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从今以后,我就是贾琏 > 第479章:还是说,你有什么不可对人言之处

第479章:还是说,你有什么不可对人言之处

    “红楼:从今以后,我就是贾琏”

    贾琏用他高超的谈判技巧,经过长时间的谈判,终于和威尔斯达成了意向性协议。至于具体问题,就要由威尔斯王储的随员以及英吉利驻大郑使馆成员同鸿胪寺少卿魏旭率领的大郑外交官团队进行磋商。

    贾琏做为大郑的九卿之一,现在已经不再在具体事务上浪费自己的精力,而是更多地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和施行。

    他这些日子在努力推动的,就是再次扩建大郑海军和派遣官方远洋舰队,出访西洋。

    没错,因为明朝没有出现,永乐大帝湮灭于历史。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同样没能出现,贾琏一直甚为遗憾。

    虽然从另一个方面说,周、郑两朝的海洋活动远远比历史上的明朝频繁,海洋力量的强大也超过明朝。但是郑和下西洋这样一个彪炳史册的壮举,贾琏怎么也不愿意让它就这么消失。

    当然,推动远洋航行,贾琏还有其他的考虑。经过几年准备,在西方造船工匠的帮助下,大郑的造船业技术进步很快,现在的大郑军舰,实际上已经有了远洋航行的能力,现在贾琏想要的,就是推动大郑海军走向远海。

    贾琏是想到过这件事可能阻力很大,但是他确实没想到阻力会是这样大。这一日的早朝上,就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

    “国虽大,好战必亡。这是圣人的话。我大郑虽然国富民强,但是国内的事情还没有捋顺,南方叛乱方平,西北战乱未息,这种时候怎能再擅起争端呢?”内阁大学士葛礼的声音让贾琏听得有些刺耳。

    一般的,像这种涉及到重要国务的讨论,都会放到紫宸殿的九卿会议进行,顶多再加上军机处的五位军机,而不会公然在早朝之上暴露九卿之间的矛盾。

    但是很显然,葛礼这一次已经顾不上忌讳了。紫宸殿无法达成一致,葛礼就直接捅到了早朝上。

    贾琏也是最近才查明葛礼的根底,葛礼来自浙江,家族本就是靠海洋贸易发家。曾经统治大郑海外贸易的商会,葛礼支持的大海商就占据重要位置。

    后来商会被取消了垄断权,但是因之与西夷的贸易更兴盛十倍,葛家本来没什么损失。

    但是葛礼贪心不足,竟然勾连倭寇,躲在远海,打劫往来商旅。不但是西夷人,便是大郑商人也不放过。

    倭奴自从上次被贾琏阴了一手之后,内战不断。如今更是有分裂的趋势。

    底层人想要活下去变得分外艰难,无数人饿死、累死或者死于战争。所以很多倭奴人开始走两种渠道出国挣命。女人成群结队的组织起来出国卖身,男人则去了海上成为倭寇。

    消息传到神京,不少道学先生痛骂贾琏和朝廷的对外政策,认为有伤天和。贾琏却是丝毫不为所动,公开说在他眼中,只有死了的倭奴人才是好的倭奴人。

    不管怎么样,海上活动的倭寇的数量是越来越多。他们自然不敢接近大郑沿海,否则,东海、南海两大海师几乎肯定会把他们抓起来挂在桅杆上晾干。

    但是在大郑远海,借助大郑海师不能远航的缺点,这帮人可是很令一些藩属国头痛的。贾琏在鸿胪寺,就曾经接到了不少藩属国的投诉。

    对于葛礼勾结倭寇的行为,贾琏深恶痛绝。但是考虑到朝局,最终贾琏暂时忍住了。没想到如今这个老匹夫自己跳了出来。

    御座上的隆正帝和下面的寒枫都是眉头紧皱,显然这两位大郑朝廷的核心都对葛礼不满了。做为天子和首辅,这种破坏制度的行为无疑是很危险的。

    贾琏本来没打算吱声,葛礼不守规矩他不能学,尤其是贾琏平日留给朝臣的印象本就是个不大守规矩的形象。

    但是也许是看到没人干涉有些飘了,葛礼居然点了贾琏的名字:“荣侯,本官说的就是你。你为什么擅自推动远洋航行,难道不知道劳师糜饷吗?”

    见到葛礼猖獗至斯,陈梦雷都忍不住了。这些年,随着贾琏在军中和朝中地位步步升高,陈梦雷已经开始越来越注意。不再轻易为贾琏说话,甚至有的时候还主动出头打压贾琏。

    毕竟,陈家两子掌握了六部之二,他自己虽然把礼部交了出去,但是稳居次辅之位,陈家的威势让寒枫都有些顾忌了。如果再和贾琏亲近有加,恐怕顾忌的就不只是寒枫了。

    但是这一次,陈梦雷觉得自己都有些忍不住了,这是在欺负贾琏没人护着吗?

    不过陈梦雷又看了看站在一边的林如海,却发现这位近几年和贾琏走的很近的大冢宰丝毫没有要说话的样子。仿佛就是站在一边看热闹。听到葛礼点了贾琏的名,甚至嘴角还露出了一丝颇为讥讽的笑意。

    听到葛礼点了自己的名,贾琏不怒反喜,这可是你自找的。

    贾琏还是保持着他一贯的作风,先是对着隆正帝一礼,然后才面对葛礼说道:“本不想在这种场合和葛相讨论这些,既然葛相一定要说,那就说说吧。”

    贾琏的话一下子把在御座上看热闹的隆正帝逗笑了,还是靠着多年养成的强大神经才勉强控制住自己。

    要知道,在大郑之所以设立内阁取代政事堂,不是简简单单的换了个名字。前朝时,凡是入政事堂者,皆加同平章事衔,号为宰相。在大郑,却是没有宰相这种称呼了。而且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内阁辅臣的权力,比之前朝的政事堂宰相,完全是两个维度。

    当然,时间过了近百年,大郑内阁的辅臣们,在外面一般也会被人称为相爷,但是在这光明殿中,可没人会这么称呼阁臣。无他,太过敏感而且讽刺意味十足。

    葛礼果然脸色铁青,他也没有想到贾琏的反击如此犀利。但是贾琏还没等葛礼说话就继续说:“我是一力推动海师远洋航行,但是那是为了促进中外交往,推动大郑传播国威。我不知道,怎么在你这就变成了劳师糜饷。

    还是说,你有什么不可对人言之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