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重华归 > 第二七一章 欲加之罪

第二七一章 欲加之罪

    “容月实在不知太后所说‘动辄害人性命’究竟是何意,还请太后明示”,我低垂着头,诚惶诚恐的问。太后冷哼了一声:“不知?你一句不知便能掩盖一切?哀家身为太后,就是要替皇帝统领后/宫,如今出了这样的事,爱家无论如何也不会轻易放过!既然你不见棺材不落泪,那好,哀家今日就让你好好感受一下,什么叫做悔不当初!来人!给哀家抬上来!”

    我保持着跪地的姿势不变,身边有个太监应了声是,紧接着,便听见身后一阵错杂的脚步声,我转过脸一看,本该好好躺在春暖阁的怡贵人的尸体,正躺在我脚边,她嘴角已干的血迹还未被擦去,青白的面色凄厉骇人。

    太后今次果然是做足了准备,前脚刚让鸿雁将我带来,后脚便命人抬来了怡贵人的尸体,要是到现在我还不知太后所说的“害人性命”是指什么,那我就是真的傻了。只盼小遥跑得快,在这些太监赶去抬走怡贵人之前便已离开了春暖阁,不然,我就真的必死无疑了。

    “怎么样,容月郡主,现在还需要哀家提醒你,你做过什么吗?”声音中满是傲慢和得意,太后慢悠悠的问,皇后自然不甘默默坐着,也开口道:“是啊容月郡主,当着本宫和太后的面,你还是莫要打那歪主意,乖乖认罪罢,也免得受那些无端的皮肉之苦。”

    我心里一凉!太后和皇后竟然打算对我用刑!虽然早知后/宫之中常有主子私自施刑于下人,没想到竟到了如此无所顾忌的地步,怎么办,若是太后真的对我用刑,难不成我真的要屈打成招?我虽然不是所谓身骄肉贵之人,但的确受不住那严刑拷打。突然想起曾经岚萱命人对克扣她月例的广储司太监处了“梳洗之刑”。那血肉模糊的想象如今尤令我浑身发冷。

    “容月,你借由郡主之身份接近并毒害怡贵人,使之死于非命。这罪你认是不认?”太后突然猛地拍了一下扶手,声音冷厉,俨然一副逼供的架势。我终于抬起头来。直视着太后,声音轻柔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坚定:“回太后。容月并未犯下此罪,何来认罪一说?害人性命总是有其理由和目的,容月和怡贵人远日无怨近日无愁,既无利益牵连,又无情感纠葛,何必要冒着搭上自己性命的风险害她呢?还望太后三思。”

    太后从牙缝里挤出冷冷的一声“嘁”,像只吐着信子的毒蛇一样粘腻腻凉飕飕地说:“果然生得一张巧嘴!哀家今日就不信了!在哀家的翀郁宫里。你能将死的说成活的,将黑的说成白的!”太后显然是欲杀我而后快,摆明了栽赃于我,连辩驳的机会都不给我。

    我却不愿放弃,依旧用平和的声线道:“太后,不是容月狡辩,实在是此事内有蹊跷。太后请想想,若是容月真的想谋害于怡贵人,又何必在众目睽睽之下堂而皇之地登门前去,在怡贵人的春暖阁里害她呢?这样做。根本就是把自己推上绝路,容月不会傻到这般田地。”我说这些,并不是希望借此便真能说动太后,继而脱罪。而是在争取时间,从太后对我动手的那一刻起,我就明白了,皇帝一定会救我。

    皇后突然笑了:“容月郡主终于真情流露,说出了实情啊。放眼后/宫,谁人不知你容月郡主才思敏捷,生了颗七窍玲珑心,若是给了旁人,定时回顾及到退路,寻一处隐蔽之处害人,但你容月郡主却偏偏是反其道而行之,正好借此给自己脱罪,毕竟谁也不会认为,你会傻到在别人的地界上动土。”

    “再者……”皇后顿了顿,看向被鸿雁一同带回的小春,“有认证证明,是你害死怡贵人,由不得你辩驳!小春,你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小春果然也是太后身边的人,我的心又是一沉,只听小春跪在地上怯生生地道:“回皇后娘娘的话,今日容月郡主气势汹汹地来了春暖阁,二话不说便往正厅里面冲,怡贵人向来和气好说话,自是没有计较什么,将容月郡主请进了厅里。容月郡主顺势便将奴婢关在厅外,不许奴婢入内服侍,过了没多久,房中传来争吵声,怡贵人欲唤奴婢进去,却被容月郡主阻拦。再后来……房中不时有杯碟打碎的声音传来,奴婢不敢进去,只得守在门外,直到……知道容月郡主唤奴婢进屋,奴婢这才发现,贵人已经气绝身亡,满身血迹,容月郡主却是面不改色,毫无异状。”

    小春一说完,皇后得意的挑了挑眉,笑说:“怎么样,容月郡主,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有何话说?”

    我张了张嘴还欲再辩,却见太后一挥袖,冷冷打断道:“不必再说了,来人!容月郡主谋害怡贵人性命在前,狡辩脱罪在后,齐心实在可诛!现人证物证俱在,还不快快将这毒妇擒住,杖毙!立刻执行!”

    我只觉得天如同垮塌下一般,压得我反应不得,怔怔间,已有两个孔武的嬷嬷分别紧紧扣住我的胳膊,欲将我拖下去,我闭了闭眼,脑中最先闪过的是容成聿的脸——对不起,我失约了。却听见突然自门外传来熟悉的声音:“且慢!”就着被两个嬷嬷架住的姿势,我费力的偏头一看,只见皇帝穿着蟒纹黄袍阔步走来,身后跟着小跑的小遥和福公公。

    或许……还有希望。

    “儿臣给母后请安”,“奴婢/奴才拜见太后,拜见皇后娘娘”,皇帝站着向太后躬了躬身以示行礼,小遥和福公公则是跪下请安。将视线转向太后那处,只见她面色骤冷,却仍是皮笑肉不笑地道:“这是什么风,把皇帝给吹来了!皇帝国事繁忙,今天怎么有空来哀家的翀郁宫了?玉璃,还不去迎一迎皇帝?”说着,她看向稳稳坐在那里的皇后,使了个眼色。

    皇后立刻起身走向皇帝,笑着道:“皇上怕是走得太快了些,额际出了这样多的汗,来,让臣妾为皇上擦擦”,说着,便自袖间取出一块漂亮的帕子,向皇帝的额头伸去。皇帝却是一抬手挡住了皇后的动作,语气冷冷清清:“不必劳烦皇后,皇后还是回去坐吧,孤今天来只是有几句话要说,说完了便走。”

    被皇帝当众拒绝,皇后面子有些挂不住,讪讪收回手,委屈的回头望了太后一眼,见她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便只好凄凉的回身坐了回去。太后不再理皇后,而是客气地问皇帝:“不知皇帝今日前来,是要说几句什么话?哀家洗耳恭听。”

    皇帝在我身边站定,低头看了一眼怡贵人的尸身,语气平淡地道:“孤知道母后一向秉公处事,将孤的后宫治理得妥妥帖帖,是以,有些事,孤还未来得及告诉母后,想来母后便已急着处置了,为免有所差池,儿臣特意赶来,将实施说清楚,免得……错怪了好人。”说着,皇帝的目光扫向了我,然后又立刻转开。

    “哦?皇帝这是何意?哀家怎么不大听得明白?”太后语气平平地问,但显然已经有些动怒。皇帝毫不躲避太后的目光,目光灼灼地望向她,答:“母后此番实在是错怪了容月,她此去春暖阁,取怡贵人性命,皆是……出自孤的授意。”

    没有想到皇帝会这么说,我不由的抬头望着他,却见他一脸的认真,仿佛真的确有其事一般。“皇帝,你……说什么!”太后不可置信的看着皇帝,完全失去了镇定,身体向前倾着,指套在椅子的扶手上划出了长长的印子。

    “儿臣说,今日之事,皆是儿臣的意愿,容月不过是依皇命行事。至于孤取怡贵人性命的缘由……她身为贵人,却不知检点,与春暖阁外的一名侍卫私通,被孤得知,如何能饶她性命!只不过,一日夫妻百日恩,总算是孤的贵人,孤不想让她死得太过难看,便让容月替孤做了这件事,没想到,却因此而连累了容月被母后怪罪。幸亏儿臣及时赶到,不然,倒是儿臣亏欠于容月了。”皇帝悠悠道。

    太后瞥了皇后一眼,示意她说句话,但皇后方才已经在皇帝那里碰了一鼻子灰,自然不肯再去冒死触皇帝的霉头,于是,太后不甘心地自己开了口:“若事情真是如皇帝说的那般,为何从一开始,容月不早早将事实真相告之于哀家?难不成,连她自己都不知道事实的真相?”

    皇帝像是早已料到太后会如何发难,不慌不忙地应道:“母后,并非容月刻意隐瞒,只因孤事先严令她,无论如何不得将此事向任何人透露分毫,毕竟这是事关皇家体面的大事,不得儿戏。容月正是有此顾虑,才未能向母后据实以告,还望母后体谅。”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