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我把科技掰弯了 > 第二十七章 核聚变?

第二十七章 核聚变?

    试射结束,举国欢腾。家家户户都是喜气洋洋,虽然轨道炮离自己的实际生活还很远,但是,就是贼高兴。

    老百姓高兴是一回事,但是,作为轨道炮项目的总设计师刘新建一行人却在加班加点的对雷神试射后的状态进行评估。

    因为超大负荷电离的原因,专家们不得不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一刻不停的忙活到了现在。

    终于,一切告一段落。

    会议室。

    刘新建教授擦了擦额前的汗水,面色疲惫。

    “我知道,大家现在都很辛苦,但是,请大家再坚持坚持。开完这个会,我们一起去吃饭。”

    “这次试射的成绩,大家都看到了。”

    “从表面上来说,我们成功了。”

    “不论单发,还是连发试射,核电站能源控制,以及轨道炮的自动火控”

    “而且,在试射完成的几个小时后,原本大张旗鼓准备演习的各国,也都各有各的理由回家吃饭。”

    “这一切的成果,在座的各位都功不可没。”

    “但是,截止到刚才,我们的检测报告也已经出来了。相信大家都明白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我们是成功了,但是,我们的成功,不得不说还是太过依赖于材料本身,不论是能量输入,还是损耗,亦或是庞大的后坐力,以及轨道炮的发射技术,我们都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说到底,还是我们的理论高度还不够!”

    “所以,我们要抛去暂时的喜悦,把心沉下来,用心去挖掘技术,争取做到有朝一日,我们大华夏的领空,领天,哪怕是一只蚊子不经过我们同意,也休想进来的地步!”

    啪啪啪……

    一阵齐声鼓掌。

    一只蚊子都进不来恐怕做不到,但是,任何人为的非法入境都别想还是可以的。

    刘新建的动员大会,远在京城的陈老几乎前后脚就知道了,旁边坐着的,正是能源大佬,王进之。

    “老王,听说你对核聚变的想法大增?”老陈谈起核聚变,眼中就闪着激动,虽然他不是专门研究能源领域的,但是,架不住核聚变的诱惑啊。

    人类社会的驱动力是什么,是能源。

    从侧面上讲,一个社会的进步程度,能够从它获取能源的方式就能看出个大概。

    从古至今,从保留天然火种,到慢慢学会钻木取火,燧石点火,煤炭,以及后面的石油,水力发电,以及现代的核裂变提取能源。

    每次能源获取方式的更新,注定是社会的一次巨大的变革。

    “核聚变啊,哪能不想啊!”

    “不过,我们已经试过了。”王进之说道,眼神里却有着一些遗憾。

    “试过了?什么时候?“陈嘉德追问道。

    “就在不久前啊,这点石成金,头脑风暴这么好的功能,怎么可能不去试试。”

    “那可是核聚变啊。”王进之一脸憧憬。

    “结果……遇到困难了?”陈嘉德看着王进之遗憾的表情,自然是猜到了结果。

    “一半一半吧。”

    “怎么说?”

    “材料质量的提升,我们的磁约束能力确实也跟着大涨,但是,根据我们的计算,使用新材料能提供的极限约束力,还是差了不少。”

    “终究而言,还是我们核聚变方面的理论研究还差了些。”

    “这其中的差距,不是光靠材料就能弥补的。”

    “不过,有了头脑风暴和点石成金,我们距离成功点燃聚变之火,又近了很大一步是真的。”

    “呵呵,也该知足了。老陈。”

    “是么,老王,我还想着,你们赶紧弄出来,我们有生之年可以搭载着核聚变飞船去太阳系外做科研考察呢!”

    “哈哈,老陈,你可真敢想!”

    “有什么不敢的,不过,你说着敢想,我倒是觉得搞武器的贾老头,这老家伙一直很敢想,多少年前就敢搞机械外骨骼,哎,可惜生不逢时,这两年可没少被折腾。”

    “呃。”

    想起贾老头,老陈都感觉怪可怜的。

    “这贾老头,哎,前两天这点石成金和头脑风暴技能出来的时候,这老头可别提多兴奋了。”

    “这两天,一直忙活着他那实验室里头不问世事。”

    “一会,要是他知道了刘新建搞出了电磁轨道炮,还是这么优秀的电磁轨道炮,真不知道他的心态会不会崩溃掉。“

    “难说,哈哈,不过,搞科研吗,遇到这种事情难免的,多经历经历就习惯了。”

    ……

    哈哈哈哈。

    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啊。两老头子坏透了。

    这个他们所说的贾老头,此时正在实验室里头激动的流出心酸的泪水。

    实验室内到处散落着线路,电路板,电焊,烙铁是更不缺,各种高档的检测设备,也是一应俱全。

    五百平方的大型实验室内的最中央,正摆着一副两米出头,类人体骨骼一样的银灰色装备。

    熟悉军备的伙伴们已经有点认出来了。

    没错,摆在最中间的,就是贾老头负责研究的机械外骨骼。被定义为下一代单兵作战主装备。

    他曾经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叫青龙1型。在性能上,和米国研究的未来勇士款机械外骨骼,几乎不相上下。

    可惜,生不逢时,本来完成度接近验证的青龙1型,很遗憾成了难产儿。

    先是碰上了柳稻米的出现,人体本身的身体素质上升,那自然,对于装备的需求的基础也跟着发生变化。

    老贾不得不更改设计,不过,这终究是好事,因为,虽然更改设计辛苦,但是,从另外一股方面讲,人体素质提升,这容错能力自然就越强,自然也能更方便贾老头可以设计出更加大胆的方案。

    道理是这个道理。

    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就不那么愉快了,等到青龙1型再次临近验收的时候,猪蛋出现了,贾老头的噩梦也开始了,

    猪蛋的大幅提升效果,夸张到贾老头几乎连续做了几十天的噩梦。

    做梦也没想过,有一天,人可以靠着血肉之躯竟然超过了装备机械外骨骼带来的素质增幅。

    而且是全面超越,这样一来,这样的武器装备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贾老头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上头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一时间也理不清该如何处理这个事情。

    因为,像贾老头遇到的这些个问题,实在是太多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