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别偷我纸! > 第四十四章 底牌加二

第四十四章 底牌加二

    “虽然很不想承认,但军师的上限很高,并且没有下限。”

    自营寨立起来后,杨瑞祥就没去过前营,基本上都是在后营,偶尔去一去中军营帐,中军的一众将官也没有主动攻城的迹象。

    于是杨瑞祥有着大把的时间,他将绝大多数的时间投入到后勤营。毕竟有着许许多多的想法,看看能不能实现一两个,万一成功了呢。

    杨瑞祥并没有主动去指定要点哪个科技,他不挑食,能造出来,能有用就行。

    张采薇也对杨瑞祥脑子里奇奇怪怪的想法十分感兴趣,于是一刻不离地跟着他。

    大虞的军队是标准的冷兵器时代作战部队,主要是枪兵、戟兵结阵,弓兵、弩兵输出,骑兵侦查和掩护侧翼,车兵用于冲阵。

    弓箭的有效杀伤的极限范围是一百米,弩兵可以射两百米以上,但是超过一百三十米的距离,命中就得靠信仰。

    于是杨瑞祥要点出第一个科技,床弩,又称床子弩。他聚集了一批木工、皮革工、铜匠、铁匠等等,这将是一场划时代、跨领域的联合创新。

    不过,杨瑞祥只是尝试制作,并不是为了在这次作战中使用,毕竟自己只是军师,临时工又没用版权,造出来还不是便宜别人?所以,这些工匠,将分开承担自己负责的部分,造大弩的造大弩,制绞盘的制绞盘。

    最后的组装由杨瑞祥亲自领着另一批人,虽然这样会经常产生,器件大小不合适,需要回炉重造的情况。不过,那也是为了独掌核心科技。

    在制作之前,杨瑞祥费尽口舌,向几个工匠讲述绞盘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虽然他尽可能不用“扭力、轴承”等专业词汇,那些工匠还是没懂。最后张采薇指出:

    “是不是像水井上取水的那个转轮一样?”

    众人恍然大悟,只有杨瑞祥还在懵逼。

    原来北方水井,在井上竖一个支架,架上装一个可用手柄绕转的轮轴,转轴上绕一个绳索,绳子一端固定在转轮上,另外一端系提水的容器。触类旁通,这些经验丰富的工匠就明白该如何制作了。

    几天之后,在经历了数次失败后,杨瑞祥成功组装了第一台床弩。

    它是将两张或三张弓结合在一起,大大加强了弩的张力和强度。张弩时用粗壮的绳索把弩弦扣连在绞车上,战士们摇转绞车,张开弩弦,安好巨箭,放射时,要由士兵用大锤猛击扳机,机发弦弹,把箭射向远方。

    杨瑞祥记得《武经总要》里记录的这种使用复合弓的床弩有八种,可以依弩的强弱和射程分为两类。他制作的就是第一类,双弓床子弩,上面装有两张弓,分别置于粗大的弩臂前端和后部,两张弓相对安置。

    在发射前,先用一条两端带钩的粗大绳索,一端钩住弩弦,另一端勾住绞车的轴,然后用五、七个或十余个战士合力绞动绞车,把弩弦张开,扣在机牙上,专管装箭的弩手安好弩箭,并瞄准目标。

    这种弩,有效射程二百五十米,最大射程四百米,但是命中还是要靠信仰。

    发射时,用人手的力量是扳不动扳机的,要由专管发射的弩手高举起一柄大锤,以全身力气锤击板机,于是巨大的弩箭便呼啸着飞向敌方。

    看着这台散发着木料以及牛皮气息的床弩,杨瑞祥默默地给自己点了一个赞,毕竟是第一次正式开金手指,按照自己历史上的轨迹,这床弩至少领先这个时代三百年,虽然是秦汉时期的三百年。

    这个时代没有春秋战国和诸子百家,所以在科技层面没有达到秦汉时期的冷兵器巅峰。不过,大虞军队的个人单兵远程武器,科技技术也点得很高。

    正式列装的臂张弓、蹶张弓,骑兵的小臂弓,还有平射弩,跪射弩等等,威力强大切成本低,基本满足了列阵时的火力输出。

    床弩的极限有效射程达二百五十米,理论上可以用来攻城,即使如长安城那样高的城墙,也只是把弓箭的有效射程提升到一百五十米。

    但是最佳的使用方法还是守城或者野外阵战。所以杨瑞祥并不打算主动用在攻打长安城,只是当成一种还算可以派上用场的底牌。

    而且对于这个还不算完整版的产品,杨瑞祥认为还有许多改进空间,比如基座扩大,弩机扩大,甚至是打造出三弓床子弩,有效射程能提升到七百米,极限杀伤范围一千米。那叫啥,那叫我在大虞玩大狙,千米收人头,礼轻情意重。

    先做出实物,再弄出图纸,杨瑞祥也算是发明史上独一档的存在了,收好图纸后,杨瑞祥打算再开一个科技,如果能成功,说不定他真能凭借床弩打下长安城。

    那就是,宋朝弩箭创新史上昙花一现的高科技,:一箭二十星。

    这是一种箭矢射出去后,能在空中解体,分裂为二十余小型箭矢的特制箭矢。由于科技含量太高,杨瑞祥失败了,没造出来。但是他搞出来另一个产品。

    出于个人喜爱,杨瑞祥曾经深入研究过诸葛连弩的工作原理和复原制作。

    虽然曾经被一大堆各式各样的“诸葛连弩”给震惊到,毕竟网络信息掺杂着太多的假消息。但是杨瑞祥还是找到了较为可以实现的单兵作战连弩。

    箭槽加挂弦的整合体,用来放箭的,一次可以放置数支,当发射出一支箭后,其它的箭靠重力作用下落,待发;同时它还拥有最为关键的起到扳机作用的部件,弩身,起到连接各部分零件的作用,拉杆,依靠人力前推拉来完成上弦并击发等动作。

    利用重力完成自动填装。利用拉杆的杠杆作用,十分省力的完成上膛,将弦固定到挂弦槽。扣动扳机,将弦顶到滑倒,击发箭矢。

    箭槽一次可装十弩箭,再多就不好瞄准了,由于技术原因,暂时杨瑞祥没有造出可拆卸弹夹。火力也十分有限,三十米到五十米的有效杀伤,五十米外就无法击穿皮甲了。

    十余天后,就在杨瑞祥攀科技树,制造出几十个样机的时候,接到了北方传来的紧急军情:

    河东偏师,在蒲州渡河,被长安偏师半渡而击,我军大~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