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太一仙道 > 第486章 南宗祖庭

第486章 南宗祖庭

    四柱所挂两副对联颇有寓义:

    夺利争名,冠冕堂皇能几回;

    霸权欺世,乔装美善不多时。

    另一则:

    做人正直无私,若走歪门邪道术我何用;

    行事方圆有度,能否绳矩循规看你所为。

    出得济公堂,便见一座玲珑剔透、飞檐翘角的亭台建筑,台门上悬挂“悟月小筑”四字。门内为一花木扶疏的小院,北倚山,南临崖,楼柱有联:

    美丑自区分,水镜无尘堪朗照;

    仙凡相距近,蟾宫有路任遨游。

    三人自悟月楼遁游步道,拾级而上,须臾到达赤城道院,即玉京洞,山门朝西,此为道教十大洞天之第六洞天,故上悬“第六洞天”匾额。门联: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门内为一面积百平米的院子。

    屋因穴结,水洒岩唇,丹壁翠柏,交相辉映,古井岩笋,融为一体,极其古朴清幽。

    玉京洞隐于丹崖之中,洞高十多米,宽二十多米,深七米。洞内供奉道教三清。

    供桌下有一块一米见方,雕刻有莲花的青石板,传为魏夫人升天之时,地上突涌金莲台的遗址。院内有炼丹井,“举瓢酌寒泉,一勺消百忧”,井水清冽甘甜,至此的游人争相饮用。

    玉京洞右上门有餐霞洞,梁妃塔。三人登至塔下极目四顾,方圆几十里风光尽民眼底,一览无余。古寺金碧,隋塔耸云,林木葱郁,村庄错落,农田棋布,始丰溪蜿蜒如画。再望西天云彩,黄昏落日,丹壁排空叠彩虹,云破余霞出半峰。可谓流光溢彩,璀璨夺目,宛如人间仙境。

    三位道人返回玉京洞,双盘打坐。

    燕玄飞说:“出家人有戒律,吃肉喝酒必堕地狱,怎么可能还成为圣人?”

    燕玄虎嘻笑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呗。”

    燕玄龙则闭目养神,不与理会。

    过了片刻,忽听有苍老的声音从上层传来:“世人只知道前半句,谁人记取后两条。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三人循声去望,却不见人影。

    “济公为什么总是疯疯颠颠的样子,您是济公吗?”燕玄虎试探着问。

    “我不是济公。但我知道佛门有一条规矩,凡是佛菩萨化身到世间来度众生,必须示现和常人一样的身份,绝不能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也不可以轻易显神通,一旦暴露身份,立刻就要圆寂走人,不能继续在世间。但是济公常常显出神通,如果不表现出疯疯颠颠的样子,就能留在人间。所以他表现出很疯癫,又不守戒律,使人看之后不相信他是真的佛弟子。所谓: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

    他并非真的不守戒律,因为他有大神通,所以可以掩盖,他吃了死的,可以吐出活的。

    所以,圣人的境界,并非我们凡夫可以测度知晓。

    你吃了死的,不能吐出活的,如何可学吃肉?你喝了酒,不能替佛装金,不能从井里运木头出来,如何可学喝酒?世人不知所以然,不是妄学,便是妄毁。

    妄学则注定要堕地狱,妄毁则是以凡夫之知见,测度神通圣人,亦属罪过。比之学者,尚轻之多矣。

    见其不可思议处,当生敬信,见其饮酒食肉处,绝不肯学,则得益不损矣。祈洞察是幸。”

    “佛门常提解脱二字,在下请教解脱之道?”燕玄龙闭目发问。

    “不谴责、不斗争、不无知,要和谐、要觉知、要恭敬,此为唯一的解脱之道。”

    燕玄虎说:“您的是八不:不欺:恶臭以慎独;不伪:虔衷以诚意;不贪:戒争以崇义;不妄:正心以格欲;不骄:虚怀以纳善;不怠:奋力以为功;不怨:恕人以消恨;不恨:去憎以通情。你们佛家修的是一个不字:不动情,不动心。风动幡动,心不能动,此为解脱之本,对吗?”

    “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

    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

    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

    若是纯然不动,岂不混同草木?

    真静非从不动中来,道家有曰: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烈火激荡方识金玉。

    至于方寸大乱,全身皆乱,因此福田不离方寸之说,是指妄情妄识所攀援的我执,非赤子之心。

    真正的无为大道也是解脱之道。

    所谓:性之动有为,性不动无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老神仙,您能出来说话吗?”燕玄飞问。

    “何必著相呢?凡所有相,皆为虚妄。

    出家之人当破执扫相,离相无念,不住于相。

    无住无相,信心清净,则生实相。”

    “何谓实相?”燕玄虎问。

    “实相即非相,放眼无相,心见实相。

    你们三位是来寻洞天和仙方的吧?”

    “您是怎么知道的?”燕玄飞问。

    “适向人间世,时复济苍生。今日登云天,归真游上清。泥丸空示世,腾举不为名。为报学仙者,知余朝玉京。须知物外客,不是磨镜人。”

    “您是说我们磨砖为镜,积雪为粮,皆在妄用功夫。”燕玄龙说。

    “佛说众生一切能力本已具足,怀宝乞食,骑马找马,瞎修盲炼,折磨身心。耶稣基督说:请不要再污染你心中的祭坛,救赎不在外面,就在祭坛的核心,只要你肯瞧一眼那被污染的祭坛,正是第七识所攀附的方寸之地。

    须知虚空与法身无二,道不远人,唯人自远。”

    “道在哪里?佛在何方?愿闻其详。”燕玄飞问。

    “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纤毫不相离。如身影相似,欲识佛住处,只这语声是。”

    “您不让我们寻福地和仙方,万一让匪人所得?”燕玄虎未说完,那苍老的声音忽然哈哈大笑:“天台山物华天宝,有中华九大仙草之首的铁皮枫斛,还有长生不老的乌药。”

    “中华九大仙草是哪些?”燕玄飞嘀咕道。

    “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开元年前的《道藏》列出了中华九大仙草:第一,铁皮斛。第二,天山雪莲。第三,三两重人参。第四,百二十年首乌。第五,花申之茯苓。第六,苁蓉。第七,深山灵芝。第八,海底珍珠。第九,冬虫夏草。”

    当夜无话,次日一是,三人赶往天台山。

    天台山西南连仙霞岭,东北接舟山群岛,为曹峨江与涌江的分水岭。因山有八重,四面如一,顶对三辰,当牛女之分,上应台宿,故名天台。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