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天启之招魂 > 1痴人解梦,贵客临门

1痴人解梦,贵客临门

    且从何处说起呢?

    话说上古之时,从华部落走出一青年羲,游遍山河,只历目同族惨淡经营苟且偷生,以神为名,传播神典,创立神祀而一统神权。而后大兴武道,以壮人族体魄,野蛮精神。又历炎农,姬轩辕二皇励精图治,正是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随后五帝时代,帝昊战生于洞穴之中的河洛,也是智慧不敌天命,而沦为附属之族。后有帝颛顼敌蛇冥,斩断了蛇冥赖以生存的建木之柱,而溃逃南疆大林,从此不问世事。帝喾继位,大兴筑船之术,剿灭与大海齐名的鲛人,一时间人族上下以鲛人皮为衣,甚为华美。帝重华斗与天空为伍的灵羽,弓箭之术逼迫灵羽迁徙十万大山之上,不敢落足于大地。禹帝呈胜四族之余威,开战勇武无双的夸父,号称站在大地之上便拥有了源源不绝力量的夸父,被三五成群的人族武者袭杀猎取,夸父不敌而逃亡北荒。

    自打千载之前天启之北有赵氏秦,奋六世之余烈,而一统北部山河。人族格局大致而悄然落定,北有大秦,南有大虞,西有大夏,而东为神祀。

    且说大秦帝国原为大周之臣,自打神祀牧首姬昌自立门户而落脚于天启之北,而秦之先祖也追随而至。大周皇朝本为三国之首,只可恶了那神祀之地,而孤立于世,北荒之中夸父一族野心勃勃之辈,竟是越过了狄人生存之北原,而直攻大周之地。

    本为异族征伐,该是兄弟齐心,却奈何神祀不闻不问,而大虞,大夏,狄,蛮,夷,戎也不敢轻易举兵,战争延绵数百年而不绝,直至大周灭亡,而人族兴兵伐敌。天启之北四分五裂,神祀之中先哲齐出,竟是搅出个天翻地覆,也闹腾出了一个大秦帝国。而原本的诸侯国也并未消亡,齐,楚,燕,魏得领一郡之地休养生息,武安君石蛮儿封境北王而镇守北境,抵御夸父入侵。

    大秦帝国三十六郡,故事便是从燕郡之地纠葛出了来龙去脉,虽说大秦封燕为燕国公,仍是严加看管,封林,吴,叶,于为四侯爵,严防燕郡一举一动,历经千载岁月,可谓物是人非,昔日种种,已成昨日黄花。

    话说这宣威三十三年春,却是寒意冻人,街头里外仍旧是棉袄裹身,行人头戴毡帽而压至眉眼,路上行走也是佝偻着脑袋,匆匆而过,竟是熟人见面也不相识。

    分外安静的只剩下街头席卷呼啸而过的寒风,肆无忌惮的冲击在街道之上,犹如鬼厉嚎叫,让人心生幽暗,阴霾,只留下骂咧咧的一句:“这贼老天,鬼天气,格老子命……”

    燕郡郡城原为魏之首都,今名幽州。过了这天启年本该是安静太平之地,没成想林家老太君竟是病倒在床,浑浑噩噩之中全是梦话,凑近了听也听不出老太君到底含糊说了啥,林府上下皆有传闻老太君怕是中了薏,时辰已到了。

    搜遍了这城内外的大夫圣手,也皆是摇头,全留着这么一句药石无医。

    林家没了法子,只能在城中张贴告示,求取名医,救那林家老太君一条性命。

    告示一贴也算是在幽州之中炸开了锅,一时间各路神医层出不穷,连同这幽州百姓也是看够了热闹,这神医哪里是路边随处就可以长出来的野草,无非都是一些欺世盗名之徒,妄图凭一个侥幸过关而谋求林家赏金,甚至登堂入室,成为这幽州权贵中的座上客,享那数不尽的荣华富贵。

    林家最初只能以其为救命稻草,别无他法又能奈何?可谁知那林家老太君被这番折腾后,这病却变本加厉,竟是要随着老安平侯而去了,林家只得痛下杀手,好让那等蝇营狗苟之辈知晓分寸。

    林家这头刚吊死了两个江湖神医,所谓的神医也销声匿迹,从此不理世人,只怕是复回深山老林之中求那长生不老之术去了罢。

    春入四月,人间芳菲尽,只瞧着每日用人参,何首吊命的林家老太君竟有了回光返照之意,林家众人早就熄了回生之术,暗地里准备着丧事之物,连同四家一体的于,吴,叶三家也开始准备着如何料理老太君的后事。

    可人间之事,便就是如此凑巧,四月中旬,有一路过幽州之地的相师竟是揭了那张贴在城墙之上的告示,当着在场众人诧异而狐疑的眼光,往着那林府就径直而去,竟是未走半点偏路。

    可谓是: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说道那相师将告示奉还给林府的仆人,仆人也不敢怠慢了,脑子里头想着这将死之际,还能有人揭下告示,怕是真有贵客登门,老太君福大命大也。仆人将来者之意陈达给了林府的管家,管家听闻欣喜过望,将这府上的规矩忘了个一干二净,冲进了老太君的庭院中,拉开了帘幕跪在地上就大呼:“夫人,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呀。”夫人正是那现安平侯林觉海之妻,本姓周。周氏一听,眉头紧锁呵斥道:“何喜之有?”眼神不忘在老太君身上转悠着,深怕自己惹出甚大不敬的罪过。

    管家是府上的老人了,原本是服侍林觉海的童子出身,后老安平侯去了之后,原本的老管家也告老还乡,他才接了这位置,出身低微之人哪有名可言,只有一姓为陈,后作为安平侯童子取了个名安生。陈安生哆嗦的将原由细细道来:“夫人,今早有一相师揭了那城墙根下的告示,如今正在府外候命,这岂非是大喜。老太君果真是福缘深厚之人,我这就速速将相师请来与老太君救命。”

    周氏一听也是大喜过望,但却挥了挥手示意道:“管家莫急,可有打听那相师名讳,从何而来?”管家道:“据说是姓周,托辞说从长安而来,路过此地去北境寻亲。”“竟还是本家人,快快请来,莫要耽误了时辰。”周氏听完有些着急忙慌道。

    二人皆未考虑这相师是否真有经天纬地之术,肉白骨,医死人之能。只怕是老太君真已经病入膏肓之中,两人权当死马当成活马医了,真要一命呜呼,只能是时也命也,便送那相师一同跟着老太君去了罢了。

    相师入了府中,眼珠子也并未敢随处溜达,只是低眉顺眼的跟着仆人走便是了,这府上的景色如何竟是全然不知,偏生是耽误了那等花开之春色,也白生了这对眼珠子。

    相师走进了院内,停滞在房外,扯开衣袍,跪地作揖道:“小人周寻龙求见老太君。”里头传来的正是周氏之声:“相师不必多礼老太君正在病中,如今神志不清,得多劳烦相师能救下这位慈悲之人。”话至一半,里头便有如泣如诉之声,听来可谓是于心不忍,也不由得赞叹周氏孝心。相师面容淡然处之:“无非是鬼魅作祟,小人只需灵丹一颗便可药到病除,杀尽妖邪之气,还老太君本来面目。”相师将一个妆点精致细腻的盒子托付于守在门外的婆子,便退回到了门外静静守候,镇定自若的神情一时间感染了众人,仿佛这一刻有了定心骨。

    婆子颤颤巍巍的捧着盒子送到了房内,周氏端详起此物,竟是神色惊异,如今精致剔透的盒子,这林家是没有的,只怕这燕郡之中也再也寻不到第二件,真要寻到相似之物只怕要在长安的皇宫之中搜寻一番。周氏原本五成的把握竟是因为一个盒子而生出必胜的决心。唉,莫道世人荒谬绝伦,不识那和氏之璧,人皆有爱美之心,买椟还珠方才是人之常态,能突破这层知见障者,亦非俗类,全是那史书之中的佼佼者也。

    周氏将盒子打开,小心翼翼的捧出药丸,坐在床沿边上,轻轻的将其送入了老太君的嘴中,又起了一杯温水,好让丸子滑溜的进去腹中。那药丸可真是灵丹妙药,不到一会儿的功夫,老太君面上的虚汗便无影无踪,连同那过分红润的脸庞竟有了一丝瓷白之色,周氏瞧着手指竟是抓入了床柱之中,想是欣喜不已,而失了分寸。又是一眯眼的时辰,微弱的鼻息已然平稳下来,一呼一吸之间有一道白气环绕,早已停下的梦话此刻又不间断的反复起来,仍旧是不知所谓,但正是魂归三元,命入玄窍,阎王送人出幽冥。(自己编的,瞎编不犯法吧。)

    周氏平缓了自己大惊大喜之后的心情,数月来周氏不解衣带的服侍着老太君,此刻却有了狼狈之色,面色更是青白一片,毫无血色,看着吓人的紧,怎可轻易见了外人,只得让陈管家带着周相师去了厢房先休息片刻,也托人将盒子还于了相师。自己先去梳妆打扮,好好洗一洗身上的晦涩之气,去了一身的尘埃。

    在外当值的林觉海听闻了府上来报的消息,可谓是喜上眉梢,兴奋的喊道:“赏,大赏,府中内外皆有赏钱,那相师更该好好的赏赐一番。”说完之后,又跪在地上冲着北方高呼道:“父亲,是您的在天之灵保佑了母亲么,送来了灵丹妙药,让孩儿多陪伴母亲一些时刻。”三跪九叩之礼行完,与同僚说了一声,便急不可耐的带着仆从赶回了家中。

    林家的正堂并不轻易待人,只因这周相师乃是老太君的救命恩人,特此而开设了正堂以表感谢之意,也表重视之情。

    林觉海坐在高堂之中,也不因相师出身如何,两人就此高谈阔论了一番,如此神医,如此灵药,林觉海哪敢轻慢了,谁又知后事如何,只怕还有劳烦道人之时。

    林觉海自是老谋深算之人,那会用相师这种描绘下九流的轻蔑之词,自是花花轿子抬人,以道人尊称之。等到那周氏梳洗完毕后,复而登场,因是消瘦之容,又遇上老太君这场大病不敢着那颜色鲜艳,只是穿了一身孝白,其间点缀了小花几朵,朱红首饰是一概未有,本应是单薄之色,却因这生的好面容而有了几分仙气,三十余岁的少妇人竟是让周相师闪烁了几回眼神。

    食色性也,虽是俗不可耐,也乃人之本性,孰能挣脱?

    周氏性情中人,一见恩人便是眼底湿润,擦抹着泪滴就要给周相师行大礼,周相师那肯收这等大礼,连忙起身托住了周氏:“夫人万万不能,小人可折寿不起,老太君乃是星神之后,阳寿未尽,阎王都不敢来拿命,无非是一群庸医昏庸无能才让老太君昏迷了数月之久,说是灵丹妙药无非只是一记引子,好让那黑白无常知晓了天道有常,懂得了尊卑之分。”

    周相师此言一出,那林觉海嘴角就微微扬起了,老太君乃是星神之后,可不就是在说他那战死于北境的父亲老安平侯已是登神位,日后更是福佑林家上下,鬼邪辟易。

    “即是父亲已成星神为何母亲却会大病一场,差点一命呜呼,可怜我们这些做晚辈的差点就与母亲阴阳两隔了。”周氏不解道。相师悲从中来,叹息道:“其中原由还是等那老太君醒来在与二位细细道来吧。”说完便老神在在的坐在了座位之上,夫妻二人相视一眼,竟是也看不透相师真假了,原本的尊崇又多了几分敬畏,好生招待着周相师。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