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庆丰楼

    进了酒楼才发现里面的人不少,所幸还有一处空桌,店小二正忙得脚不沾地根本没空来招呼他们。

    看着这么多人,小蛮揉了揉肚子,提议道:“公子,这儿人太多了,不如我们换一家?”

    她就不明白了,自家姑娘不是喜静吗,为何每次入城都会选人多的酒楼或客栈?

    反正都是食素,在哪儿吃都一个味儿,又何必去人多的地儿等那么久呢?

    “我们就在这儿吃,你要饿了就吃点刚买的点心。”

    姜姝玥有些无奈,这丫头实在不是个聪明的,就连小诚都看出了她的目的,偏这丫头还一直以为她只是单纯来吃饭。

    见姜姝玥执意,小蛮不敢再说什么,连忙上前帮忙擦拭桌椅。

    过了好一会儿,店小二才走过来,额上还冒着微汗,一脸歉意地说道:“实在不好意思,让客官久等了,不知三位要吃点什么,我们酒楼的……”

    不等他介绍,小蛮就打断了他的话,“麻烦给我们上四个素菜,用素油不要荤油,外加四碗大米饭。”

    店小二神情一顿,脸上的笑容险些没绷住,有些不确定地问道:“几位确定只要素菜?我们家的酱香鸭可是京城一绝,三位不妨试试?”

    哪有人上酒楼只吃素的,而且还不让放荤油,看这三人也不像出家人啊!

    “不用了。”随即一顿,补了一句,“再多添一碗米饭。”

    到底是见过世面的,店小二很快就回过神,笑着道:“请客官稍等,菜和饭马上就送来。”

    在等上菜的时候,姜姝玥竖起耳朵开始听周围的聊天,经过这些日子的训练,她的听力明显提高了,能在嘈杂的环境中找出自己想听的谈话。

    像酒楼、茶楼这些地方就是收集消息的最佳场所,所以这一路她都在打探消息,只可惜有用的消息太少,不像京城这种地方,权贵云集,得到的消息也更有用。

    很快她就从旁边的谈话中听到了姜府的消息。

    “今儿早我路过姜府,只见他家大门紧闭,门口挂着白灯笼,以前门庭若市,如今却冷冷清清,虽说这姜家二爷位居侍郎之位,但到底是不如以前显赫了。”

    “你那不是废话,以前他家一门三杰,如今只有这姜二爷,纵然升为丞相也不比以前了。”

    “李兄慎言。”有人出言提醒道。

    虽说左相之位还空着,但也不是他们能妄议谁能坐上去。

    李姓男子自知失言,连忙倒了一杯酒,“我自罚一杯。”说完便一饮而尽。

    “依我说啊,这姜家还是深得圣宠的,官家念他们流放遭了罪,特许他们在姜府守孝,这怕是百年之内的头一遭。”

    其余两人也点点头,显然认同他这说法。

    “不过我听说这姜家的规矩甚严,除了采买的小厮,旁人一概不能出入府。”

    “若是旁人不能出入,那府中有人生病可怎么办?”一人好奇地问道,总不能因守规矩连人命都不顾了吧!

    “赵兄,你这就孤陋寡闻了吧,像姜家这样的官宦之家怎会没有府医,又何须像普通人一般出门寻大夫?”

    听到这儿姜姝玥不由一阵担忧,若是流放之前府里确实有府医,且医术还不错,可如今怕是根本没时间寻府医了。

    不过她倒是记得祖母身边有个善医的婆子,也不知人还在不在?

    她二叔一家自是不必担心,毕竟她二婶可是建安侯府的嫡次女,自有办法,加之又有祖母的偏护。

    令她挂心的只有母亲他们,妹妹姝桐在流放途中就险些丧命,也不知身子养好没?

    父亲还在时,祖母就不待见母亲,就连弟弟承煜她也不稀罕,何况此时父亲已不在了,还不知母亲他们过得怎样?

    她恨不得立即入府,看看他们是否安好。

    旁边的谈话还在继续,“说起姜家,这就不得不提起建安侯府和柳府了,虽说现在的建安侯府不复当年,子嗣也没有特别出众的,但好歹也是侯门世家。

    至于这柳家,且不说身为国子监祭酒的柳老大人,虽说官阶不高,但人家桃李满天下,深得读书人敬重。如今柳大人也被调回京都,成了礼部郎中,听说开年的春闱便是由他负责,其中恩宠自是不必多说……”

    姜姝玥拿着的筷子突然掉在地上,眼中满是惊愕,舅舅竟成了春闱的主考官?

    在她那个梦里只知舅舅卷入了舞弊案,并不知他竟是主考官,如此一来他承担的责任也会更大,难怪连外祖父都受到了牵连。

    按照惯例主考官不是礼部尚书就是礼部侍郎,何时轮到小小郎中了,而且还是新晋郎中?

    若要说这里面没有阴谋那是绝不可能的,只是到底是谁想害外祖父一家呢?

    ……

    另一边,齐臻回到了康王府,此时王府也挂上了几盏红灯笼,倒是添了几分喜庆,只是府里安安静静的,依旧那么冷清。

    府里的管家和下人见到他都一脸恭敬地行着礼,恭敬且疏离。

    这样的场景齐臻早已习惯,倒也不怎么在意了,他照例地询问了一句,“王爷和王妃可曾回府。”

    “回郡王殿下,王爷和王妃仍在别院,不曾回府。”

    齐臻微微颔首,随即朝他住的听雨轩走去。

    相比王府其它地方的冷清,听雨轩却显得格外热闹。

    齐臻身边的李嬷嬷正指挥着丫鬟小厮打扫院子,自从得知小主子快回府了,她就让人开始打扫,虽然早已打扫得干干净净了,但她仍觉得不够,于是又让人重新拾掇。

    等齐臻的身影出现在院门口时,李嬷嬷丢下手中的东西,急忙上前行礼,“奴婢见过郡王殿下。”

    齐臻连忙将人扶起,“嬷嬷不必多礼。”

    也让其他行礼的下人起了身。

    “殿下,您可算是回来了,您看起来比上次又瘦了不少。”随即瞪向韩青和闫武,“你俩是如何照顾殿下的?”

    韩青和闫武顿时满脸苦涩,嬷嬷就是偏心,难道没发现他俩也瘦了吗?

    这几个月他们一直在赶路,在吃食方面,碍于姜姑娘在守孝期,他们也是跟着食素,这能不瘦吗?

    齐臻眉宇微展,难得替他俩说了一句,“嬷嬷,不怪他们。”

    “殿下,您就是脾气太好,总是纵着他俩了,以至于让他俩没大没小的……”李嬷嬷说到这儿,眼睛却突然红了,这么好的殿下怎么就不得王妃喜欢呢?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