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普州太后许黄玉 > 第四章 无名庄慧娘失踪

第四章 无名庄慧娘失踪

    赵匡、杨奉带着四个侍女前去迎接公孙慧娘。

    在路上,赵匡急切地问起公孙慧娘现在的情况。

    杨奉笑道:“赵大哥放心好了,我已经将她安置在一个极为隐蔽的地方。那是一个无名小村庄,距离朝阳洞三十里左右。它相当偏僻,不当道路,外人很难发现。村中的那个姥姥又十分喜欢小公主。如果有了什么事情,她也一定会替我们好好地掩护小公主的!”

    赵匡放下心来,又问起杨奉与自己分别以后的情况。

    杨奉道:“你们走了后,皇上让我们立即出发,务必与你共同保护小公主。我们正要出门,王硕已经带领着汉军接管了皇宫,我们就只得继续潜伏下来。再后来,武威将军刘尚命令王硕和周泰分别搜寻你和小公主,王硕便要我们同了他一起出来。”

    赵匡奇怪地问:“汉家朝廷的西南地区现在是刘尚在管理?”

    杨奉道:“吴汉在成都‘屠城三日’的行为震撼了朝野上下,更加激怒了西南地区的人们。刘秀害怕西南地区发生新的变故,急忙将吴汉调走,另用武威将军刘尚管理着西南一带。刘尚为人没有吴汉那么残暴,所以西南地区才逐渐稳定了下来。”

    赵匡问:“王硕又怎么当上了汉家朝廷宣慰使呢?他是因为刘尚喜欢他吗?”

    杨奉道:“那倒不是。刘尚与绝大多数汉军将士一样,也讨厌王硕卖主求荣的行径,最初根本不大理睬他。可是后来刘秀指示刘尚,要重用几个公孙述的降臣,促进西南地区稳定,王硕才因此当上了汉家朝廷宣慰使。”

    赵匡又问:“你们什么时候从成都出来的?”

    杨奉道:“王硕当上宣慰使以后我们就出来了。先在成都附近搜寻了几年,最近才来到普慈寨境内的。”

    赵匡又有些奇怪地问:“我们刚刚来到普慈寨,你们怎么就发现了我们呢?”

    杨奉道:“这大概是机緣碰巧吧。前天,陈谦无意中发现了你们的行踪。他一个人又不敢下手,就用飞鸽传书的方法报告了王硕。王硕就让陈谦设法引诱你们过来。再后来的事情,你就已经全部知道了。”

    赵匡笑道:“前天晚上,幸亏你放了一把大火,又趁乱救走了公孙慧娘。否则我自身难保,又怎么可能保护得了公孙慧娘呢?只是朝阳洞乃是普慈寨人们祭祀大禹王的地方,现在被你一把大火给烧了,却是对大禹王不恭不敬呢!”

    杨奉笑了笑,道:“我也是被迫出此下策的!改日我们若是得了势,也可以重塑大禹王金身嘛!”

    赵匡又道:“公孙慧娘有你这样好的救星,我可是一点也不知道。你有这样好的功夫,我也一点不清楚。”

    杨奉只好道:“不瞒赵大哥说,我本来就是夜郎国一个将军。当年,多吉兆姆嫁过来时,我们的国王心疼他侄女,就派我扮作厨师,进入蜀国皇宫,以便危难时保护多吉兆姆。”

    赵匡这才明白了过来,又道:“如此说起来,两个婆婆、四个侍女也都是奉命而来的?”杨奉笑道:“这是自然,而且她们除了服从多吉兆姆的命令外,还必须听从小弟的指挥,所以我才敢发令杀死陈谦。”

    赵匡没想到小小夜郎国君臣竟有如此周密的行事计划,于是疑惑地问:“你们会武功的事情,公孙述是否知道呢?”

    杨奉说:“他以前并不知道我们也会武功。你们走了后,多吉兆姆告诉了他,他开初一定要我们负责保护皇妃逃跑,可是皇妃说什么也不肯自己逃走,决心与他一起,以死殉国。后来,皇上毕竟心疼小公主,于是就让我们赶来帮助你。”

    赵匡忽然问:“公孙述既有如此好的姻亲,为什么自己夫妻不逃入夜郎国中?”

    杨奉苦笑道:“我也如此劝过他,皇上却坚决不肯答应。他说:‘我以蜀国之大,尚且不能与刘秀抗衡,夜郎国不过弹丸之地,我如果藏身其间,迟早会被东汉朝廷发觉,徒然将战火烧到那里而已,还要祸及夜郎国中百姓!我公孙述当初起义,也是为了保护蜀地百姓,并非为了争夺天下,如今既然已经死路一条,又何必还去祸害夜郎国中百姓呢!’他竟是如此想法!”

    赵匡立即赞叹地道:“公孙述能够如此思考问题,倒也不失英雄豪杰本色!只是多吉兆姆完全可以自己逃回国去嘛。”

    杨奉道:“当初我们也这样劝过她,可是皇妃坚决不肯,她说:‘既然皇上死了,我一个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不如以死殉夫。’这倒是向你们汉人学来的贞节观念。”

    赵匡听了,顿时对多吉兆姆也生出了一番敬意。他原来以为:蛮夷之人不懂得忠孝节义,如今看起来,多吉兆姆也不失为一个情深义重的女人!可见天下之人,无论属于哪个民族,只要他接受了汉族的伦理道德教化,一样的也可以变得高尚起来。

    说话间,他们来到了距离朝阳洞三十多里左右的一个小地方。杨奉指着前面的一个小山坡说:“你们看,小公主就藏身在那个山坡下面的小村子里!”

    众人听了,尽皆欢喜不已。可是他们走近村子一看,不由得尽皆目瞪口呆:原来村中房屋已经被大火烧得干干净净的,四下里又看不见一个人影。

    杨奉失声尖叫道:“糟糕,这是怎么一回事情呢?昨天可不是这番模样!”

    昨天晚上,月光皎洁,万籁俱寂。杨奉背着公孙慧娘离开朝阳洞。在路上,公孙慧娘一直默不作声。这几年,她跟随着赵匡东躲西藏,对于遭遇危难已经习以为常。眼前出现的这个年轻男子,她依稀还有一点印象,但一时间却又想不起来他究竟是谁,是敌还是友,也不知道跟着他究竟是祸是福,因此只好保持沉默。

    杨奉见了,轻声问道:“小公主,你是否还有一些害怕?”

    公孙慧娘却道:“叔叔,您不应该再叫我公主了。蜀国已经不存在,我的公主身份也就没有了。你叫我公孙慧娘就是。”

    杨奉不由得心中一动:“好个聪明伶俐的孩子,知道父皇的江山不在了,自己的公主身份也应当随之改变。”于是道:“对,今后我只叫你公孙慧娘!”

    公孙慧娘想了一想,又道:“不!你今后还只能叫我慧娘,公孙这个姓氏却休要提起!”杨奉开初一楞,马上就明白了:“名字去掉了姓氏,还可以掩饰自己的出身,这对于逃难中的公孙慧娘自然十分重要。可见她毕竟出身高贵,自幼便十分聪明。”

    为了解开公孙慧娘心中的疑惑,杨奉道:“惠娘,你不要害怕。我叫杨奉,是奉了你父皇和母妃的命令,专门前来保护你的!”

    公孙慧娘听他这么一说,心中踏实了一些。是啊,虽然已经天翻地覆,但父皇和母妃还是会继续派人前来保护自己的。但她又担心地问道:“叔叔,我们今后去往哪里呢?”

    杨奉道:“我们只能前往夜郎国,投奔你的叔外祖父。他可是夜郎国的国王呢。”

    公孙慧娘平时听母妃说过这件事,因此对杨奉更加相信无疑,但她还是担心地问道:“从这里前去夜郎国,恐怕不止于上千里路程吧?我们又怎么知道其中的路径呢?”

    杨奉道:“慧娘放心好了,叔叔便是夜郎国中之人。”

    公孙慧娘大喜过望地问:“怎么,杨叔叔便是夜郎国中人?”

    杨奉索性道:“对,我本来便是一个夜郎国中的将军,名字叫做多吉兆奴。”

    公孙慧娘重重地念了一遍“多吉”两个字,忽然“哇”地一声痛哭起来。

    杨奉诧异地问道:“惠娘,你又怎么了?”

    公孙慧娘哭泣道:“以前母妃告诉过我,多吉就是我外祖父家族的姓氏。这么说起来,你就是我外祖父家族之人,可以与我母妃姐弟相称,我也可以叫你舅舅了?”

    杨奉坦然承认道:“不错!舅舅正是奉了夜郎国王的命令,前来保护你和你母妃的。”

    公孙慧娘完全放下心来,依偎在杨奉的背上笑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公孙慧娘忽然想起了赵匡,不由得着急地道:“舅舅,你一定要设法救救我的义父赵匡!”

    杨奉却犹豫不决地道:“王硕手下的人手不少,我却只有孤身一人,又不能带着你前去救赵匡,也不能放下你不管,这倒是叫我有些左右为难。”

    公孙慧娘哭道:“我的父母已经死了,义父就是我现人唯一的亲人。倘若救不出赵匡,我也不用前往夜郎国去了!”

    杨奉想了想道:“慧娘,你不要这么着急!我也可以将你寄托在一个百姓人家,等我救出了赵匡以后再过来接你。”

    公孙慧娘转悲为喜地道:“对呀!我们赶紧去找一个百姓人家吧!”

    此时天色黎明,他们正好来到一个无名小村庄前面。这个小村庄四面皆是山坡,房屋完全掩蔽在一片树竹中。整个村庄只有十来间茅屋,周边以竹蓠相围。中间一道竹门。不到眼前,很难让人发现。杨奉觉得这是一个藏身的好地方,便牵着公孙慧娘上前喊叫起来。

    一个四十多岁的健妇首先出来打开了院门。

    多吉兆奴上前问候道:“婶婶,早晨好!”

    那个健妇尚未答言,从屋子里又走出了一位五十来岁的姥姥。杨奉似乎觉得她有些面熟,却又怎么也想不起在哪里见过她。

    姥姥也是一楞,随后也是有些诧异地问道:“这么大清早的,你们有什么事情过来找我们?”

    杨奉只得恭恭敬敬地向她作了一个揖,然后道:“姥姥,我的兄长疯癫迷失,嫂子又已经过世,我不得不带着侄女四处寻觅兄长。如今我侄女实在走不动了,想求您们替我照看她几天。”

    姥姥仔细地看过公孙慧娘,忽然目光一闪地道:“这么乖巧的一个小女孩,实在也让人喜爱!这样子吧,就让这个小女孩做我的外孙女儿,我就好替你照看她。不要说三天五天,就是十天半个月,我也会好好地照顾她的!”

    杨奉高兴地答应了,这才离开。

    现在公孙慧娘神秘地失了踪,杨奉不甘心地去灰烬中拨弄,也没有发现死尸和骸骨。

    赵匡镇静地道:“大家不要慌张。没有死尸骸骨,这就证明慧娘他们没有遇害。只是他们遭遇了什么?如今到哪里去了?我们看一看村庄周围的情形再说!”

    可是他们仔仔细细地在村子周围查勘了一遍,却没有发现过任何打斗的痕迹。又在附近的道路上寻觅了一番,仍然找不出一点儿蛛丝马迹。

    赵匡不由得问:“会不会是王硕另外派人掳走了他们?”

    杨奉肯定地道:“这绝对不可能!王硕虽然奉命捉拿你和小公主,但武威将军府并不完全信任他。他的手下也只有陈谦和十个士兵可以指挥,并且前天晚上以来,我们一直都与他们在一起。”

    赵匡又问:“会不会是周泰发现和抓捕了公孙慧娘呢?”

    杨奉道:“这个也不大可能吧?周泰应该还在成都的。”

    几个人议论纷纷,却是始终无法得出一个结论。

    杨奉于是道:“赵大哥,当初多吉惠安国王给我们的任务,乃是保护多吉兆姆,沟通蜀国消息。如今蜀国已亡,多吉兆姆也已经死去,我们应该回国去报告这里所发生的一切。不知赵大哥欲往何处?”

    赵匡道:“公孙慧娘在这里失的踪,我当在这普慈寨中继续寻觅她。”

    杨奉道:“我如今想了起来,我们夜郎国中有个武林名宿,她本是多吉兆姆的奶娘,后来却去了滇国的苍山洱海之间修练功夫,人称苍山姥姥。只是我出道较晚,没有与她老人家见过面。这个无名小村庄中的姥姥,莫非就是她老人家?倘若是她,她必定将公孙慧娘接去了苍山洱海之间抚养。大哥不如与我们先到夜郎国中,然后前去苍山洱海看一看。如何?”

    赵匡思忖后道:“若是苍山姥姥接了去,或者将公孙慧娘安置在夜郎国中,我自然可以完全放心的。但这只是一种推测。倘若不是这样的话,公孙慧娘仍然流落在普慈寨境内,她只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而且举目无亲,若是被坏人拐卖了,或者终日里四方乞讨求食,我这心中又怎么过意得去?不如你们先回夜郎国去办理公事。夜郎国距离苍山洱海不远,你们也可以派人前去苍山姥姥那里看一看。若是公孙慧娘果然在她那里,或者不在她那里,尽快捎个实信给我。”

    杨奉道:“也好,只是兄弟我必须回到夜郎国,禀报多吉兆姆遇难的事情。在普慈寨寻找公孙慧娘的事情,就只好拜托赵大哥了。不管找到还是没找到,还望赵大哥或者赵大哥与公孙慧娘一起,都能够早早地前来夜郎国。夜郎国毕竟是慧娘的外祖父家园。”

    赵匡也答应了下来。

    杨奉于是也送了赵匡一百两银票,然后率领着四个侍女离开。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