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出路

    进过一年的修养生息,禹朝逐步从财政危机中走了出来,这一切以杜文凤为首的靖川系是功不可没的,这点世人皆知。可树欲静而风不止,登上大位已经四年的昭帝汤曦要开始搞事情了。借助外戚和靖川系联手搞定了藩王,又让靖川系这些草根取代了外戚,这一招招借力打力玩的实在高明,可是已经膨胀起来的靖川系又该如何处理呢?汤曦把目光聚焦在了清流的手里,又来了一轮骚操作却不知给自己挖了一个天大的坑。

    宏图四年秋风调雨顺,秋粮大丰收,尤其是江舒豪主管的军垦区成果最为显著,不但实现了军粮自给自足,还可以向市场投放补贴军费。内阁首辅杜文凤递了折子请求保举江舒豪兼任军务部副部长。军务部的副部长有七八个名额,说白了就是一个好听的头衔变相的加点工资。可是昭帝却让内庭司传旨中书省驳回了杜文凤的折子。这让杜文凤有点懵,但他敏锐的察觉到了昭帝又要开始自己拙劣的制衡之术了。

    果不其然在不久之后,在没有通知内阁的情况下,昭帝直接让中书省发布诏令,晋升了戴仁和、戴荣华、吕文林三个清流派官员,分别担任鉴查院首席执官,司法部部长,和禹朝最高等法院大法官。这三个位置属于不在内阁的控制范围内。又可以直接制约内阁。这招不但有实际伤害还非常恶心人。

    为了应对朝局的变化,杜文凤决定先退几步,做出退让的姿态,不直接激化矛盾。首先让泾川系的老大曹武主动递交辞呈回归江口告老还乡。然后是向内阁注水稀释靖川系在内阁里的比例。最后是以退为进欲擒故纵,将清流派的官员安置到一些重要的岗位,干的好行,干不好就以此为借口掣肘。

    昭帝还是年轻气盛啊,还没有自己舅舅李琪的指点,一拳打到棉花上,反而让自己于靖川系有了隔阂,制衡之术用的稀碎。

    杜文凤也觉得一家独大不太好,和自己最早的理想信念相差太远。况且君臣不和对国家没有一点好处,于是主动提出进行全国性的选才,让自己一样草根出生的人,不在依附于氏族门阀而是靠自己的才学得到晋升的通道。禹朝旧制最大的弊端不在于官而在于吏,吏治弊端不除禹朝复兴永远是渴望不可及的。叶东平主动献策,裁撤的近三十万军队有不少年轻军官,执行力强忠诚度很高,可以考虑考虑。在听到叶东平的建议后杜文凤大笔一挥在全国安排退役士兵进入乡镇担任被清流名士看不上的小吏。这项政策无需皇帝和内阁审议直接便可以实施方案。

    这一个政令还有一个方便之处就是,基础的管理人员是复转军人对于历代皇帝头疼的皇权不下县的顽疾就被迎刃而解了。杜文凤给这些军转复员官吏起了一个名字叫“卫郎”除了协助处理政务之外,还有一个职责就是维持治安。

    禹朝县以下设乡所,乡所负责人叫乡官,管理一个乡镇。卫郎就是属于乡官手下管理治安的小吏。

    在说新式的官员选拔朝廷设立三个选拔机构隶属于教务部负责,分别为中枢,州府和其他政府部门选拔人才。参考西洋设立金州皇家辅政大学,各州设立学院,如江州政务学院等。其他部门也可以设立一些学校进行人才选拔。比如交通部铁路总局就可以设立季州铁路专科学院为自己选拔培养人才。一时间各种学校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比较著名的是军务部三大院校,皇家陆军大学,海军部由东平水师学堂扩编的季州海军军官大学。金州军事指挥大学等,为军队三大最高学府。禹朝的官吏选拔从举荐制逐步的变为考核选拔制。李琪没有完成的新政在杜文凤的领导下又迈出了一大步。为了培养人才杜文凤通过内阁拨款三千万银元作为教务部的特别经费进行补贴各类院校的建设并且每年内阁预算不少于总预算的百分之五的比例作为教育方向的经费。

    宏图四年十月五日,金州皇家辅政大学第一批新生的入学典礼杜文凤亲自参加,任命叶东平为辅政大学校长,之后成为了一个惯例,只要是担任辅政大学的校长就有机会接任教务部部长入阁随后晋升内政部长,最后成为内阁首辅。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