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朱权,开局入天牢! > 第8章:最佳防守即是进攻。

第8章:最佳防守即是进攻。

    上课上课!

    然而,心思已经完全不在课堂上了。

    不论讲台上的老师怎样激情讲授。

    观察长孙,再望向十二皇子朱柏,还有那个总是空缺的座位。

    又一次宫廷纷争,远离也许更好。

    这是大部分皇子的看法。

    今天上书房里的事件,肯定会随着那些伴读一起传出宫外,到达所有大臣的耳朵里。

    作为事件中心的朱允炆,还沉浸在之前的愤怒情绪中未能自拔。

    他闭上眼睛,强制自己那急速跳动的心平静下来。

    对于今天的发展,他早有预感,只是没料到事情会如此迅速且顺畅地发展。

    也没预见到,这波纷争竟然会波及到自己。

    他没预计到皇叔朱柏的反应如此强烈。

    如果今天的事泄露出去,对他有没有不良影响?

    不可以,回去后得首先向母亲请教。

    顺便询问一下,那个极其讨厌的朱权,是否真的再也不能掀起任何波澜。

    回想起始终冷静的母亲,知道无论发生什么,都有母亲的支撑。

    他的心跳渐渐平静下来。睁开眼睛,注视着老师,反复思考自己刚才的想法。

    “行了!明白你们现在心不在焉,我也不多说了。现在,可以走了!”

    听到这声命令,朱允炆迅速站起,急速朝东宫方向走去。

    其他人也紧随其后。

    步伐匆匆,对于今天朝堂上的事件,他们仅有一知半解,更深层的原因仍然需要探明。

    东宫与上书房的距离很近。

    不用走上十五分钟,朱允炆便返回东宫。

    事实上,东宫不仅与上书房近。

    它也靠近朱元璋的养心殿,以及举行朝会的奉天殿。

    太子的宫殿,正位于皇宫的核心地带。

    “见过殿下!”随着卫兵的问候声,朱允炆迈入东宫大门。

    一踏入东宫,他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焦虑,加快脚步,几乎要跑起来。

    穿越第二扇门,经过主厅。

    没有停下脚步,直接向母亲的内院快速前进。

    “怎么这么急,有什么事?”

    背后传来一声柔和的问询,让朱允炆不禁一惊。

    “父王!参见父王!”

    是那位平时沉默寡言,在内院常见的太子朱标。

    当下,太子身上流露出深深的疲倦感。

    “嗯,若无急务,就陪我散散步吧!”

    朱标面对儿子,总是用“我”来自称,致力于营造一个像普通百姓那样简朴的父子关系。

    “当然,父王!”

    朱允炆刚好露出一个听话的微笑。

    他走在父亲旁边,分享着今天课上学的新知识和最近写的文章。

    “父皇,孙子兵法中说到:要先确保自己处于不可被胜的状态,然后等待敌人的可胜之机。这段话让我产生了困惑,希望父亲能够指点迷津。”

    “噢,讲讲你的想法吧!”

    “孙武意在表达,首先要让自己达到不可被战胜的境界,随后寻找敌人的弱点进行攻击。

    然而,如何实现自身的不可战胜?若敌方亦采取同样策略,如何是好?”

    朱允炆抑制了自己对朝政动态的迫切好奇,首先抛出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实际上,他对于这一问题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考,但仍旧决定向父亲求教。

    考虑到父亲十一年的治理经验,其政治智慧是自己难以匹敌的。

    他理解为不可胜在于防御,但俗语云:“最佳防守即是进攻。”

    若双方陷入僵局,应主动出击,寻找敌方破绽,从而达到既保持自身安全又使敌方难以胜过的战略平衡。

    两人走入一座亭子。

    外头的雪花飘洒不止,短暂的暴露便足以湿透衣衫,亭内却显得温暖许多。

    “在秦国统一六国的历史里,你了解王翦是怎样战胜楚国的吗?”

    朱标摇晃着衣摆,抖去身上粘附的雪花,随意提问。

    他是最早得知上书房事件的。

    他对这位长子极为重视,并且倾注心力培育。

    “绝对!王翦接受重任于秦国危难之际,关键时刻助秦灭楚,堪称国家栋梁之才!若大明有更多此类良臣,父皇与皇祖父便无需频频忧虑北境蒙古的威胁。”

    朱允炆此言发自肺腑,相信任何杰出的君主之下,必有群贤毕至,辅佐国政。

    同时,君臣间必须相互信任,信托者用之,疑者弃之。

    就如秦王将整个国家的力量托付给王翦,结果彻底洗刷了之前的羞辱,完成了统一六国的伟业!

    一旦他继位,他坚信自己也将开辟一番非秦始皇所能比拟的辉煌。

    在这一刻,充满雄心壮志的他尚未意识到,在历史记载中,他所剩不多的岁月里。

    他真的按自己的意志,实现了心中的抱负。

    然而结果,难以用简单的言辞概括!

    “秦王询问王翦,攻占楚国需要多少士兵?王翦回应:六十万。”

    朱标坐下后,示意朱允炆也坐下,继续说道。

    “从他的答案可以看出,王翦已经详细规划了如何击败楚国。

    果不其然,在李信遭遇重大失败后,王翦率六十万大军一举攻下楚国,而楚国当时只有二十万军力。

    面对如此悬殊的对比,秦军还是用了三年时间才取胜!为什么全力以赴,还需要这么长时间?

    当你能理解这个问题时,就会知道在双方都很强大时应该如何行动。”

    朱标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选择通过这个例子促使儿子思考,虽然他可以给出提示,但最终的领悟需要儿子自己来实现。

    他的儿子聪明伶俐,一直都没有让他失望。

    “是,父王!我会就这个主题写一篇文章,请您到时候给予指导。”

    朱允炆站起来,行了一个礼,脸上满是收获的表情。

    朱标满意地点了点头,拿起桌上的热酒轻轻品尝。

    “你听说了今天早晨发生的事情吗?”

    放下茶杯,朱标以充满关怀的眼神望向他。

    到了这一刻!朱允炆内心紧张,小心翼翼地回应。

    “是!父王!但我真的想知道,为什么这次皇爷爷的处罚如此严厉?”

    他再次低头鞠躬,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自己的疑惑。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