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太一仙道 > 第446章 昆嵛山上

第446章 昆嵛山上

    燕玄虎说:“没有一场人类意识领域的全球革命,一切都不会变得更好。这个世界迎头走向的灾难,即生态的社会的人口的,以及文明的总崩溃,也许是不可避免的。”

    “竭泽而渔的发展,再加上企业污染,巨大的污染顺流而下,汇入海洋,流向餐桌,我们吃的90%的鱼蛋白都含有剧毒,严重的海洋污染威胁到所有人的生命,无人幸免。

    错误的世界观总法则把全体人类推向了悲壮的深渊。

    没人知道在不远的未来,可悲可恶可怜可气可叹的人类能够避免那由自己一手设计和制造的灭顶之灾。”

    黑框眼镜面色凝重,如同预言家一样仰望天空,喃喃自语。

    沉默,短暂的沉默。

    “你这是借用哈维尔的语录吧。”黑框眼镜说:“我也借用一下草根思想者的言论:在某此西方国家,人的自由变成了自由的胡作非为,胡作非为的自由,人的平等变成了平等地走向两极分化、走入人格分裂。在某些东方国家,人的道德变成了毫无人格的血缘性的忠孝和等级性的依附,人的情感几乎整个地陷入了血统情结、乡土情结和民粹情结。历史上曾存在的,现时代正存在的几乎所有人类的观念、人性意识,都是异化的、错位的。这种异化和错位,使得今天的人类已经成为了地球上一个最愚蠢、最野蛮的生命种群。”

    由于气味过于难闻,几人边往外走边聊。

    黑框眼镜转过脸来一本正经地反问:“什么是生命?”

    燕玄飞说:“生命在一呼一吸之间。”

    黑框眼镜点点头,说:“比恩格斯把生命说成是蛋白质的存在形式要强得多。生命不是蛋白质的合成体,生命是隐性的,身体是显性的。生命是虚态的,身体是实态的。生命是以信息与气息和波的形式存在,是一种宇宙能量,人的生命是宇宙生命能量的分化体。宇宙经历了六亿亿年的岁月形成了宇宙中的虚物质,是能量形态,人用心想的方式,接纳、吸收宇宙的生命能量。生命是由音、光、色、电、磁构成的合体,宇宙是一个整体,宇宙中的万相,乃是一位宇宙生命的生相。生命在生物体中的显示,完全是一个意识形态。”

    燕玄龙跨上自行车说:“你说的那些跳不出道家的天人合一。”

    三人失落地骑上自行车,缓慢东行。

    燕玄飞说:“据《山海经》记载,海上有三座仙山,蓬莱、方丈、瀛洲,山上是仙境,有长生不老药。

    《史记封禅书》亦称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

    又有仙言:人间若有德善之人,可寻至蓬莱,修成大道者亦可成仙。正所谓:人间有仙境,得道在蓬莱。岂知千年一瞬,斗转星移,神山仙岛成了如此模样?”

    燕玄虎说:“天地无私,不失四时。人强逆天,天将降殃。《黄老帛书》把破坏生态的因素归结成五个方面:阳窃者疾,阴窃者饥,土敝者亡祀,人执者失民,党别者乱,此谓五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所以言物者,欲明道不离物,物不离道,道外无物,物外无道。顺物自然而无私容是人类最明智的选择。”

    从蓬莱沿海岸线东行到达昆嵛山西北隅的烟霞洞。

    金大定七年,咸阳道士王重阳自终南山云游胶东半岛,先后收了九名弟子。丘处机、谭处端、马珏,王处一拜师后,为了能使马珏下定决心,割舍尘缘,抛却世事,安心修道,王重阳于金大定八年二月底,率四弟子来到宁海昆嵛山,开凿烟霞洞居之。《牟平县平》言:昆嵛山,在县东南四十里,一名根余。山横亘牟平、文登二县界,南北约百里,东西约八九十里,为海上诸山之祖。昆嵛山自古即是神仙栖居之地,据说东华帝君王玄甫就曾在此山栖息,而麻姑也曾修道于昆嵛山北峰姑余山上。

    王重阳率弟子先后在牟平建立了“三教金莲会”,在文登建立了“三教七宝会”,在福山建立了“三教三元会”,在蓬莱建立了“三教玉华会”,在莱州建立了“三教平等会”,称为三洲五会,创立了道教中的重要宗派——全真道。烟霞洞即成为创立教派的洞天福地,神清观则是全真教的祖庭,是我国道教宗奉的圣地。

    三人来到洞前,但见洞室由一突兀岩石自然造化而成,呈现椭圆形,深七米,高三米,洞壁上刻有“烟霞洞”三个大字。洞内供奉着“全真七子”石雕像、铜碑、圣旨碑、丹井、七真墓等。

    拜过七真,再看洞外,峰峦环抱,壑谷幽邃,杉柞掩映,危岩矗立,石径回绕,逶迤多姿,奇秀壮观。此时天气阴霾,雾气沉沉,山头白云缭绕,滴翠浮青,时有霞光乍隐乍现,若明若暗,景色奇异。古人诗云:青天重迭水潺潺,闻到此外别有天。洞里仙人何处去,烟霞风景自年年。

    此洞僻静清幽,背山傍水,藏风聚气,历来成为道人仙家潜心修炼、讲道阐玄之处。

    接连几天都没有好好吃饭了,三人均已感到体力不支,遂到附近小食店讨要了些烟台焖子、开花馒头、蓬莱摔面、盘丝饼、宁海脑饭,又要了碗疙瘩面汤美美地吃了顿饱饭。

    饭后,三人上了207省道,过青山路转至202省道,到达乳山,全程60公里,到达冯家镇圣水宫时,天已经黑透了。

    圣水宫又称玉虚观,位于尼姑山东麓的山谷中,这里群山绵亘,峰奇谷幽,林岚深邃,唯西南一径可通。

    圣水宫始建于唐贞观年间,金元时最盛。金大定年间,道人王玉阳曾修炼于此。金承安二年敕牒赐额“玉虚观”,后称圣水宫。

    元代《怀州清真观记》云:天下道院,武宫为冠,滨都次之,圣水又次之。当时为全国三大道观之一。

    王玉阳在此开创了全真教嵛山派,大开教门,济世布道,使这里名扬宇内。此时玉虚观“苍松偃盖,古桧蟠龙,碧瓦鳞鳞,朱门赫赫,神仙异人出没,天地英灵自然之气相聚,加之有虎涧春云、御碑濯雨、石柱撑霄、竹园贵翠等美景,以及紫气谷、石燕坡、鸣钟岩、佛顶峰、二姑顶等名胜,使此处成为全国道教的三大圣地之一。”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