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拒绝

    苏嘉似乎很能把握住杨筠的心理。

    两人恢复了联系,但确是断断续续的,苏嘉偶尔会发一些身边的事情,分享给杨筠,然后又消失了,等一段时间又给她发信息。

    这就是一个非常煎熬的过程,杨筠不喜欢这种时有时无的联系。可每次苏嘉的消息,她又忍不住的回复了,给了苏嘉把握住她的机会。

    后果就是很难受,她一点都不快乐,反而是数不尽的担忧。

    心里始终想着,他不会过几天又说不联系了吧,他会不会又出什么幺蛾子,他是不是搞着玩。

    但是她忍不住,她心怀希望。

    刚开始的断断续续,逐渐演化到每天都会联系,恢复到了之前的状态。

    两个经常聊天,会产生一种类似恋爱的错觉,特别是女生。

    每天都在聊一些无关紧要的话,但是又分享了情绪,观点,怎能不上头。除非从最开始的时候就想好,不能动心。

    网络上总是有教女生口软心硬,对一个人不要太放在心上,也不要太过于喜欢对方。喜欢更多的一方总是吃亏的,不管是男女。

    但是这又是一个悖论,相互之间怎么能没感觉呢。不真心对别人,别人会真心对待自己吗?

    道理都懂,该学不会还是学不会。

    杨筠感觉自己又陷入进去了,或者说,她其实从来都没有死心过。以前不联系不过是苏嘉强制不跟她联系而已。

    就她内心来说,她还是想继续的。这样一来,很明显的,主动权全在苏嘉处。

    而苏嘉为什么会又来找杨筠呢,也很显然,不过是江柔觉得两人性格不合适。

    苏嘉的性格强势,喜欢输出观点,难免会带有一点强迫别人。他认为好的东西,就会不停的将自己的观点灌输给江柔,也不管对江柔来说合不合适。

    每个人都是自由的,都有自己的想法,同时也不喜欢别人把想法强加到自己身上。那是一种被约束,被限制的感觉,就会带来反抗与心理的不适。

    年后两人回到学校,刚开始还相处得比较愉快。苏嘉虽说有些直男,但还是挺关心江柔,两人时常相约一起在周边玩耍。

    刚开始相处时,显露的都是优点,展现的都是完美的一面。逐渐加深接触后,性格难免会暴露。

    相约一起看电影,在选片时,苏嘉对江柔的提议,“这个电影我在网上看过评价和评分,不高,剧情不太好。我推荐另一部电影,评分好评更多,你觉得呢?”

    这话一说出,就是我不看好你说的那部电影,这部更好,看这个吧的意思。

    而女生呢,其实就是想对方将就自己一点。

    江柔给苏嘉分享她的新买的物件,“这个东西用处不大,买了有点浪费。你完全可以选择更好的,比如这个和这个。”

    他会发送备选的给江柔。

    即使明白苏嘉的好心,但从来只有否定,是很打击一个人的。分享是想给另外一个人分享开心,让对方接受赞扬,而不是打击。

    多几次了,江柔也不爱跟苏嘉分享。她在分享中,没有得到她想要的回应。

    不主动聊天,回复信息非常慢,苏嘉也发现了问题。

    他向来是直接的,也就直接问了江柔原因。

    “抱歉,我觉得你这个人太过于强势,根本不会为对方考虑。在我们出现意见分歧时,你更多的是考虑自己的想法,根本没有考虑过我,并且,还想把你的想法强加给我。我考虑再三,我们确实不太合适。”

    “我爸爸妈妈那边,我会说清楚的。”

    江柔的话重重地锤在苏嘉的心上,没有人跟他提出过他性格的问题。

    他也从未想到过,自己的性格竟然会让对方如此不喜。会想到跟杨筠的相处过程,他竟觉得没有任何问题。

    那是当然了,杨筠这种软和,不坚定的性格,加上又是苏嘉做主,他当然不会觉得有任何问题。

    同时,杨筠即使有些不舒服,她又不是能当面提出来的人,稍微有点委屈,都忍了。

    在这样的相处中,苏嘉当然是舒适的,所以也从未想过自己的性格过于强势。

    江柔在觉得不合适后,果断撤退,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何必在一些不可能的人身上,浪费时间。

    苏嘉在联系中,一直很想问杨筠关于他性格的问题。可刚恢复联系的两人,还处于相互试探的阶段,他又不好直接问出口。

    杨筠的煎熬与难受,苏嘉注定是感觉不到的。他只感觉到,杨筠对他没以往的热情。

    两人见面时的愉快相处,游玩时的融洽仿佛又回到了苏嘉的脑海中。他开始一点点回想杨筠跟他的相处片段。

    是快乐的。

    杨筠确是不敢表现太过于积极主动,她隐隐对苏嘉有一种不信任感。这个感觉又太过于细微,她暂时还没能回味过来。

    就这样吧,反正又见不着面,杨筠看着苏嘉的信息,自嘲的想到,谁让她放不下呢。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