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科幻灵异 > 大衢稽刑司 > 第四十七章 新立军功

第四十七章 新立军功

    从威字营回来,顾子枫和红杏儿直接前往军营大帐,帐内萧三少和张凯君早已等候多时,就连叶无名也离开军营,回来大帐。顾子枫问道:

    “火字营那边了解的如何?”

    萧三少一脸嫌弃道:

    “那火字营统领常烈火果然不是带兵的材料,说是训练,完全就是做做样子而已,这些年西州边境无战事,火字营的兵士带出去都不知道还能不能打仗。”

    顾子枫早就料到如此,笑笑道:

    “萧兄自小便随萧将军常去军营,和萧将军相比,常烈火肯定是相差甚远。常烈火其人是由于每战必身先士卒,悍不畏死,身上军功甚多才得以提拔,勇猛之人未必是将帅之才。”

    叶无名在火字营也有两日,此时却有不同见解。

    “顾兄此言差矣,据叶某在火字营观察,或许在领兵方面常烈火的确差强人意,但他为人耿直豪爽,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火字营的弟兄们身上都有一股豪气,如若真拉出去一较高下,我料想未必会输给威字营。”

    顾子枫看了看叶无名,这叶兄才去火字营两日便似乎和火字营的弟兄们打成一片,完全不似曾言轻一味想逃离兵营,或许真如叶兄所言,所谓统兵可能不光是要苛求练兵布阵,有时将帅是否能把一众弟兄团结在一起才更为重要。想到此处,便笑着对叶无名道:

    “叶兄,这才两日,你倒是和火字营感情不错,那我今天倒真要见识见识两位副统领有多大本事。”

    几人略微在帐内等了片刻,胡茂达便来到帐内,除了蝶衣姑娘未曾相随,宁王和常、季两位副统领都一同随行。此地身处西州,虽然此次兵患之事是由顾子枫主导,但胡茂达毕竟是西州军职最高,自然坐在主位,左右旁席则是宁王和顾子枫,两位副统领坐在宁王一侧,张凯君等人则坐在顾子枫这边一侧。

    胡茂达也不拐弯抹角,直接说道:

    “此次兵患之事无非军营中有士兵懈怠,偶有几个逃兵,本来在本将看来无甚大事,但既然衢国下派参机院和稽刑司两部前来调查,大家就竭力配合便是。”

    张凯君此次西州之行被胡茂达阻挠,心中本就多有不满,此时听胡茂达言下之意是衢国多管闲事,更是火上浇油,冷哼道:

    “胡老将军还真是心比体宽,九州无战事又不是一朝一夕,如今都已十年之久,此时才出现兵患岂是平常小事,顾长空在尧州重现,西州是防御东州之兵的屏障,难保此次兵患不是有人在背后恶意鼓动。”

    顾子枫对张凯君使了使眼色,此时不宜将局面弄得过僵,笑道:

    “张副指挥使心系西州民生安定,一时心急,胡老将军切勿见怪。其实此次兵患之事,顾某倒有一计,还请胡老将军和宁王参详一二。”

    胡茂达被张凯君当众呵斥,转头默不作声。宁王见气氛尴尬,立马回道:

    “顾掌印既然有计,想必定是良策。”

    顾子枫也不再卖关子,起身直言道:

    “此次兵患无论是否背后有人鼓动,我们首要应该稳定军心,兵士苦恼粮饷过少,又无军功可立,我们大可重立军功之制。”

    说到这里,胡茂达倒是来了兴趣,其实作为西州统领,他怎会不在乎军营之事,西州之兵有十万之众,九州一统之后,衢国命九州军士缩减一半,可西州五万之兵要养活也不容易。西州王缩减军营兵饷,他虽身为两朝元老,无军功无战事也不好上奏要饷,如今顾子枫说可以重立军功之制,当即问道:

    “重立军功,如何立法?”

    如今胡茂达开口,顾子枫知道自己计划已能成一半,于是细细解释:

    “宁王驻守北州多年,北州荒蛮天下皆知,九州一统后,九州子民可随意往来,北州有大量难民离境,西州是九州最为富庶之地,胡将军久在边关可能不知,如今西州有多少北州难民涌入。”

    胡茂达回头看向宁王,宁王点头道:

    “十年来,本王一直命人在丰州与北州之间挖渠引水,虽有些成效但相较其他州郡还是相去甚远,北州子民要去他地另谋出路也在情理之中,西州在九州正中,故而逃难来西州的人也是最多。”

    胡茂达听宁王解释算是了解如今西州难民之事,但还是想不通此事与兵患之事有何关联。

    “这难民多又如何,安置难民该当各县官府处理,难不成我还要再把难民收到军营中来以填补逃兵人数?”

    顾子枫笑笑道:

    “非也,难民之事当然该由各县府衙处理,但这难民一多,自然有些不走正途,离乡背井,本就无任何积蓄,为了生存,有一些便上山为寇,我在来的路上问过府衙中人,据说如今西州周边贼寇猖獗,府衙人手已然不够,胡将军手握五万精兵,可助府衙一臂之力。”

    胡茂达这才听出一些门道,大笑道:

    “原来顾掌印的意思是,让我派兵剿匪,以此论军功?”

    顾子枫点头道:

    “不错,胡将军常年镇守边关,理所当然认为兵者,乃战场杀敌之勇士也,但如今天下太平,就应该放下沙场回归于民,日夜训练加强军力固然好,但能够做些利民之事岂不更有用处。”

    胡茂达低头沉思片刻,顾子枫所言的确在理,空守边关,就算日夜强加训练,无仗可打,无城可攻,士兵久而久之也会懈怠,不如走出铁壁,清剿贼寇做些功绩,到时再向西州王索要军饷也有理有据。心中计议已定,起身对右侧两位副统领问道:

    “季、常二位副统领对此事如何看?”

    季振威从一开始落座听顾子枫说起难民之事就皱眉不已,此时听胡茂达询问自己,立马起身道:

    “季某只知战场杀敌,不懂如何剿匪,让我威字营弟兄去干府衙衙差的活计,恕季某不能从命!”

    身旁的常烈火态度却恰恰相反,哈哈笑道:

    “我说季兄此言差矣,整日空守铁壁,就算练排兵布阵,没有对手不也是纸上谈兵,我老常就喜欢真刀真枪练功夫,不过季兄不愿去剿匪,就让我老常去,我火字营弟兄这几年可是在这军营憋坏了,打仗嘛,无论敌方强弱,我老常都愿意去会上一会。”

    胡茂达知道季振威祖上几代名将,是有些扔不掉的傲骨,也不多与他争论,至于如今剿匪论军功,只需常烈火带着火字营的弟兄前去先试探一下,到时立功行赏,季振威自会明白分寸,倒是如今顾子枫让自己另眼相看,来军营不过两日便摸透西州情形,不仅解决兵患之困,还顺带帮助府衙减轻贼寇之围,果然有些斤两。

    胡茂达起身对顾子枫抱拳道:

    “顾掌印多才多智,倒是胡某有些守旧了,昨日有些怠慢还望顾掌印不要介怀。”

    顾子枫起身回礼道:

    “胡老将军言重了,这计策其实也并非顾某的主意,而是多亏宁王教导。”

    众人看向宁王,宁王却一脸意外地看向顾子枫。

    “本王何时教过你此计?”

    顾子枫对着宁王一躬身,笑道:

    “宁王十年前率兵统领北州,北州子民当时几乎已经出走大半,留在北州的不过一些孱弱孤寡,十年间宁王挖渠引水,试种粮田,所用之人难道不是随身带过去的兵士吗?”

    宁王看着顾子枫,含笑点点头道:

    “不愧敢号称天下第一,用我的逼不得已,变今天你的游刃有余!”

    众人皆随宁王哈哈一笑,宁王当年是无人可用才逼不得已以兵为农,如今顾子枫反而利用宁王此举解兵患之困的确高招。只剩下常烈火一人还挠着后脑勺说道:

    “什么逼不得已游刃有余的?你们能说一些我听得懂的话不?到底怎么样了?我明天是不是可以带兵去剿匪了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