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星河反抗军 > 第六十二章 超级生命

第六十二章 超级生命

    与此同时,诺亚号储物仓,朔正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人类,它还是第一次接触到除了自己以外的生物。

    那个带自己来这里做客的,叫杜辉的人类说过,未经许可解析每个人的电磁波是不礼貌的行为,那就听他的吧。哪怕没有电磁波,短短小半天时间,朔也从周围人们说的话中学到了不少东西。

    超算中心好像是一个搞科学研究的地方,他们取了一些样本就走了,现在他们研究得怎么样了呢?朔对此也很好奇,短短一天时间,它就学会了好奇这种情绪,它也想知道自己的各项数据。

    哎算了,等等吧,杜辉曾经和自己说过,诺亚号很脆弱的,未经许可到处乱逛会破坏飞船,会有人死的。嗯,等等,死又是什么?下次记得问问……朔这么想道。

    人们自然不知道朔是怎么想的,此刻的超算中心几乎所有人都忙得不可开交。

    当杜辉和雷涛来到超算中心的时候,初步的研究才刚刚完成。

    “怎么样,结果如何?”雷涛迫不及待地扑向了数据库,对他这样的生物学家而言,朔这种闻所未闻的生命体比诺贝尔奖的吸引力都大。

    陈晨面无表情地把一张表格递了过来:“生物学的事我也不是特别懂,但如果抛开巨大的体型不说,单纯按照单位体积的生命力强度来分级,朔的生命力指数是人类的40倍以上。”

    雷涛一边听着解释一遍浏览着各项数据,他的双眼中充满了震惊之色:“不可能!在这种低温环境下,朔的生命代谢活动居然比人类还激烈了好几十倍!它的能量来源是什么?这完全不合理啊。”

    石田一郎一脸疲惫地走了过来:“存在即合理,我之前也惊异于朔的生命强度,不过回过头想想,要是它本身不能产生大量能量,操纵地震什么的不也就是无稽之谈了么。”

    雷涛的双眼直挺挺地看着数据表:“不是我说,这……这已经完全超出生物的范畴了吧!如果我们人类的能量代谢这么剧烈,我们早就燃烧起来了。”

    石田一郎苦笑道:“我也不敢相信,但这就是事实。根据我们的初步研究,朔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来源,居然是冷核聚变!”

    冷核聚变!杜辉和雷涛都惊呆了,可控式核聚变的能量产生效率比传统核裂变高了好几个数量级,这项技术虽然很早就被世界各国列为了重点研究项目,却一直没有出成果。

    核聚变可不向裂变那样容易发生,点燃核聚变的条件太难以达成了。以人类的技术想引起哪怕最基础的氢核聚变,也只能用核裂变链式反应时产生的高温。

    人类对核聚变的了解还太过肤浅,现在人为能引起的核聚变只有一种,那就是氢弹爆炸,而这种狂暴的力量完全不可控。

    石田一郎居然坦言朔的能量来源是冷核聚变,这直接把杜辉和雷涛的三观轰了个稀碎。

    石田一郎道:“我们解析了朔外壳的小部分脱落物,它的身体并非由传统的细胞构成,而是由一个个微小单元排列组成的。硬要形容的话,朔的身体结构类似于大量微晶电路集成的细胞器,反正比传统的细胞结构要复杂得多。”

    “每一个微小单元的核心,都能产生大量的能量,我换算了能量的产生密度,朔的能量产生密度大约和氢核聚变相当。为了验证这一猜测,我对朔的脱落物进行了元素测定,结果不出所料,它的氦元素含量很高。”

    氦元素含量高,这应该的确是聚变产生的。如果事实确如石田一郎若说,那朔对人类就更重要了。冷核聚变这项技术,人类无论如何都不能错过。

    核裂变产生的能量对星际航行来说还是有些不够,可控式核聚变才是人类正式迈向星河的钥匙,毕竟核聚变的能量密度比核裂变足足高了好几个等级。

    “超算中心正试图解析朔的冷核聚变原理,这是一种生物特化版的电子约束技术,解析的难度极大,没个三五个月应该很难得出结论。”石田一郎递过一张表格说道,“哦对了,这边有一份来自利比安化学工坊的地幔成分解析,雷副舰长对它可能会有些兴趣。”

    “我?我要解析地幔干什么……”雷涛一边腹诽一边接过了表格,不过他只看了一眼,就瞬间被吸引住了。

    “这份解析可以协助我们推断朔的生物学来源和形成机制,如果我所料不错,它在谷神星进入小行星带前就已经形成了。”石田一郎笑着说道。

    朔这样独一无二的生命体用超级生命来形容也不为过,它的形成机制对人类的确很有研究价值,诺亚号的生物实验室对它的科研几乎陷入了狂热。

    雷涛看完表格之后长出一口气:“呼,朔的成因居然这么复杂,我就说嘛,谷神星怎么可能轻易自然演化出这么高级的物种。”

    一旁的杜辉看了很久也没完全明白,便问道:“所以说,朔是怎么来的呢?”

    “这就得从太阳系刚形成的时候说起了……”

    “太阳系刚形成不到10亿年的时候,谷神星诞生在土星轨道之外。由于温度寒冷,那时的谷神星还是红色的,它的表面有大量的托林存在。托林这种有机物分子本来很难形成生命,但不少高分子托林恰巧聚集成团块被埋在了地下。”

    “埋在地下的托林团块们开始进行聚集,这可能是原始细胞诞生的开端,但谷神星却在这个时候被木星引力拉进了小行星带。”

    “靠近太阳后,谷神星的表面温度急剧上升,大量的托林因为较高的温度被直接分解了,只有少量位于地幔中处于超临界流体状态的托林幸存下来,其中就有一些已经凝聚成团块的托林聚合物。”

    “当时的太阳还不稳定,时常出现极强的耀斑爆发,就在某一次超级耀斑爆发扫过谷神星后,几乎所有的托林团块都被分解了,但朔的主体却在吸纳了足够多的放射后,阴差阳错地形成了与现在接近的微小单元结构。”

    “大难不死的朔获得了生命,并且因祸得福地稳定住了自身的托林复合物结构。接下来的几十亿年内,微小单元结构不断扩增改良,逐渐演化成了现在的样子。”

    说到最后,雷涛总结道:“不得不说,朔的诞生真是一个来自宇宙的奇迹。”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