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朱权,开局入天牢! > 第19章:那我就放心了!但是...

第19章:那我就放心了!但是...

    在反复自我安抚之下,朱棣终于抵达了他的目的地。

    那位黑衣和尚似乎具备预知未来之能,早已在大堂中等候,桌上还放着刚泡好的新茶,及两只茶杯。

    “王爷,敬请就坐。来,品尝一下贫僧泡制的新茶吧。”

    黑衣僧人边倒茶边轻声说道。

    不知为何,原本整路上紧绷的心跳,到了这里反而恢复了平稳。

    朱棣轻声感谢,然后坐下来慢慢品茶。

    随着三杯茶的细细品尝,他整个人渐渐平静了下来。

    “不知王爷深夜光临,有何贵干?”

    此刻,黑衣和尚方才发言。

    “冒昧于深夜打扰大师休憩,本王深表羞愧。然而,今天京城里的一件事令我心绪不宁,恳请大师赐教解疑。”

    朱棣语带谦卑,随手递上了今天收到的信函。

    黑衣和尚阅读完毕之后。

    “先生,认为北平还安全吗?我是否需要负荆请罪?”

    朱棣把心底那个最大的问题说了出来。

    他最担心的是,如果父王知道了十七弟的叛逆行为,自己是否也会陷入风险之中?

    “殿下!这万万不可!”

    黑衣和尚面露反对之色,迅速旋转手中的念珠,接着说道。

    “我虽住在偏僻小巷,也听闻了十七皇子天赋异禀的传言,从这点来看,恐怕世人早已察觉到他的非凡之处?”

    “嗯,这事儿确实不简单,可能是因为人们对神秘事物的好奇,或者是有人故意宣扬,十七弟的异相早已不是秘密了!”

    朱棣思考了一会儿,肯定地说道。

    “那王爷究竟做了什么错事,需要亲自去京城道歉呢?!”

    黑衣和尚继续质疑。

    “这…这…”

    朱棣无言以对。

    心中早有叛逆之意,你这和尚正是活生生的证据。

    回想起初次见面,你这位看似普通的中年和尚,却开口就说:“贫僧这有顶白帽要送给王爷!”

    把他吓了一大跳!

    至于他何时萌生争夺权位的念头。

    这一切都是自从你出现之后开始的!

    “王爷您自己也讲不清楚吧,在北平建立防御,指导民众农耕,抵挡外敌侵扰,这九年里,始终勤勉不懈。

    与皇上的其他子儿相比,您没大兴土木,未曾霸占百姓,也不残忍好战。

    您不仅避免了这些过失,反而英勇应战,屡屡击退敌军的突袭,展现了您的治国能力,使得北平府超过半数的荒地得到了开发。

    您提拔贤能之士,那些在北平府表现出色的官员,大部分都是您举荐。

    您还关怀疾苦,照顾年迈,赢得了北平百姓的深厚爱戴!

    这样一位燕王,怎会有罪?

    难道也要被弹劾谋反吗?

    是因为认为皇上年老容易欺吗?

    一个接一个地打压他的儿子?

    或许是认为大明国势太过安稳,想要解除北方燕王的职位,然后安置一个不够成熟的年轻皇子来抵御凶猛的蒙古军?”

    这番话,既涉及个人能力,也触及了政局变动。

    将时下的民心与政治形势阐述得一清二楚。

    让朱棣心安理得!

    黑衣僧人,姚广孝,真不愧是我所看重,尊称为先生,真是才华横溢!

    “听先生的话,本王不只是没危险,反倒更加安全了?”

    朱棣的心终于定下来,不再有任何忧虑。

    此刻,不过是寻常的闲聊而已。

    “当然!皇上十分看重家庭情感,对十七皇子的这番待遇已经让他心痛无比,如果有人再去针对他的其他孩子...那这简直是太不把开国皇帝看在眼里了。”

    姚广孝三角形的眼睛里,闪烁着锐利的光芒。

    在烛光的照耀下,映照在他那略带圆润的脸上,反而衬托得他有种金刚活佛的气质。

    “那本王就放心了!但是...”

    朱棣在慢慢旋转着手里的茶杯。

    一想到自己没有风险,他又想到了那位不幸的弟弟。

    回想起马皇后的葬礼,那时候朱权只有5岁,还必须穿着孝服跪在灵堂前。

    按照礼仪规定,年满十五的皇子要遵守完整的仪式。

    就是在皇后停灵期间,从头到尾陪伴,连续三天三夜不得安睡。

    就连当时22岁的他,也感觉有些承受不起。

    然而,那个只有五岁的小家伙,竟然和几位成年的皇子一样,完成了整个守灵。

    仅仅五岁!

    能连续三天不睡觉不休息,这种精神和毅力,他前所未见!

    而且,此后也未曾听闻他有过何病痛,足以证明十七弟的体魄非常健康。

    凭借他多年的人生观察,具备这种坚毅不屈精神的人,定能成为群英之首,即便不至此,亦必在某领域有显著成就。

    若再添上一副坚不可摧的体质,不论是投身军旅还是政界,他都定会成为杰出之人。

    此外,身体的强健为他铺就长久的生命和更高的成就之路。

    然而,不幸的是,他的十七弟正拥有这两种特质。

    在那个时候,他还未曾考虑过这些。

    只是感叹天生异象确实非同一般。

    如今回想起那时仅五岁的他,心里充满了无尽的赞叹。

    至今,已长至十二岁的他,定是何等的英俊出众。

    竟使得京城中的众多大臣感到不安,对这位刚满十二岁的皇子采取行动。

    此刻,他突然非常渴望再见一次那个仅见过一面的十七弟。

    “但是苦了可怜的十七弟啊!正值青春年华,本应是累积成就的时期,却被囚禁在宗人府里!据说,他还是宗人府设立以来,第一个被关押的皇族成员!”

    朱棣面露感慨,深深叹息。

    这样的人才,竟被束缚于狭小的空间,无法像雄鹰那样翱翔,或如鲲鹏般展翅高飞。

    真是人生一大遗憾啊!

    “权力之池有其限,十七皇子降生时,其中的份额早已被分割一空。若他企图浮出水面,那些掌控者又岂会容许!”

    姚广孝目光呆滞,似乎在沉思自己的处境。

    这话是指十七皇子朱权,还是说的他自己呢?

    回想他初出茅庐之时,恰逢天下大乱,英雄辈出。

    原本期望展现雄图伟业,辅助一名英主开创盛世。

    然而四处寻觅,才意识到,自己参与已是时机晚矣!

    那时张士诚、陈友谅于他目中,均非真命天子。

    只有朱元璋,身蕴龙威,注定要统一天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