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贾母的担忧

    “你恐怕不知道,浙江常备军前些时日出事了。”

    贾琏面容一凛,虽然目前干的是文官的活,但是贾琏很清楚贾家的根基在武勋。

    所以对于将门的事情向来是非常看重的。黑云有专门的人手给他收集和整理军方的消息。

    所以贾琏很清楚,浙江常备军主力,目前正在两广参与围歼叛军南路主力。

    这种时候,秦烨说浙江出了事,难不成是前线战败了。

    但是南路军的战斗力甚至比姬无夜率领的北路军还要差。甚至其实就是郑苍穹丟出来吸引朝廷的注意力的弃子。

    按说,南路军区区几万人,根本不值得大郑朝廷动员几省常备军。

    但是偏偏朝廷就这么做了。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五省常备军近三十万集中在广东前线。

    这样几乎是十打一的办法,正是狮子搏兔,必尽全力。

    更何况,这其实也是朝廷把南路的几万人当成了锻炼东南数省承平多年的磨刀石了。

    所谓常备军,实际上和后世志愿兵类似。平时负责维护驻地治安,清理匪患,在中朝中枢力量强大,局势稳定时,根本没有上战场的机会。

    做为军人,没有军功,便失去了升迁晋级的机会。这一点是武勋将门有些无法忍受的。

    所以皇帝的圣旨一出,几省的将军们差点为此抢破头。

    浙江常备军五万人也上了前线,目前留守浙江的大约还有两万人。

    看到贾琏的眼神,秦烨也点了点头:“没错,浙江大营留守部队出了问题。”

    随着秦烨的解释,贾琏大概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原来,浙江连日暴雨,百姓受灾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在赈灾的同时还要负担浙江部队的粮草,确实是有些困难了。

    这个时候,兵部便出面解决了问题。徐佳从南海舰队从安南运回的稻米中拨出一批,迅速转运到浙江去做军粮。

    本来都是上好的稻米,安南人也不敢糊弄大郑军人。

    但是偏偏就这么巧,运到杭州给士兵食用的稻米居然是发霉的。

    贾琏听了这个故事,总感觉有种莫名的熟悉感,虽不知道是在哪里听过,但是总感觉很了解这个剧情。

    “所以说浙江兵想要兵变。”贾琏忽然就问出了这么一句。

    秦烨愣了下,似乎没想到贾琏会这么直接,但是也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没错,兵变。

    但是幸好浙江兵中忠于朝廷的有不少,很快事情被发现,也已经弹压下去。”

    “但是现在您需要查一查,这霉变的军粮到底是怎么回事?”贾琏已经完全明白了。

    “没错,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心,怎么样,你有兴趣吗?”秦烨问的相当的直接。

    贾琏也是笑了:“先是科场舞弊案,如今又有了调换军粮的案子,看起来,浙江那边,很有几分意思啊。

    秦叔,如果我不接受,您打算怎么办?”

    秦烨也没打算制造什么悬念,很直接的回复:“那就简单了,依照军法,把事情交给检校也就是了。”

    “我明白了,好,我接受。”贾琏直接答应下来。

    做为全国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部,军机处对所有的武勋都是有调配权力的。贾琏也不例外。

    所以拿着军机处的命调令,贾琏可以毫无顾忌的南下。军方和朝廷是两套体系,军机处的安排,和朝堂不相干。

    拿过秦烨签署的命调令,贾琏刚刚想要离开,忽然就顿了下。

    不好,上了这个老狐狸的当了。贾琏忽然明白过来,他想要去杭州,是想去看看到底是谁想要对贾政动手。

    秦烨凑上来,贾琏本以为是个简单任务呢,没想到,又是一桩令人头疼的大案。

    “秦叔,怨不得你一定要和我见面说,就是为了摆我一道吗?”

    秦烨笑的见牙不见眼,笑着打趣贾琏说:“我也是没办法,你也知道,咱们军队的宪兵都是大老粗,让他们审问没问题,调查,那还是免开尊口。

    上万石粮食事小,但是隐藏在军中的奸细事大。我大军正在四出,征伐不臣之地,如果不能彻底平定,江南一乱,事情就不好交代了。”

    贾琏点了点头:“既然是这样,贾琏责无旁贷。后日一早,我就出发南下。”

    秦烨也是点了点头:“好,我会让军中的检校配合你,同时,京中的事情,我会给你解决好。

    你只要安心工作,尽快抓出内奸,稳住浙江局势即可。”

    贾琏没多说什么,只是建议:“最好是让浙江军从前线撤下来,一来防止军中不稳,另一面浙江也需要军队保护。”

    秦烨自然明白他的意思,浙江出了一个叛乱的士兵,那你整个浙江军队就需要整个重新排查。

    和秦烨谈妥,贾琏也不算再去刑部了。而是直接回家了。

    果然,荣国大门前,来旺已经是望眼欲穿。

    “二爷,你可回来了。老太太等在荣禧堂已经等了多半天,就等您回来呢。”

    贾琏看了来旺一眼,跳下马,大步走了进去。

    荣禧堂,王熙凤有些小心翼翼的看着有如一头发怒的母狮子的贾母有些担心,到目前为止,她还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老太太,到底怎么了?”陪着坐了半天的林黛玉终于忍不住了。

    贾母看了看林黛玉,再看看一脸幽怨的王熙凤,也知道自己的反应有点过激了。

    调整了一下心绪,贾母说:“刚刚南安王府老太妃来府上做客,对我讲了朝堂之上发生的事。

    有人要陷害政儿,想要置政儿于死地。”

    “什么!”王熙凤和林黛玉都了解贾政在贾母心中的地位。

    那简直就是老人家的白月光啊,,哪怕一无是处,老人家也会觉得她的老儿子很厉害。

    所以既然出了事,那肯定不是老儿子的责任。

    至于说来荣禧堂干什么,恐怕贾母也知道,能够救贾政的,也只有一个贾琏了。

    就是不知道,政儿那边到底是怎么回事?

    怎么好端端的,就弄出一场科场舞弊案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