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乱

    经过一轮大清洗后西北屯垦戍边关压的犯官家属已经由近五十万人,他们在隔壁的数十座囚徒村每人进行劳作,生活困苦,修筑水渠和道路。

    互助会肃州分会代表鹿鸣远瞅准机会大肆在囚徒村内煽风点火,抨击朝廷,渐渐的聚拢了一帮人试图在西北举行暴乱以此割据西北三州。

    鹿鸣远筹措了一笔钱找到了秦国边军一个中校军需官,以每支一百块银元的价格购买了五十支苏造水连步枪子弹三千多发,剩下的钱够买了一百多条杂牌枪,派人秘密联络了第十号劳教营的头领原江州江运衙门护军协领韩王五的儿子韩五光(韩王五以被处决)秘密起事。

    事情马上被潜伏的帝国保卫部的暗探得知立即报告给了肃州劳改大营镇守使马三奎。马三奎也是靖川系的老人脾气火爆,当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召集自己直属的劳改大营惩戒狱警队(属于司法警务机动部队)前往平暴。

    鹿鸣远事先安排的眼线发现劳改大营惩戒警队倾巢而出,立即决定提前起事,一方面通知韩五光,另一边组织自己的手下趁惩戒警队去大营留守镇守府的兵力空虚突袭镇守府。

    当天夜里劳改大营着起了大火一片混乱,马三奎带领惩戒警队到达十号劳教营,几千人到处乱跑马三奎立即命令收下武力镇压,惩戒警队立即开火。

    在十号劳教营发生叛乱的同时,鹿鸣远率领自己的手下突袭镇守府,此时镇守府只有几个守卫,几分钟便被解决,鹿鸣远叫人砸开镇守府武备库开始搬运弹药和财务,临走时还放了一把火烧掉了镇守府。

    混乱持续了整整一夜,天亮的第十劳教营才被惩戒警队完全控制,但韩五光等几百人趁混乱逃进了茫茫戈壁。马三奎手下阵亡十人伤五十多人击毙了三百多囚犯。马三奎立即派专人把消息送到了甘州府请甘州太守肖可伟调派大军。

    肖可伟看到劳教营发来的消息,显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他认为无非是些逃犯暴动而已,于是下令甘州警务机动总队出动一个机动支队约2000人前往镇压。

    十一月十八日

    鹿鸣远带着人在戈壁滩深处于韩五光汇合,在鹿鸣远的劝说下韩五光同意加入互助会,双方人马合二为一组建晋国互助光复军。韩五光担任总指挥,鹿鸣远担任总代表兼总指导。总共有六七百人,韩五光这边只有抢夺守卫获得的十几支枪,鹿鸣远这边虽然只有百十人却有两百多支枪子弹上万发。加上埋藏起来缴获来自镇守府武备库的装备,武装一个团一点问题没有。加上又是本地人对当地情况熟悉,所以鹿鸣远牢牢掌握着这支武装的主动权。队伍分成两个纵队,飞马纵队四百人,天河纵队三百人。

    甘州派遣到劳教营的机动支队抵达目的地后发现现有的兵力勉强可以维持住秩序。不足以剿灭当地的暴乱分子。马三奎再次向甘州府求援,请求调派驻军增援。随后甘州太守肖可伟似乎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了派遣了甘州守备师的步兵一团和警务机动部队的第一支队共计四千多人赶赴劳改大营。

    有了足够的力量支持马三奎底气立即就足了。为了尽快消灭暴乱分子,他命令手下人马严密监视各劳改大营的动态。防止暴乱分子对营区进行袭击。并且发布命令,各宽管犯聚集地禁止与暴乱分子接触,一经发现就地格杀。

    韩五光和鹿鸣远几次打算袭击大营却苦于马三奎的严防死守无从下手。最后决定铤而走险袭击西北边防军的供给车队。

    与野战部队的四级供给单元不同,边防军除了机动部队和骑兵师外多以团营为单位分段驻扎在边境线上,后勤保障主要依靠兵站补给和州府所在地的军需分配。一般七天为一个周期进行。一次运输一个团的给养再由团进行分配。

    韩五光和鹿鸣远派人在鸭嘴弯发现了一个绝佳的位置,一个枣核型峡谷原本这里设有一个哨所不知道什么原因被撤销了,韩五光带着两百人埋伏在两侧山崖。

    一般通过这里的供给运输队通常是一个勤务中队负责有二十几辆大车,一个警卫排负责安全。

    十二月一号凌晨韩五光便带着两百人在这里等待运输队的出现。按照惯例运输队会在中午前经过这里。

    战斗只持续了十几分钟,守卫车队的士兵便被韩五光的人马悉数解决,光复军获得了二十几大车的粮食给养还有几百套冬装,缴获了上百条枪。

    直到两天后发现供给延误的西北边防军353团派出了一个骑兵连沿路搜索,以为供给运输队在路上遇到了什么困难才导致延误的不成想到鸭嘴弯的时候发现了一地的尸体。供给运输队遇袭近百人被杀的消息层层上报,褚学军的公子褚仁义接到消息后直接下令西北边防军在边检线上的七个团各抽调一个营以事发位置为中心以相近的彭翔镇,安华,曲同三个点连线,调集了西北边防军第一师,甘州守备师和独立骑兵二旅建立拦截线,防止凶徒逃窜。

    褚学军在金州任职,西北三州的事务实际都是由22岁的褚仁义打理。

    与在曹安印象里靠父亲关系提携的富家子弟不同,褚仁义是那种既有钱还有脑子的人。他敏锐的察觉到这似乎是一个机会,于是他命令边防军各部既要重创复兴军,但又不能在戈壁将其彻底歼灭,将他们往晋秦边境或者是晋燕边境上赶。

    他的这点小伎俩自然逃不过杜文凤的眼,在他发出电文的同时在江口的杜文凤便收到了洪江河发来的专线电报。他拿着电报一打量笑着说“褚学军有个好儿子,小小年纪不简单,虽然手法稚嫩了些,但比一些人要强,既要重创,还不斩草除根,留点尾巴,好很好。”感慨完对随从说道“回电,就说这种事不需要让陛下知道”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