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又出名了

    慕初看着桌上那张照片,想到慕家夫妻对原主的爱护。

    “如果鉴定结果出来,我是你们要找的人,我希望你们不要干涉我的任何事。”

    沈元齐愣了一下,明显没想到,慕初会提这样一个要求。

    “我就是我,我做什么事,不需要别人来指手画脚,哪怕你们可能会是我的家人也一样。”

    认些爸妈兄弟来管着自己,她可没这个爱好,也没这个兴致。

    “如果你能代表你们家的人答应,那我们去做鉴定。如果不能——”

    慕初将照片推回到了沈元齐身边:“那么抱歉,我想你们还是去别处找女儿比较好。”

    “慕初,你不用抱着这么大的防备之心。”

    沈元齐不希望慕初误会:“爸妈他们真的找了你很久,也一直很惦记你。相信我,只要能找到你,他们不知道多开心。根本不可能对你提任何要求,更不可能去干涉你任何事。请你相信我。”

    “不可能干涉我任何事?那沈元飞怎么说?”

    慕初想到沈元飞平时在剧组的排场:“进进出出动不动就三四个助理,七八个保镖,跟他说几句话,他家保镖像盯什么一样盯着我?你觉得这叫不干涉?还有那里——”

    慕初朝着沈元齐身后的方向扫了一眼:“三点钟方向,九点钟方向的那四个人,是来保护你的吧?还有外面我刚才看了一眼,至少有四个以上的保镖。”

    后面的话,没必要再说了。慕初经历过这么多世,自认自己有自保的本事。可若是进进出出身边都要跟着这么多人,那沈家这个亲,不认也罢。

    “慕初,因为小妹的走丢,我父母对剩下的孩子,难免会有些紧张。因为我父母承受不起再失去了。希望你理解。”

    “我理解啊。但理解不表示接受。”慕初摊了摊手:“我理解你父母丢了个女儿之后的心情。可是那跟我有什么关系呢?我为什么要为了满足她的安心就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这话没毛病,沈元齐一时竟然无言以对。

    “所以你还跟你父母商量好了再来吧。”

    慕初站了起身,看着沈元齐似乎还有话要说,她朝着对方笑了笑。

    “另外,你应该知道,我现在还在录节目。工作重要。所以烦请沈先生先回家跟令尊令堂沟通好,而我要留下来,把节目录完。三天后我会回深城。有什么,也等我回国再谈。当然,如果你们不能答应我的条件,就不用谈了。”

    “慕初——”

    “告辞。”

    慕初没给沈元齐把话说完的机会,转身走人。

    ——宿主。

    101忍了这么半天,这会终于忍不住从包里探出头来。

    ——你为什么不答应啊?这么好的条件,你应该答应的啊?那是沈家啊。

    “没必要答应啊。”慕初笑了笑:“要钱,我自己会赚。要名,我现在已经不差名气了。等你数据修复了,我会比沈家还有钱。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要认沈家这个亲呢?”

    逻辑满分,没毛病。

    ——那说不定原主想认呢?

    “原主想认是原主的事,反正我不会想认。”

    慕初已经过了需要父母爱的年纪了,要是认回沈家的亲人就意味着失去自由,那还不如不认。

    ——可是你占了原主的身体啊。

    101的话让慕初微微蹙眉。原则上来说确实如此。

    这么多世,她替人完成心愿,然后为自己累积积分换取财富。虽然是双方自愿,但她占了原主的身体,就要接受原主的人际关系。

    “等回深城再说吧。”

    先把节目录完,本来今天说去赚钱的,也赚不了了。

    回到酒店,慕初又去看了看严铭两个。睡了一个晚上,陈榆瀚和严铭都恢复过来了。

    医院那边也传来了消息,两个导演的伤势不重,休息两天就能出院。

    这算是好消息了。节目经历了改名,又出了这样的变故。简直要做不下去了。

    吴建明实在是欲哭无泪,打电话回台里请示过后,把第三天的台本稍稍改了一下。

    本来第二天也有台本的,但眼下这个情况,还是让嘉宾们好好休息一天。

    在外面录节目最怕什么?就是出状况。而昨天的状况更是完全超出了节目组预期。

    到了第三天早上,节目组重新换了两个人给陈榆瀚和严铭做跟拍导演。

    经过了前天的事,他们也怕了,不敢再把嘉宾就这样放出去,更怕他们赚钱的过程中因为人多,又整出点什么事来。

    因为之前慕初在唐人街买东西的事,节目组找到了几家,已经定居f国有好多年的华人。让几个嘉宾分别去拜访他们,算是半采访性质。

    一来是关心一下这些在异国他乡的华侨,二来也显示一下,节目组的人文情怀。

    依然是两个人一组,抽签决定。慕初这次抽到了跟温礼一组。拿到任务卡的她觉得这节目真的太容易了。

    也是极巧,这次要拜访的老人家,也是姓温,而且对方祖上也是深城人。他们就住在唐人街附近,那里有一家中餐馆。而这位温老先生,也是深城人。

    慕初和温礼上了车,温礼虽然年纪比慕初大,但是每次跟她出来,总有一种安心之感。

    没办法,谁让慕初这么强?感觉慕初什么都会,什么都难不倒她。

    “慕初,你是怎么做到这么厉害的?”温礼想着慕初那一口流利的法文,他还听慕初说过英语,这说明慕初至少精通三国语言。

    她会打猎,还会画画。那画上的题诗也能看出,慕初的字写得也不错。

    “慕初,我感觉你的存在对别人还说,会让人压力很大。”

    “礼哥,这些人里面应该没有你吧?”慕初知道温礼是开玩笑,也就跟着笑着回应:“我们还是想想,呆会怎么采访老先生,才能让人家更愿意跟我们沟通吧。”

    “老先生也是深城人,还姓温。真的是缘分,我来问吧。”

    “好啊。”

    车子在唐人街附近停下,慕初拿着节目组给的门牌,开始找起了那位他们要采访的老先生的位置。

    其实不用特意找,那先温老先生开了家餐馆。位置还挺显眼的,他们一找就找到了。

    慕初进门的时候,已经过了早饭时间。温老先生的女儿温小姐出来招待了他们,听说他们是来采访自己的父亲的,很是高兴,把他们带到了后面,和餐厅相连的房子里。

    f国今年比较热,老先生坐在摇椅上纳凉。听到声音才睁开了眼睛。

    慕初他们表明了来意,慕初先介绍起了温礼。

    “温老先生。你姓温,他也姓温,而且你们都是深城人。都不用五百年前,说不定一百年前就是一家。”

    温老先生年过七十,看起来精神头不错。因为慕初的话,多看了温礼几眼。

    “你是什么辈的?”

    冷不防被人这样问,温礼怔了一下。好一会才想起来:“我是言字辈。”

    不怪他要花时间想,现代社会,很多人已经不按字辈来排辈分了。

    “言字辈?”温老先生恩了一声,脸上似乎有几分骄傲之色:“那你要叫我叔公。我是正字辈。”

    温礼看着慕初眼角的笑,似乎也没想到,出来做个节目,就认了个叔公。

    不过还是倒背如流的叫了声叔公。

    “好好好。不错。坐吧。”

    温老先生招呼他们坐下,又倒了茶。目光落在他们脸上。

    “你们是男女朋友?”

    “不是。”这个误会大了,温礼赶紧摆手:“我和慕初是好朋友。这次我们是一起来f国录个节目。”

    温老先生也不介意,也没再问:“你们想问什么。问吧。”

    “老先生,您是什么时候来的f国啊?”

    看老先生的年纪也大了,满头白发,看起来至少有七十了。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来的。

    “我啊?”温老先生微微眯着眼睛,似乎是在怀念:“好久了。真的好久了。”

    不用慕初问,他已经自己开始说了起来。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时候,虽然已经慢慢开始放开了,同意他们做生意了。

    但温老先生家里很穷,做生意也是要本钱的。他当时又没读到书,又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看着下面几个弟弟妹妹几乎要饿死。心一横,为了不想再过穷日子,选择了和人下到南洋去试试能不能赚到钱。

    到了南洋,没有学历和一技之长的温老先生能干的就是最脏最苦最累的活。但想到可以赚到钱回家,他都咬牙忍下来了。

    他在南洋呆了三年,本来赚了些钱,想回国看看母亲和弟妹的,哪里知道打算动身时,钱都被人骗光了。

    变得一无所有的温老先生没脸回家。那时刚好有船从南洋来f国,他就跟着一道来了。

    刚来的时候,各种辛苦,好在慢慢地苦尽甘来。后来他赚了点钱,又认识了同在f国工作的妻子。妻子手艺不错。两夫妻从摆摊开始,到后来在这边开了家餐馆。

    慢慢地赚了些钱,还养大了一双儿女。现在儿子在y国念书,已经念到博士。女儿接手了他的餐厅。生意不错,已经结婚,他也当外公了。

    按说这样的老人家,应该是过得很幸福的。可是老先生眉眼间,尽是愁绪。

    “你们刚才说,你们也是深城人?”

    “是。我也是深城的。我家在深城——”慕初说了个地址,怕老先生不知道,还解释了一下:“那里原来是毛纺厂,后来倒闭了。现在是新小区了。”

    这事她以前听慕政提过一嘴,不然也不会知道。毕竟那么早之前的事,她还没出生呢。

    “毛纺厂?我知道,我去过。”

    温老先生眼睛有些红,又开始说起他记忆中的,关于深城以前的一些事情。

    那都是很早以前的老黄历了。老先生的女儿在外面听到了,探了个头进来。

    “爸爸,你又在讲古。不都说过了吗?家里现在不是那个样子了?”

    嘴上这样说,她却端了茶进来:“你们喝茶。我爸特别喜欢说以前,一说就没完没了。你们怕是要多忍耐了。”

    “不会,听听这些很有意思。”温礼接过茶,赶紧道谢。

    慕初也跟着说了声谢谢:“我们年纪轻,对深城以前的事还真不知道。还要谢谢老先生告诉我们。”

    “爸,你今天开心了,有人听你讲古了。”

    温小姐说完,笑着又出去干活了。温老先生不生气女儿的态度。他年纪大了,就喜欢说以前,儿女都听腻了,没有人愿意听他讲。

    现在有人听他说,他不知道多高兴。从深城以前的环境,讲到小吃,又说到以前的人。

    说着说着,老先生突然就哭了出来。

    “我不孝顺啊。我妈妈去世的时候,我都没有回去。我对不起我妈妈。”

    没想到老人家会突然变了态度,慕初和温礼面面相觑。慕初抽出张纸巾递给温老先生。

    “老先生,那您为什么不回去呢?”

    “当时f国不安宁,我连门都不敢出。”温老先生摆了摆手:“等后来安稳下来了,我想回去,我母亲已经去世了。”

    “那,这些年您有回去过吗?”

    “回不去了,我已经回不去了。”温老先生摆了摆手,眼里有几分泪光闪过。他一把年纪了,早已经不能再受奔波。再想故乡,也已经回不去了。

    身在异国他乡,思恋故土,想回去看一眼,都变成了件难事。慕初莫名觉得有些心酸,想到什么,她看着老人家。

    “温老先生,您要是不介意的话,我给您画幅画吧?”

    “好啊。”

    温老先生来了兴致:“你还会画画?”

    “恩。会一点。”

    慕初说是会一点,但温礼知道,她表现出来的,可不是一点。

    这是在唐人街,要纸笔要容易得多。温老先生的女儿去隔壁店铺拿来了宣纸和毛笔。

    今天陶伊不在,温礼给慕初磨墨。

    墨磨好了,慕初开始提笔画画。她有原主的记忆,知道深城最有名的是什么。

    两山一亭一塔。是深城非常出名的几个景点。塔是宋代的,围绕着那塔,有人建了个亭,亭傍着两座山。

    慕初画功很好,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深城景色的重点。一米多长的画卷,慕初把整个深城的景色都融入了进去。她画得十分细致,连塔上的风铃都能看得一清二楚。等画落成,她在旁边题了首诗。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放下笔的瞬间,老先生看着那首诗,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

    ------题外话------

    一更。四千字。明天回国,滴血认亲(不是)亲子鉴定。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