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从今以后,我就是贾琏 > 第428章:什么叫做虚君实相

第428章:什么叫做虚君实相

    好日子慢慢近了,荣国府也日见的张灯结彩起来。

    要说,一个庶女,一个庶子,婚事是不应该办的这么热闹的。

    但是,偏偏就赶上了两个不省心的家主。

    贾家这边,贾琏本就不在乎嫡庶之分。加之四春之中,除了早早进宫的元春以外,都是庶女。

    再说,迎春虽然是庶女,但是荣国大房仅此一女,做为荣国侯唯一的同父妹妹,即便是庶女,迎春的身份也够高。但是不管不顾的以嫡女的规格出嫁,也就贾琏干的出来。

    更何况,姜家那边,姜老鬼更是个百无禁忌的。居然把已经分家另过的庶子叫回府里成亲,真算得上扰乱纲常。

    所以这婚事在神京之中很是有几分热闹,不少人都盯着贾,姜两家准备看笑话。

    十月初四,贾琏率领大军回到神京。

    刚刚接近神京城门,贾琏就看到了孝简郡王郑深的仪仗。

    按说,大将大胜而还,京中是应该郊迎的。

    大郑的规矩,郊迎还朝的大军,共有四种规格。

    礼部或者是兵部尚书郊迎为第四等,再往上分别是内阁首辅郊迎,皇子郊迎,最顶格的则是皇帝或者是太子亲迎。

    贾琏这一次虽然是大胜而还,但是说到底只不过是剿灭了一支残军。

    姬无夜的主力是丰台大营消灭的,虽然因为牛继宗和陈忠和沟通不够,布置失当导致姬无夜逃了出来。

    但是在突然相遇的情况下,丰台大营能够一战灭掉五万叛军,自身损失不足万人,已经可以算得上是大捷。

    足以说明虽然是久居京师没怎么见血,但是丰台大营仍然不愧是天下第一强军。

    所以隆正帝和朝廷诸公并没有责备丰台大军置朝廷于险地。甚至直接按原计划让他们从速南下,消灭湖北叛军后直接入四川,捣毁叛军老巢。

    至于南下进入两广的叛军,朝廷明说,不需要丰台惦记,周边几省常备军足够应付。

    不过连续大战两场,丰台大营势必不能再西征对付罗刹人。

    所以贾琏已经听说,军机处已经发出命令,命令通州大营尽快完成整补,准备西进接替丰台大营的任务,对抗罗刹人。

    说起来,三大京卫实际上都是有自己的兵员补充渠道的。

    和边军轮调当然是渠道之一,除此之外大郑还有专门在各省常备军中选拔训练精熟,作战勇猛的官兵补充京卫。这也是另一个版本的强干弱支。

    这一次,通州大营征战朝鲜,战损就有将近两万。留守大营的一万人又参与了叛乱,虽然隆正帝最终没有选择把他们全部杀了,但是叛军势必不能再待在军中,尤其是拱卫神京的京卫。

    所以实际上,通州有三万人的缺额需要补充。

    军机处最终商议的结果,便是从山东,河南常备军中个抽调精兵一万五千人补入通州大营。

    当然,新加入的军士,训练不足,对装备也不够熟悉,战斗力必然无法同真正的精锐通州老卒比。

    所以通州大营需要一定的修整补充的时间才能恢复本来的战斗力。

    但是现在,很显然他们没有这个时间了。所幸老兵还剩下七万人,主力尚在,战力未失。西进对抗罗刹人还够用。

    说回来,贾琏和京营的功劳,实际上不过是消灭了数千残兵败将。若非干掉了悍匪姬无夜,实际上也就值一个兵部尚书。

    就算加上姬无夜,来一个内阁阁臣也就够了。

    贾琏实在没想到,隆正帝会直接派出了郑深这个几乎已经算是事实上的储君的皇长子。

    紧走几步,贾琏跳下马单膝跪地:“末将贾琏拜见王爷。”

    贾琏不打算说什么微末之功不敢劳王爷亲临之类的屁话。

    一来,这一战不仅关系到他自己,还关系到京营两万将士,更是铁卫明部时隔二十多年首次在大郑亮相。

    贾琏自己不需要战功,甚至他还在想方设法躲着功劳。三十岁前,甚至是四十岁前,他都觉得三等侯这个爵位好得很。

    至于公爵,六十岁前得到就行了。恢复了荣国一等公的爵位,贾琏也就可以安心退休养老了。

    到时候,贾琏就和姜泽学,做一个混不吝的老混蛋。

    但是贾琏不能不顾及麾下将士的战功,将士们血战得来的功勋,不容玷污。

    二来,从上次神京变乱开始,贾琏和这位看起来似乎注定承江山之重的皇长子关系就有些莫名。

    所以,就是要说客气话说,贾琏也不打算在这说,尤其是自己还是“待罪之身”的情况下。

    郑深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贾琏,心情很复杂。

    贾琏和他年龄差不多大,父皇曾有明言,贾琏是父皇亲手打磨出来留给他大用的臣子。

    当时刚刚听到这句话时,郑深还记得自己是那么的心花怒放。因为父皇这话无疑就是在明确告诉自己,将来的国家,会是谁的天下。

    但是当郑深越了解贾琏,就越是担心,这样惊才绝艳的臣子,真的是自己能够掌握的住的吗?

    郑深自觉自己没有太祖那样开天辟地的战功,没有圣祖皇帝那般威加海内的威望,也没有父皇那般果敢坚毅的心性。

    父皇春秋鼎盛,等他上位,贾琏必然已经完全继承了两代荣国公的遗泽。到时候,面对这样一个臣子,自己要怎么办?

    难不成,真的如当年圣祖那句戏言一般,说什么这天下你我两家所共有,我郑家负责治理,你贾家负责保护。

    郑家天下贾家军,呵呵,郑深自问不是刻薄寡恩之人,但是真要做一个没有军权的天子,他是绝对接受不了的。

    至于父皇说的用恩义笼络贾琏,郑深觉得也不那么靠谱。

    “且试试再说吧。”嘀咕了一句,郑深赶紧跑过去扶起贾琏:“将军远征,剿灭暴匪,保神京平安,功莫大焉。”

    贾琏张了张嘴,总觉得今日的郑深哪哪都不对劲。不过无所谓了,等郑深真正掌权的时候,贾琏有把握让贾家立于不败之地。

    至于说天家至高无上,贾琏只能说,那是在想屁吃。他是没见识过什么叫做君主立宪,什么叫做虚君实相。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