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陌上花开似槿来 > 第三十六章墨香斋

第三十六章墨香斋

    花灯初上,广济大街上人来人往,沿街店铺家家门口灯笼高悬,整条街都被映的通红。自从大雍十年取消了宵禁制度,西市东市每晚过了戌时才能平静下来。

    广济大街的东头,有一家广济堂,广济堂是一家老字号药堂,因着药堂的老东家谢广济,医术高超,又广做善事,久而久之,这条街就被叫做广济街。

    宗狄和世子李勗走出蓬莱阁,月儿已上屋脊。走出广济街,东头巷口墨香斋大门紧闭,只有一缕灯光透过门板投射在大街上。

    宗狄问,“世子回京也有半月有余,可曾拜访过夫子?”

    “倒还没有,这不今日把你约到此处,就是想一起去看望夫子。”李勗说到。

    二人绕到后面,走进胡同,宗狄拍了几下墨香斋后院角门的门环,不一会,吱呀一声门开了,一个小厮伸头出来,看了来人,赶紧低声说“公子快里面请。”

    宗狄进门,世子紧随其后。

    厅堂里烛光摇曳,白日那位白须老者坐在桌前,见是世子驾到,赶忙起身施礼。“老朽给殿下请安。”

    “先生可还康健,快请坐。”李勗在老者身旁落座,宗狄则一直站着。

    老者一见,赶忙说,“公子莫要拘谨,赶紧落座吧。”

    宗狄忙还礼到,“学生失礼了。”遂坐在老者另一侧。

    白须老者姓杨,名奇。原是太学院司业,世子和宗狄都曾是他的学生。杨奇今年已六十有五,因为年事已高,早就致仕在家。杨奇除了学问渊博,还精于丹青,自从卸去官袍后,无事一身轻,就在街口开了这家墨香斋,每日里除了写字就是作画好不自在。

    杨奇看着世子李勗开口问道,“靖王在北境可还安好,老夫有快三年没有见过王爷了。”

    李勗答道,“父王整日忙于戍边,和鞑靼人作战,我们父子也有半年未见了,不过父王身体倒是健朗,尊师莫要牵挂。”

    杨奇早年是靖王府的门客,与靖王门下多年,两人是至交。

    “王爷也是四十岁的人了,该是多加爱惜身子的时候了,他这样常年忙于征战,身子可吃得消?”

    “父王的脾气您还不了解吗,他什么都要亲力亲为,没人能劝的住。”

    “是呀,王爷的脾气,老夫最是知道。”

    “这次回京前,父王特意捎信让我来探望先生,今日一见尊师安好,即可报与父王宽心了。”

    “多谢王爷惦记。”杨奇拱手向北方行了一礼,然后问道,“殿下这次回京,听说被皇上封为靖世子,不知是真的吗?”

    “是,不过承袭了爵位,一个闲散王爷,摆摆样子罢了。”李勗无奈的笑笑。

    “年前连着失去两位皇子,皇上心里不好受,听说身子骨大不如前了。”

    “是,前日我到宫中拜见皇爷爷,他老人家身子大不如从前了。”

    “老朽可有念头没见过皇上了,想当年你皇爷爷意气风发,凭一己之力建功立业,才拿下这江山,不容易啊!”

    “是,皇爷爷英武盖世,我等子孙都不及他老人家,惭愧惭愧。”

    “你父靖王与当今皇上最像,青出于蓝胜于蓝,可惜…,唉,不说了,不说了。”

    “先生和父王是知己,父王曾说过‘知我者杨奇也’!”

    “哈哈,有王爷这句话,杨某知足了。对了,我听说太子要回宫了,可是真的?”

    “皇爷爷最近身体抱恙,已传旨太子回宫,估摸这几日就到了。”李勗说到。

    “太子在西京巡视,西京路途遥远,山高路险,这一趟不容易啊。”杨奇说到。

    “谁说不是呢,皇爷爷也是很焦心。”

    宗狄在一旁听着不敢插话,只左顾端详墙上的字画。

    杨奇咳嗽一声说,“既然世子到京城了就安心伴驾,你毕竟也是皇上的嫡孙。”

    李勗笑笑,起身环顾,这屋子还和从前一样,从前他和宗狄就是这里的常客,只是随着父王迁居北境以后,这里就不常来了。他看着墙上的字画,忽然问道,“尊师那幅镇店之宝‘侍女弄春’怎么不见了,莫非真有人识宝将它买走了?”

    “买走?先生不是说过那幅画不卖吗?要不宗狄早就买走了。”宗狄早就发现那幅画没有了。

    “要买也轮不到你呀。本王早就抢你前头了。”

    二人说完哈哈笑起来。

    杨奇也笑着说,“殿下问的可巧,今日刚刚被我送人了。”

    “送人?”李勗和宗狄齐声问道。

    “正是,下午有个身着胡服的小哥,哦,不对,那小哥原本是个姑娘,那姑娘甚是懂那幅画,老夫一高兴就送于她了。”

    “胡服少年?姑娘?”李勗和宗狄又齐声说到。两人说完互相对视一眼,不禁心中都已有数。

    “老师,那姑娘是不是汉人面孔,伶俐秀气,她穿的胡服是不是暗黄色。”宗狄问

    “说话有些刁蛮,身后还跟着三个女人?”李勗添上一句。

    “是呀,你们二人莫不是长了千里眼,要不就是在老夫这里安插了细作,不然怎会如此清楚。”

    宗狄哈哈笑道,“要安插,也是他能干出的事,弟子怎敢在老师这里安插细作,只是那胡服少女,弟子认识。”

    李勗佯装生气瞪着宗狄,说到“莫要在先生这里嚼我舌根,你认识她我就不认识了?”

    “吼吼,这可是有趣,那姑娘拿了我的画,又买了些颜料就走了,老夫后悔没问清她的来历,好约个时间一起切磋切磋画艺。”

    “老师莫不是看走眼了,我倒是看不出她有什么本事。”李勗说。

    “哎,殿下可莫瞧不起人,下官可是见识过木姑娘的画工的。”宗狄自豪的说。

    “老朽倒也没打诳语,那姑娘的画功老夫也见识过。”

    杨奇伸手在抽屉里拿出一张宣纸,摊在桌上,招呼到,“你二人过来看看,这副画可还说的过去?”

    李勗和宗狄好奇的围了过来,摇曳的烛光下,那幅画就呈现在了二人的眼前。

    “是她的风格。”宗狄津津有味的看着说。

    “谁的风格,莫不是你也有她的画?”李勗不服气。

    “巧了,下官还确实有。”说着宗狄从袖笼里掏出一张四方宣纸,也摊在桌上。

    “嗯,还真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三人的目光被牢牢吸引过去。

    “没想到老师在她眼里是这副模样,倒是把老师画的诙谐风趣了不少。”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