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我的剑好像过于锋利 > 第二十五章 起风

第二十五章 起风

    “哎,你这巨子当的,就快举世皆敌了”包扎好的张无忧听罢墨距一番分析之后苦笑,没好气道“合着如果不是我有几分本事,我跟小婉怕真是要夭折了,托大了托大了”

    墨距无言以对,长舒一口气缓缓道“举世皆敌,倒也算,百家争鸣,独独掐我墨家,群起而攻之…诶…墨家自不必说,此番寻你却是想跟你提个醒,孔子封圣,为天下苍生立下规矩,所以诸国言行举止,皆有礼可依”

    “但,圣,是证的,不是封的。孔子借褚弟子封圣,为儒家开了一道捷径,故而天下人皆知读书可成圣,入儒家之人如过江之鲫,墨家儒家,本意皆为天下人谋出路,此意我墨家践行至今,上下一心,故而天下独大。儒家却变成了借天下人证己道,门人弟子众多,却无法同心戮力。儒家唯有交好各家才能立足,而此番百家争鸣,必能逐出圣位。我墨门入其中,受儒家挑拨,必被群起攻之。”

    “本座说这些是想让你提前有个准备,中原乱战将起,百家纷争开启,你鬼谷一门英杰,若是如你旁观天下还无妨,如今鬼谷英杰却是于各国任要职,允文允武皆能左右天下风云,而你,要么无敌天下,要么隐形匿踪。个中缘由,本座想你也心中有数。”

    张无忧了然点头“我明白的,我鬼谷一门,便搅动天下风云又如何?那是我鬼谷英杰惊才绝艳,百家若有能人,自可将我鬼谷门人顶下去,如今乱战将起,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若有不甘,使一些鬼蜮伎俩…呵呵,一门七子,子子如龙,便看各自手段吧。”

    墨距长叹“哎,鬼谷学术虽惊艳博大精深,却对资质命格有着苛刻要求,入门便拦下了世上多数人,本座想你也知晓,你鬼谷能搅动风云,却不能定鼎中原,便是因为鬼谷求己问天。罢了罢了…若有朝一日,墨家有倾覆之危,还请你鬼谷英杰照拂墨家子弟一二”

    张无忧心下不舒服…虽然刚救了我,我这也因为受你连累啊。

    “作为报酬,本座可先为你长剑开锋,另送你一只机关兽,三支保命机关”

    “没问题!鬼谷墨家情谊天长地久!我张无忧替鬼谷一门应下了!”

    “……”

    齐国国都,齐王宫,赵武披甲立于大殿前列。

    “王上,幸不辱命”赵武躬身施礼。

    “将军辛苦,孤为将军贺”

    “臣下本分。”赵武犹豫一下,欲言又止。

    齐王见赵武面露难色“将军有话,直言无妨”

    “王上,臣下欲在殿前谋个职位。”

    “哦?将军想身居何职?”

    “臣下此番领军平胡,一路所见,各国军阵森严战力充盈,皆有称雄之力。秦军有步卒硬弩独步中原,魏国有血甲魏武卒征战四方,燕国有三千击剑士尤擅搏杀,楚国承先周遗泽实力雄厚,赵国将才辈出。中原六国,唯有我齐国,无定鼎之力,稷下学宫虽为我齐国,为天下,教出无数济世治国之才,但齐国强盛需要治世之才亦需要定鼎之军,臣下不才,欲为王上,为齐国练出一军,与天下争锋!”

    齐王神色自若“可,不知将军可有方略。”

    “臣下已备好。请王上揽阅”赵武从怀里摸出一卷布帛。

    王座后面闪出一位蒙面人取过布帛,呈给齐王。

    “甚好”

    群臣“????”

    王上你就摊开看一眼?就甚好?在座的皆是人精,转念一想…心中有数了,这君臣二人怕是已经打好台子了。有想的多的,心中已经戚戚然,这是要从自己身上割肉了。

    “将军所言甚是,呈给众卿看吧”

    众臣每过手一人,便安静一分,不多时,大殿上静若寒蝉。

    “众卿有异议可提”

    殿中顿时喧哗起来

    “大王!多有不妥啊,赵将军所言,众臣出食户出人丁出钱财,这这这,欺人太甚”

    “将军还让我等食户散去耕地?保留原有俸禄?散去食户耕地,我等何来俸禄啊”

    “王,这可是变法啊!法不可轻变,变则有大患啊!”

    …

    齐王平静的面容起了波动,眼神犀利,停殿官猛的甩一下鞭子,大殿顿时静不可闻。

    “大司马,你食户三千,门下仆从数千人,好大的排场”

    “太尉,你食户三千,名下田地千倾,近年粮食丰收,库中银钱冒出来了吧”

    “大司空,孤很好奇,同样食户三千,为何君能在国都内起三幢阁楼?各阁楼川流不息?是做何营生?”

    …

    赵国

    “父王,儿臣征战归来,疲惫不堪,想去歇息,不知父王召唤有何事?”赵丽静静看着自己的父亲,赵国的王。

    赵王叹息“丽儿,这么多年,还是无法原谅为父么?”

    赵丽面色平静,躬身施礼“儿臣不敢,父王有命,莫敢不从”

    “不敢?那就是不会原谅了”赵王苍老的面容越发憔悴“丽儿,当年你母亲之事,为父也是迫不得已,你大兄与我,尽愧对于你,此番天下风云渐起,为父希望丽儿不要心有不甘,我赵国虽强,却也不是无敌啊,为父身体已经日落西沉,今后你兄弟二人便是赵国的希望了”

    赵丽沉默片刻“母亲走的时候说她不会原谅父王”

    “哎…”赵王斟酌一下“丽儿,当年为父未坐在这个位置,多有身不由己,你母亲身家清白,当年为父带你大兄入燕国,致使你母亲…哎…当年之人已尽数伏诛,因为此事,你大兄也与母族决裂,为父不希望你兄弟二人同室操戈”

    赵丽躬身应是“儿臣知道了,父王还有别的事情么?”

    “…”赵王看着面容波澜不惊的赵丽心下苦涩“退下,好生歇息吧”

    赵丽出了王宫,脑海回想着母亲临终之时的交代,“当年之事,我不会追究,我这位大兄岂是好相与之人。当年母亲身怀六甲,被她追杀,若不是我母子二人命大,被师父所救,这世上如何会有我赵丽?你与他虽然与母族决裂,我何尝不知,坐在那个位子,不过是怕尾大不掉罢了,大兄?深得你真传,岂会在意这个三皇子?在意的不过是这赵国五十五城罢了,今后,我赵丽在外征战,你赵纯便当你的王去吧。”

    …

    楚国

    内相府

    姬峨嵋一身红衣,稚气尽去的面容冷肃,挺着修长的身躯站在一副堪舆图前。

    “峨嵋姐!本王来了!”

    姬峨嵋闻言眉头一皱,呵斥道“身为王上,肆意跳脱,还有没有一个王的样子!”

    “哦…峨嵋姐…”

    “叫我内相!还要我强调几次!”

    “内相!”

    “嗯,过来看着这幅图。”姬峨嵋揉揉眉心,指着面前的堪舆图。

    楚王年岁不过十三,小孩心性,先王殡天于秦国,才会让这么个孩子等大宝,姬峨嵋于楚国渊源颇深,不得已如姐如母一般,照顾这位楚王,熊幸。

    “内相?这是我楚国堪舆图?怎么了?”

    “仔细看看!”

    “哦…”

    姬峨嵋惆怅不已,虽不上朝堂,但楚国一应大事小事尽出内相府,每日疲惫不已,小楚王每日也在一旁“用心”学习,却见效甚微…

    “哎…,幸儿,楚国在六国中间,若无良策,随时有倾覆之危,你这楚王便是命丧之时。”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