随即想道:“他说的不错,一旦我俩越狱,凌退思知道我能施展出武功,若是用霜华威胁……”

    一念至此,暗暗佩服风逸心思缜密,伸手将风逸扶起,笑道:“此番授功,连我自己也受益良多,何谈报答?今夜我便听你安排!”

    风逸这才放下了心。

    两人又开始低声研究武功,丁典也给他讲了江湖见闻,以及武林中的成名人物,两人聊的开心,连坐牢都觉得有滋有味。

    不过一到狱卒送饭后,丁典就开始骂骂咧咧,污言秽语招呼风逸。风逸就是一副逆来顺受,苦苦相劝的样子。

    到了晚上,两人吃过晚饭,便各自躺下养精蓄锐,一直到了月挂中宵之时,耳听得打更声“的笃,的笃,当”的打过一更。

    风逸与丁典都缓缓站起身来,两人无须多言,风逸双手抓住监牢粗如儿臂的铁栅栏,潜运神功。

    他浑身骨骼发出轻微的爆裂之声,向外一掰,两根铁栏顿时弯曲,开出一洞来。

    丁典知道他神功未成,这才发出响声,但如此,已是了不得的事了。

    低声叫好,道:“提住铁链,别发出响声。”

    风逸嗯了一声,抓起脚下铁链,从开出的洞一钻而出,丁典紧随其后。

    两人提着铁链,一前一后沿着甬道朝牢狱外行去,这是知府地牢,城里犯事的几乎都被关在江陵县衙,所以牢房内几乎没有别的犯人。

    但风逸一直在防备昨夜出去时,那些藏在暗处手持弩箭的人,但走了十几米,都没发现一个。

    快到牢门口时,就听见“三五六,大”。

    两人走出甬道一看,门口十几名狱卒,正围坐在一起喝酒赌钱,玩的不亦乐乎。

    原来丁典刚被关进来时,牢狱里外里都有人把守,一个个都是尽忠职守,毕竟知府指定羁押的“犯人”,谁也不敢怠慢。

    可三年时间过去了,连牢狱外的重重守卫都撤了,他们在牢里的人,就更不当回事了。

    昨夜看起来防卫森严,只不过是夏三刀来提人,这些狱卒做了做样子罢了。

    今天又不是十五,根本没人上心。

    众人正玩的开心,一名狱卒准备喝点水,刚一转头,突然见到丁典、风逸走了过来,不由吃了一惊。

    可还没等他叫喊出来,风逸与丁典两人好似飘风,双拳连挥,“哗啦啦”的一阵轻响。

    只见这帮狱卒,一个个只是一声闷哼,全都栽倒伏桌,没了声息,不知死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