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星河反抗军 > 第十九章 突破

第十九章 突破

    诺亚号天文台,张军正死死地盯着天文望远镜。2分钟前诺亚号发射的拦截弹几乎看不到了,它们体积不大,尾焰也只烧了一小会就熄灭了,现在只能靠惯性飞向预定的爆炸方位。

    宇宙中没有大气,拦截弹不会因为摩擦力而减速。得益于超算中心最新改进的发射系统,两分钟时间过去,它们已经足足飞了数千公里,这个速度远超地球上最快的导弹数倍之多。也只有如此高的相对速度,才可能用尘埃云引爆西格玛的火箭。

    “不行了的确看不见了……”张军有些遗憾地挪开了双眼。

    诺亚号天文台的望远镜功率略在哈勃望远镜之上,理论上应该还能看到那些拦截弹。但理论仅仅是理论,宇宙这么个几乎全黑的背景下,观测不发光的小型拦截弹的确有些强人所难。

    综上所述,这些拦截弹在爆炸前已经很难再被监测了,诺亚号之所以要那么早发射拦截弹,也只是为了给第二波拦截弹争取时间。

    按照石田一郎和陈晨的估算,第一波拦截弹只有13.9%的概率能把火箭全数摧毁。盲目增加第一波拦截弹的数量也不能大幅提高摧毁概率,因此还是分批发射更合理一些。

    张军把望远镜转向了西格玛发射的火箭飞来的方向,火箭的尾焰也早已熄灭,再大的火箭都不可能有这么多物质可以喷射。它们接下来的航行也基本就是依靠惯性了。

    虽然引擎熄灭的火箭不再发光,但它们毕竟体积更大,张军还是在一番搜索之后找到了最大的那枚。

    “天文台,汇报观测情况。”杜辉的声音在联络器中响起。

    “拦截弹偏离既定轨道0.13‰,火箭依旧在覆盖范围内。”

    “继续严密监控!”

    “是,杜舰长。”

    **********

    信息组舱室,爱丽丝双手带着残影在键盘上不断敲击着。

    “火箭即将进入干扰范围。”陈晨不带感情的声音在联络器中响起,“按照计算,37.5秒后启动干扰弹最合适。”

    “收到,多谢了。”爱丽丝的心里不由回想起了这次烟花行动的核心。

    电磁干扰弹才是诺亚号最大的杀器,就算宇宙中信号延迟不小,西格玛对火箭的控制很差,变轨也还是可以实现的。

    当西格玛观测到诺亚号发射拦截弹这件事后,它不可能放任斥资巨大的火箭一头钻入包围网,变轨是必然的。如果连这都做不到,人类也就不会被西格玛赶出地球了。

    因此,当天文台发现追击火箭后,诺亚号第一时间投放了一枚成本极高的电磁干扰弹。

    这枚干扰弹做了伪装处理,极难被观测到,但它的功率却极大,大到可以在真空环境中覆盖方圆上百公里,哪怕在大气层内,它也可以做到在数公里内无差别攻击。它的作用只有一个——破坏远程联络通信。

    虽然设计它的石田一郎也很想给它增加一些功能,但这会让干扰弹的覆盖范围大幅度缩小,性价比来说有些亏。饶是如此,这枚干扰弹的造价对现在的诺亚号而言,依旧比所有拦截弹加起来还要高,它对稀有元素的需求量太大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这枚干扰弹的投放位置和轨道都经过陈晨的多次计算,以确保能发挥最大运用。

    不论如何,只要干扰弹使火箭无法和地球取得通讯,西格玛就无法对它们进行变轨。不能变轨的核火箭才有拦截的可能。

    “三,二,一,爆发吧,电磁波!”爱丽丝用最快的速度输入了一大串指令。这些指令会以蠕虫病毒的形式随着电磁干扰播散出去,让波及范围内的电子设备统统被可自我复制的,无用的亢余数据塞满。

    这种小花招只是个双重保险,就算西格玛接回了火箭控制系统,也需要花十几分钟重新清理病毒,这足以给人类留下宝贵的时间。

    看不见的波动以电磁干扰弹为中心扩散了开来,将3枚火箭尽数笼罩了进去。10秒钟后,信息中心截获到了西格玛迟到的变轨信息。

    “陈晨,你可真棒,就连西格玛的变轨时间都被你算到了!话说,觉醒者研究所把你划分为学者真的没错吗?”爱丽丝的语气充满了惊叹。有那么一瞬间,她感觉陈晨比杜辉更像个先知。

    陈晨微笑了一下没说话,倒是张军的脸出现在联络屏上:“现在还不能掉以轻心,一切要等第一波拦截弹和火箭遭遇后才能做出下一步评估。”

    电磁干扰弹起作用了,西格玛的火箭失去了变轨能力,舰长室内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但不知为何,杜辉心中的危机感依旧没有消失,他皱眉道:“小心谨慎,现在还没到松懈的时候。”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宇宙尺度的距离太远了,拦截弹要拦到火箭还要飞很久。

    天文台观测到的画面持续投放在诺亚号主显示屏上,巨大的火箭就像是死神的钩索,牢牢地锁定着诺亚号的轨道。

    85分钟过后,第一批拦截弹在预订位置爆炸,大小不一的颗粒状尘埃被大面积散播到了宇宙空间中。尽管拦截弹的爆炸并不显眼,但形成的尘埃云倒确如利比安的预计。

    “利比安博士,你的拦截弹效果拔群,这么大团的尘埃,就算是诺亚号也撞不过去啊。”超算中心另一位科研员感叹道。

    利比安不好意思地挠了挠蓬乱的头发:“这其实是原本就有的技术,我也只是在那个基础上稍稍做了一点改进。”

    大家都只道是利比安觉醒后科研能力提升极大,但只有诺亚号中央超算忠心记录了这位青年化学家的7000多次模拟实验和276次正式实验。没有人的成功是一蹴而就的,在科研的大路上,哪怕是宇宙觉醒者,也要拼尽全力才能有所成就。

    不论如何,该做的大家也都已经尽力去做了,接下来就只能等观测结果了。

    103分钟后,诺亚号天文台的监控中,一道明亮的闪光突然出现,这闪光极为耀眼,在那一瞬间甚至足以和太阳相媲美。

    核爆!只有相当大当量的氢弹,才可能释放如此暴烈的能量。拦截弹起作用了,哪怕是西格玛,也很难在失去变轨能力的情况下阻止火箭撞入拦截网。

    当所有人都激动不已的时候,只有少少几个人还保持着冷静,杜辉正是其中之一,他心中的压迫感非但没有消失,反而隐隐有加重的趋势。

    “继续严密监控,事情还没结束!”张军沙哑的嗓音把一众工作人员拉回了工作状态。按照陈晨和石田一郎的计算,第一次的拦截大概率不能摧毁所有的火箭。

    果然,30秒后,光芒散去,两枚稍有损伤的火箭冲出了尘埃云。

    舰长室的诺亚号各高层们不由倒抽一口冷气,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居然只摧毁了其中一枚火箭,这让大家都有些难以接受。

    就在这时,石田一郎沉着的声音给大家打了一支强心针:“各位,这样的结果在我们预期之中,三枚火箭各有先后,第一枚火箭爆炸时,冲击波将尘埃云冲散了一部分,保住了后两枚火箭。”

    爱丽丝也一脸认同地说道:“这很符合西格玛的底层逻辑,它将三枚火箭几乎同时发射,多半就是为了防备我们这一手,剩下两枚火箭必定用了极耐高温的材料,以抵御氢弹爆炸的余温。”

    杜辉双手支着下巴思索了片刻,这应该是最合理的解释,西格玛从来不做蠢事。不得不说,这样的阳谋对于物资匮乏的诺亚号确实很管用,好在陈晨和石田一郎事先计算过多种可能性,才把拦截弹分成了两批。

    杜辉想了一阵子便不再多加思考,他自问这方面他再怎么聪明,也不可能比得上陈晨和石田一郎。

    于是,杜辉对着联络器说道:“第二批拦截弹,倒计时71分钟,准备发射!”

    “舰长命令……”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