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科幻灵异 > 十一中异闻录 > 23孩子,再让我看你一眼吧

23孩子,再让我看你一眼吧

    梁小亮走了,悄无声息,又惊天动地。

    梁同学的追悼会上,十几个前来送别的高中同窗纷纷落泪。小亮的母亲更是哭得不成样子,甚至几度昏厥,被家人扶到后面的休息室。

    我们排队给小亮送花,再看老同学最后一眼,直到夕阳西下,才陆续离开。回去的车上,我和小谢都没有说话,小亮的死让我们对生命有了重新了认识,相比短暂的人生,亲情、爱情、友情才是最可贵的。不知怎的,小亮的音容笑貌总是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仿佛过电影一般,要把高中时代重来一遍。

    第二天中午,小谢来了一条短信,话说的很简单,周末,去他家一趟。我看了一眼日程表,这个周末刚好没事,于是顺利履约。小谢的家在东郊的山下,我们从他的家出来,径直上了山。初冬的山上,凄冷异常,我打了个喷嚏,回头望望小谢,却忽然发现他的眼眶有些晶莹。

    “你怎么了?”我问道。

    “有件事,我不知道怎么和你说,电话里也说不清,所以就约你到这里来。”小谢略带伤感地说道,“小亮的遗体已经火化了,但是,按照他生前的意愿,眼角膜捐献给了一个年轻人。”

    “哦?”我有些诧异地望向小谢。

    小谢继续说:“好巧不巧,这个人我还认识,就是从小和我一起玩大的发小,前天他母亲跟我说,手术进行的很顺利,用不了多久就能出院了。”

    “哦——”我长叹一口气,感叹人生的无常,也为小亮的选择深深敬佩。

    “可关键是,我那个发小根本不知道是小亮为他捐献了眼角膜,如果有一天,小亮的母亲知道了,我真不知道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小谢皱着眉头说道。

    是啊,小亮的母亲对儿子近乎偏执的爱最终害了他,如果让她知道儿子眼角膜的受捐者就生活在同一个城市,那两个人……我不愿想下去了。

    有时候,我们不禁会为墨菲定律而头痛,半个月后,小谢跟我打电话,说小亮母亲最终还是知道了受捐者的身份,并且亲自向他要到了那个人的地址。小谢很无奈,他实在不忍心隐瞒一个失去挚爱的母亲。

    受捐者姓王,我也是后来才认识他的。小王的工作比较特殊,一次意外让他的眼角膜受到了不可逆转的伤害,幸得及时的捐赠,小王才得以重见光明。

    周末的午后,小王从外面回来,职业的敏感性让他始终感觉背后有一双眼睛在盯着自己。

    转过楼梯,小王的余光很快锁定了那个人,那是一个形容枯槁的老人,看上去比自己的母亲大很多,可为什么,要一直跟着自己呢?

    小王没有多想,关上了房门。

    可一连几天,小王都感觉有一个人默默地跟着自己,或是在喧闹的街头,或是在幽静的花园,亦或是……这天傍晚,小王终于忍不住,在关门前跑了出去,一把抓住了那个老人。

    老人的形容枯槁,衣着也很简单,蓬乱的头发随意垂在脑后,目光躲闪着小王。

    “你是谁?为什么要一直跟着我?”小王义正言辞地问道。

    老人抬起头,目光灼灼地望向眼前这个年轻人,几乎是在一瞬间,泪水就夺眶而出。

    小王有些不知所措地看着眼前这个面容枯槁的老太太。只见,老人喉咙微颤,几乎是从嗓子眼里发出了声音:“孩子,让我再看你一眼吧。”

    “孩子?”小王愣了,他拼命回忆着认识的人,却始终想不起这个老人是谁。

    “你到底是谁?”小王略带急切地问道。

    老人颤抖的手从上衣的口袋里摸出一张边角发黄的照片,递到了小王面前。

    小王接过照片,照片里是一个十分精神的小伙子。小王盯着他,那双眼睛,好像在哪里看到过。

    “这是?”小王问道,目光里略显期待。

    “这是我儿子,他走了,不在了。”老人几乎是抽搐地说道,眼泪顺着面颊不住地流下来。

    “儿子?”小王好像明白了什么,握住老人的手说,“您就是?”

    “是。”老人颤抖地说道,目光闪烁地望着小王,“这双眼睛,是他在这个世上唯一的延续了,再让我看一眼吧。”

    小王忽然觉得嗓子有些酸痛,眼睛瞬间湿润了。

    儿子,母亲,在这一刻仿佛产生了超越时空的纠缠。小王的眼睛仿佛有了灵魂,红红地望着自己前世的母亲,仿佛要冲破眼眶的束缚,再叫一声,“妈妈”。

    百感交集的小王张着嘴,双数扶住老人,眼泪夺眶而出,激动地说道,“是您的儿子救了我,以后,我就是您的儿子!”

    说罢,跪在了老人面前。

    小亮走了,可他似乎还在用另一种形式留恋着这个世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