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天启之招魂 > 3伏黛音入府 林平之好学

3伏黛音入府 林平之好学

    说这幽州城中春短夏长,前几天还裹着棉袄,蜷缩在内,只恐寒意入体,平生亏了半副身家与那郎中治病,更别提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可想那周寻龙那颗药丸竟是何等的神异,竟让老太君不过三日便能下床,只不过听得那平遥郡来报,又失魂落魄间倒下了,又多养了半月才恢复了生机。

    如今已是七月上旬,太阳毒辣的很,路上的行人口干舌燥又闷热至极,恨不得指着那苍茫高阔的天空喊一句:贼老天,咋还不下雨,又是要格老子的命呦……

    而一架马车却顺着黄土地上气焰昂然的热浪,悄然无声得入了这幽州城中,马儿昂首挺胸的跨步在幽州城内的街道之上,路上行人遇见了只得退避三舍,看着那马车远去了,又狠狠地嗦了口痰:呸,马仗人势,人不如马,世道荒唐……

    马车之上的帘幕揭开,露出的小脑袋虎头虎脑的,编织着总角,神色奇异的打量着这幽州城内的景色风光,不过半刻似是乏了才闭上了帘幕对着一旁另一个小女孩说道:“姑娘,我瞧着这燕郡中的幽州城竟还不如咱们平遥郡的平遥城,真让人扫兴。”

    那姑娘正是伏成明之女伏黛音,葱白小手拍了拍那女子脑袋:“叫你多嘴,拍打你一下,好让你懂得点规矩,莫让人看了我伏家笑话。”

    被拍打的女子名为兰池,乃是伏黛雨贴身丫鬟,从小就跟在伏黛雨身旁,自是忘了森严规矩,这会儿吐着舌心,只得求饶。

    两个小女孩在马车之中闹腾不休,虽说伏黛雨父母身亡,可终究只是九岁孩童,一阵子伤心过了后,复又回归了小儿心性,懵懂天真,烂漫可爱。

    “表小姐,林府到了。”马车平稳的停住,说话之人是林平竹的仆从。话说自打平遥郡来人报信后,老太君有感于三女儿林觉英之死,甚是悲苦愁痛,想着那出生后还未有过一面之缘的外孙女又思念得紧。大儿子林觉海哪敢不随了老太君的意愿,连忙吩咐了自家的大儿子林平竹前去奔丧,拜祭垂吊。

    林平竹是林觉海与侍妾所生,按说论身份是不足以去垂吊姑父姑母二位先人,林家再怎么说也是大家大户,不说林觉海亲自前去,按理说林觉乔怎么也要去送一送妹妹,可惜谁曾想北境少君继位境北王,新王登基,燕郡又与北境相连,更别提北境一直都是林府的庇护者,若不是北境盖压群雄,以如今林府这三瓜两枣的早就让虎视眈眈之徒分食个干净了。

    林觉海和林觉乔二人岂能不亲自动身,毕竟新王登基是一回事,而老境北王却并未逝去,如今仍旧是天下人心目中的至高,神祀之中甚至破天荒的在禹帝之侧立下了老境北王的神像,三皇五帝又添一王,这是五千载史中未有之前例,也难怪鬼魅之人闹出一场五大势力之说,他们这些夹在大秦和北境之中的世家更是左右为难,但是如今正是识时务者为俊杰,林府怎可做墙头草左右摇摆。

    林平竹到了平遥郡后先是替林府祭拜了伏成明夫妇,而后又悄无声息的打听着伏家的变故。姑母本有一子,年少时曾回过林府见过几回,但是命有劫数,不知犯了哪路神仙,就这样去了。姑母林觉英自此事后一直郁郁寡欢,哪怕生下嫡女伏黛音后也未有好转,一直深居简出,连同伏家大小事务也全然不理,交给了伏家的几位姨娘相互扯后腿。这番变故后,为了伏家继承之事,这些个姨娘们更是撕破了脸,连脸皮都不要了。

    好歹林觉英生前贴身侍女姑萱一直照顾着遗孤伏黛音,自家这表妹倒是安然无恙。按理说伏成明夫妇变故之后,报信之人早就到了,可也是这帮天杀的姨娘们,为了将这伏家揽入自己怀中,竟是想方设法的遮掩,若不是姑萱婆子留了个心眼,嘱咐着自家男人去了幽州城报信,林府仍旧是不知实情。

    林平竹虽说是个晚辈,可身后有着林府背书,瞧着这伏家里外为了家业斗的鸡飞狗跳,便先报了信给幽州,后带着伏黛音等人先去幽州暂住数月,等到这伏家选出新家主,再去想后事如何,林府虽说鞭长莫及,干涉不了伏家的根本,但是要把如今失了爵位的伏家拿捏住不过轻而易举之事。

    伏黛音带着兰池,婆姨姑萱二人,从西南角入了府,复又有一辆轿子等在门口,四位壮实的汉子抬着轿子走了小半里路,又落轿,七八个婆子等着这位表小姐,伏黛音摆了摆手:“这幽州的轿子,我实在坐的心慌,还请婆子带路吧,黛音走两步替母亲最后瞧一眼故园。”伏黛音以孝道把持了话语,婆子也不好在去请,只能撤了轿子,一行人分为了两半走在前后头,从那深幽古道走到尽头,又上了廊桥,瞧了几眼水中跃动的鱼儿和远处盛开的莲花。最后经过廊道才至了外祖母的庭院前。

    姑萱是府上的老人了,扶着伏黛音的手,跟在婆子后头,是又七扭八歪的走了一程路,才到了祖母房外。

    “表小姐来了。”婆子喊道。那头听了话的丫鬟打起了帘拢,垂着脑袋将伏黛音送入了房中,见着进去了才瞧着背影心生羡艳,可真是个贵命人咧。

    伏黛音进了房,周氏便迎了上来,拉着伏黛音的手泪滴道:“可真是个苦命的娃,到了府上可莫要跟我们客气。”伏黛音瞧着这人年岁四十不到的样子,面容雍容大度,端庄肃穆,想着便是母亲跟自己提起的周舅母了,伏黛音行礼道:“见过舅母了。”“好孩子,一家人还客气什么,可真是不懂事,快去见老太君吧,等着你这外孙女可是望眼欲穿了。”周氏怜爱道,又是想起了自己那小姑子,竟是背过了身,狠狠地哭了几声,才跟着伏黛音去见了林家老太君。

    堂前坐着老妇人,伏黛音一眼便瞧见了,她跪拜在地道:“祖母,音儿给您请安了。”老太君走了下来扶起了伏黛音:“可累着了,到了家就莫行这等礼了,林府中没有这样的臭规矩。”伏黛音两眼汪汪道:“好叫祖母知道,母亲生前本就打算等我再年长几岁就让姑萱婆姨带我来林府认亲,母亲还说她是一个不孝女,未能侍奉在祖母膝下,常常心中愧疚不已,说是我见到祖母了可得替她好好的拜上一拜,母亲如今逝去了,我又岂能违背了母意,还请祖母莫要怪罪母亲一片赤诚之心。”

    老太君拉着伏黛音的手,两人一同坐在了堂上两眼通红道:“你和你母亲都有心了,怪我这做娘的没福分,只有这短短三十三年的母女缘。”伏黛音瞧着老太君,那发梢乌黑亮丽可紧贴之处却是鬓发如雪。伏黛音摸着那白发声音颤抖道:“祖母……?”“不打紧的,祖母老了,人老了,这头发也跟着老了。”老太君端详着外孙女道。

    那周氏却泣不成声道:“哪是老太君老了,分明是听了我那妹妹病亡后,硬生生的催人老出来的。”“可莫要在我孙女这里说些浑话,老婆子就是老了,只求能看着我孙女嫁人,我就心满意足,可以安心去见你母亲了。”老太君耍着小孩子脾气道。

    老太君摸着伏黛音的身体说道:“瘦了,我这孙女在那伏家可吃了苦头了,到了家里头可得好生养一养了,得是白白胖胖的才看得我舒坦。”

    周氏扑哧一笑:“养的白白胖胖了,可就没有好人家瞧上眼了,日后您着孙女可就要嫌弃您了。”“舅母这话不对了,没有了好人家,我就一直陪在祖母身旁,我不嫁人祖母可得好好陪着我,不能先去找我母亲了。”伏黛音讨趣道。

    “也是个牙尖嘴利的丫头,像我那英丫头啊。”老太君眼带柔情,温柔的打在了伏黛音身上的每个角落,竟是怎么也看不厌。

    “没学会母亲的乖巧懂事,我父亲说我生得像是那泥猴,只会撒泼打滚的。”伏黛音回道。

    “你啊……”老太君指着伏黛音的鼻尖笑道,祖孙二人分明是头回见,却是分外的热烈。原是这血脉之情竟是如此令人捉摸不透,那是这天涯海角就能隔绝的,只需一面便是四目相对,无语凝噎中。

    周氏瞧着也是喜极而泣,今日这眼泪不值钱也罢,索性流个痛快,把心中这点阴郁之气都给它发泄出来,日后便都是好日子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