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星河反抗军 > 第三十四章 真相

第三十四章 真相

    在众目睽睽之下,那穿着宇航服的身影爬到了信号基站边上,然后将线路接通了宇航服。

    “呼叫诺亚号,我是咆哮熊7号驾驶员张磊,所有人员请勿靠近铀矿基地!”

    杜辉将联络器和信号接通:“我是舰长杜辉,驾驶员张磊,我们收到你的危险信号后,尝试着用摩斯电码和你沟通,但并未收到回音,你那边发生什么事了?遇上了什么危险?”

    所有人都聚精会神地看着信号基站摄像头中的张磊,这也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张磊一脸尴尬地隔着宇航服挠了挠头:“我……我只会这几句摩斯电码,你们发给我的信息我不知道怎么解析和回复……”

    噗,杜辉仿佛听到了许多人内心吐血的声音,咆哮熊运输车重复信号的原因找到了,人类果然是个无法预测的物种,就连中央超算这样的超级计算机都没算到这个……

    杜辉憋了半天才问道:“那么危险因素到底是什么?”

    张磊的表情严肃了起来:“铀矿基地中有人出现了发热症状,起初只有一个人,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几乎所有人都发热了。铀矿基地的一位材料学家恰巧携带了新型显微镜,因为左右也是束手无策,他在多次尝试后,于发热患者体表找到了一种未知的微生物!这种微生物疑似是贝-伯彗星原生的生物。”

    杜辉还没来得及回话,雷涛的声音先行炸开了:“不可能!贝-伯彗星上怎么可能会有微生物!”他是一位正儿八经的生物学家,因此他才更清楚生物的特性。

    “生物的生长繁衍需要能量,贝-伯彗星可是从奥尔特云飞过来的,它哪来的能量?”

    杜辉打断了雷涛的震惊:“虽然这很奇怪,但新型微生物从何而来暂且不说,张磊,这种微生物现在造成了大规模感染?”

    张磊点点头:“几乎所有人都发热了,最严重的赵材柱教授体温已经39℃以上了。这种微生物不怕辐射,我们用紫外线灯照射过它们好久,都无法杀灭它们。咆哮熊运输车上也粘上了不少微生物,它们正在扩散。”

    “杜舰长,若不能找到应对办法的话,不光铀矿基地的各位有危险,这个铀矿我们都无法开采了。根据20分钟前他们刚告诉我的观察结果,铀浓度越高的矿物,新型微生物的密度就越高!”

    杜辉听到这句话,脑袋里突然灵光一现:“我有一个猜测,会不会是铀?”

    “什么?”听着这番通讯对话的人都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只有雷涛听懂了,他激动地说道:“对啊,一定是铀!”

    “杜舰长,你俩在说什么啊?”一旁有人忍不住问道。

    杜辉解释道:“新型微生物如果是贝-伯彗星的原生物种,它总不可能是这几十年进化出来的吧?想从有礼物转化成第一批微生物,它们必然已经存在了数亿年以上,生物想长期生存进化,总归是要能源的。贝-伯彗星进入了太阳系内圈自然有太阳能,但在那之前呢?”

    “贝-伯彗星可是从奥尔特云飞过来的!柯伊伯带都已经恶劣到以人类目前的科技都无法生存了,奥尔特云只会更荒芜。微生物要获得赖以生存的能量,只能依靠铀矿。因此,这种微生物必然有吸收铀矿放射性能量的能力!”

    张军沙哑的声音在联络器中响起:“还有另一种可能,这种微生物不是在贝-伯彗星上的原生生物,而是来自于碰撞贝-伯彗星的小行星。”

    这一片铀矿正位于贝-伯彗星和小行星的碰撞边界上,微生物来自哪里还真不好说。不过这两种可能性对微生物的能量来源解释并无太大影响,这枚碰撞贝-伯彗星的小行星位于木星轨道之外,那里诞生的生命不可能仅靠太阳能生存。而铀矿,才可能是真真正正提供能源的东西。

    雷涛接口道:“不论如何,只要微生物的能量来源是铀矿,我们就有一个可行的应对方案了,没有放射矿物没有光辐射的低能量环境也许就能杀死它们。”

    杜辉思索了一会,认为雷涛没说错,他问张磊:“铀矿基地内部人员均接触过新型微生物了?你呢接触过没有?”

    “铀矿工作人员全员直接接触过,我和另一名咆哮熊驾驶员王小明都穿着宇航服,没有直接接触,但只要我们若是解除装备的话,就极有可能一瞬间感染新型微生物。”张磊老老实实地回答。

    杜辉指挥道:“不论如何,先把氧气续上,张磊你先用这里多下来的电缆接通后方铀矿基地的电路,启动维生系统。”

    “是,杜舰长!”张磊扯着信号基站一旁的备用电缆就往回跑。

    “雷涛,让李默把医疗组和生物组的人都带来,让卡和米诺斯基在最短时间内把物资做送过来,我们要尽快建立一个临时隔离点!”

    “是,杜舰长!”雷涛应和完之后犹豫了一下,“让我也参加吧,我毕竟兼管着生物组,指挥交给沈建国好了。”

    杜辉想了想没拒绝,他补充了一句:“哦对了,记得带上利比安,他也许也能提供一些额外的见解。”

    诺亚号政府的行事效率相当高,4小时后,当贝-伯彗星再次自转到向阳面的时候,简易的生物实验室已经建立完成了。医疗组的25人和生物组的13人外加利比安都已到场。

    铀矿基地的64人均开始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最高的赵材柱教授已经接近40℃,他的弟弟赵材林教授正顶着38℃的发热,指挥着铀矿基地的工作人员有序进入污染区。

    临时隔离点和实验室并不是很大,杜辉3人商量后决定让医疗组和生物组分3批入内,分别由杜辉、雷涛和李默带队。

    “杜舰长,第一批让我进去吧!我才是医疗组直接的负责人,而且你们对于诺亚号而言比我更重要。”李默当仁不让地抢过了一队的指挥权。

    谁也不知道新型微生物的传播途径,为了治疗病患和研究该微生物进入污染区的普通人,有极大的感染风险。

    “那我就排第二组吧。”雷涛义不容辞地说道。

    杜辉叹了口气,按他的性子本来肯定是要第一个进去的,不过现在他毕竟是舰长,要以大局为重。

    分完组和组员,杜辉郑重其事地给所有人都分发了一支药剂。

    “这是什么?”雷涛有些疑惑。

    “最新型号的粒细胞刺激因子,算是一种临时的免疫增幅剂。这是我这近两年用所有空闲时间,在超算中心做出的唯一成果。它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免疫系统超频运转,起效时间10分钟,持续时间24小时,在那之后使用者会陷入几天的疲惫期。”杜辉解释道。

    说起这玩意,本该感到自豪杜辉反倒是有点惭愧。别的宇宙觉醒者像利比安他们平均一个月就能做出一项研究成果,到了杜辉这个舰长手里两年才这么一个,而且还有明显的副作用。

    “我也不知道它对外星微生物有没有效,总之大家进去之前给自己打一针肌肉注射,24小时内离开污染区进入隔离间修整。”

    李默点点头,他拿起药剂往左肩一扎,然后振臂一呼:“一组,跟我来!各位,共抗命运。”

    “至死不渝!”

    “好,行动!”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