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太一仙道 > 第11章 一诗成谶

第11章 一诗成谶

    王一清有些犹豫,但他看了一眼黄强还是说:

    “米芾自号鹿门居士,天资高迈、性情萧散。

    常穿冠服效仿唐人,音吐清畅,所到之处总会引起许多人围观。

    他又喜欢干净,好洁成癖,以至于不和其他人同用毛巾器皿。

    无为州治有一块巨石,形状奇丑,芾见大喜,整衣戴冠拜谒巨石,呼石为兄。

    他性格怪僻,仕途困顿,屡遭坎坷,世号米颠。”

    “疯子和天才就是一步之遥,听说许多学道修行的人,弄不好,走火入魔,也就成了神精病。呵呵呵。”

    黄强边冷笑边拿眼睄瞟元玄子。

    “天才本来不会走火,魔把人家房子点了,你说咋办?”元玄子笑道。

    “咋办?你们道家出来降魔呀。”黄强怔了怔,抬起杠来。

    王一清轻咳一声,正色道:“什么魔啊道啊,全是瞎掰!

    关键是体制用不用你!

    用完了还是正准备用!”

    “体制也分许多层,未必是同心圆!”

    元玄子说。

    “咱不说这没意思的,王局那个老米为啥牛逼轰轰?”黄强把话头抢回来,递给王一清。

    “咳!米芾还是有资本牛的!

    他早年在皇宫大内里做事,有机会亲眼看到历代书画真迹,收藏亦丰,临摹尤精。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每出新意于法度之中,而绝出笔墨畦径之外。草书《德忱帖》纯以圆劲为主,超逸绝尘,时露本为锋颖,最为上乘。”

    话音未落,女道士带头鼓掌,说:

    “果然是仙客降临,语出不凡!这位先生深得书道,知古达今。自迎仙居开业以来,名流雅士,如过江之鲫,却无人能及。”

    王一清面无表情,他还在为元玄子刚才说的同心圆而心里别扭,本想最后反讽几句,却让女道士抢了去。

    黄强还以为又是推销,忙指着拓本问:“这三本书多少钱?是不是很贵?贵得离谱!那我们可不要啊。”

    女道士宛尔一笑,说:“无价之宝,概不出售;馈赠仙客,分文不取。”

    一席话,说得几人放下心来,颇为满意,但又各怀心思,眉宇间疑云若隐若现,大家都在暗暗惴度对方潜伏的玄机。

    “这三本书,非同寻常,是在西安碑林拓片,全国限量一千套。其中有赵孟頫小楷《道德经》、柳公权楷书《金刚经》、米芾草书《德忱帖》。”

    女道士介绍着。

    俗话说,内行手中宝,外行眼中草。

    黄强接过来拿眼角扫了两下,便搁在一旁,继续用斋。

    王一清则小心翼翼地双手捧起,略略翻过之后,便见他脑门渗油,脸泛红光。

    少顷,则陡然起身,拍案叫好。

    众人皆侧目,此人一贯心胸高妙,不露于表,常藏人难藏之喜忧。

    况且,双方初次相见,彼此不熟,此时之忘形失态,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王一清见众人皆紧张,不由得偷眼去瞄元玄子,但见他气定神闲,面露微笑,一派怡然,如沐春风。

    坐在一旁的大徒弟燕玄龙却不禁拧眉暗忖:

    平日素来反对奢华,崇尚俭朴的师父为何要来如此高消费的地方?

    看样子还不是第一次来,莫非师父竟是那种心口不一的人?

    不能这么想!罪过!罪过!

    “我听说元玄子有三宝,不知是哪三宝?”王一清忽然脸色又变了,他变得有些阴阳怪气地说。

    “不能说我元玄子有三宝,只能说我们道家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元玄子微笑道,他和大弟子燕玄龙互递了一个眼色,知道领导又要下一盘新棋了。

    这正是元玄子所期待的,官人都是城府深厚,不用些手段是侦破不出他们的真实用意。

    此刻,元玄子对徒弟燕玄龙抿然一笑,燕玄龙立即领悟了师父的全部用心,他方才的疑团顷刻之间烟消云散了。

    “道家的宝贝不胜枚举,岂止三宝!”元玄子不温不火地说。

    “是吧?”王一清有些不以为然,他说:“儒与道有何异样?”

    元玄子说:“君子尊德而道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这是儒学。

    道以生天生地为广大,杳冥昏默为精微,神鬼神帝为高明,专气致柔为中庸,生一生二生三为新,还淳归朴为厚,守雌守黑为礼。

    欲真实学问,必尊道贵德。”

    “为何世间尊儒而远道?”

    王一清反问。

    元玄子说:

    “机心越重,去道越远。名相越深,见道越浅。

    儒者贵光宗耀祖,出人投地,无他,学成文武艺,售于帝王家,此世间功夫,与道何关?

    世间之人尊世间学问,无可厚非,本来如此。”

    “所谓宗教又是供奉又是修仙的,与国家黎民有何裨益?”

    王一清似乎有些激动。

    “由能供奉三宝,心常清净无染。

    由能了达一切虚空,不舍神仙。

    由能彻证法界实相,救度众生。

    真修道士,能够内托身心,外依世界,中翻业识。

    在荆棘丛中立住脚,孤身顶上大转身。

    起死回生,默助国运,岂可小觑!”

    元玄子正色泰然,慷慨陈词。

    “什么是神?”

    王一清显露出知识分子喜欢刨根问底的习气。

    “圣而不可知,谓神。视而不可见,谓神。听而不可闻,谓神。

    神不是迷信,而是无所不在,无处不有。”

    元玄子解惑答疑,脸上没有一丝不耐烦和厌倦。

    “明白,明白了,空气就是神,对吧,谁要是能看到空气,谁就是神,元道长,你看我回答的妙不妙?”

    黄强突然插上这么几句,一下子把所有人都逗乐了。

    “妙,实在是妙!”

    燕玄龙带头鼓掌,大家的脸上都有了笑模样。

    女道士见气氛活跃起来,便笑盈盈地走过来说:

    “今天幸逢初十,是何仙姑诞辰日,请诸位神仙抽奖,以助雅兴。”

    随后,从袖里摸出一副扑克牌摊在托盘里,蒙上丝绸,让大家随意抽取。

    大家都请王一清先抽,他随意摸了一张,放到桌上。

    正面画着一座巍峨高耸的山脉,冰峰雪冠顶,玉华琼宇峰,莽莽苍苍,无边无垠。

    山下四字:神山祖龙。

    背面附[唐]李贺《昆仑使者》七律:

    昆仑使者无消息,茂陵烟树生愁色。

    金盘玉露自淋漓,元气茫茫收不得。

    麒麟背上石文裂,虬龙鳞下红枝折。

    何处偏伤万国心,中天夜久高明月。

    黄强接下来抽得的是:

    正面画着连绵起伏的坟冢,有几只蝴蝶在上空飞舞。寥落荒草意,萧瑟松柏阴。高冢多贵人,同尘入北林。

    坟下三字:五陵塬。

    背面附[唐]李白《古风》五律:

    庄周梦蝴蝶,蝴蝶为庄周。

    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

    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

    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

    富贵故如此,营营何所求?

    元玄子见二人均面有愠色,他微闭双目,也抽了一张:

    正面是张大千在84岁高龄创作的泼彩《钩金红莲》,以篆画茎,隶书作叶,小楷写瓣,行草写草。

    水殿风来暗香满,姹紫嫣红不如闲。芳菲绰约如仙子,明月相伴堪比禅。

    画下四字:凌波仙子。

    背面附[唐]孟浩然《题义公禅房》五律: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燕玄龙最后一个抽取,只见:

    正面画着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在靠近溪流的一角,静静地躺着一把赤色如火的宝剑,以七彩珠九华玉为饰,五色琉璃为匣,刃上如着霜雪,寒光如冬月之华。

    画下二字:蛰龙。

    背面附[唐]郭震《宝剑篇》:

    君不见昆吾铁治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

    良工锻造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

    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嗟咨叹奇绝。

    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

    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

    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

    虽复沉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

    四人各自看着手中的卡片,搜索枯肠,苦思冥想,仍感莫明其妙,不知其意。

    但已明显地感到前两首有不祥之喻,后两首有暗赞之情,既然送人礼物是示好之意,又何必语出警讽,自相矛盾,岂有此理?

    “不会是算命吧?我们可不信这个!”黄强面露不悦。

    女道士仍然面带微笑地说:

    “此中有深意,个人去体悟。至于每人对应的中奖,则是这样:高山含玉,黄土藏金,莲花座佛,宝剑飞仙。”

    四人依然不明究竟,这时,走过来一个小道童,手中托着奖品。

    王一清中的是一块新疆和田羊脂玉,正面镌刻着南极仙翁骑一头九色梅花鹿在松树之下,梅花鹿顶着枣红皮,整个玉器裹着厚厚的虎皮包浆,自然朴拙,煞是动人。

    背面四个篆书:无量福寿。

    黄强中的是一根带鸡心吊坠的9999纯金项链。

    元玄子中的是薄胎冰瓷莲花蓬头香薰。

    燕玄龙中的是一把三寸来长由碧玺琥珀镶嵌的轩辕宝剑。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