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诸葛凉的悲催人生 > 第十六章 悲伤可逆

第十六章 悲伤可逆

    一想到自己的悲惨草药就是难过伤心啊!

    但生活得想办法。

    那么第一步就是想办法赚到第一桶金,现在的葛亮一无所有,是真的一无所有。

    带过来的背包被砍成了布条,衣服更是被丛林间的刮得不成样子了。身上除了这百来斤肉是自己的,全部都是司马徽的。

    最惨的是衣服也被扒了,每次想起来都是有些咬牙切齿!

    在穿越之前葛亮也是想过自己要是有一天,也他娘的穿越了咋办?

    还特意了解了一番穿越的必背技能:酿酒99%造纸术99%印刷术99%流水线90%火药90%诗词90%玻璃70%瓷器70%桌椅板凳100%。

    这些都不是关键了,虽然现在的葛亮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是好像都不是太了解,都是一知半解的状态。嘴上能够头头是道扒了。

    谁能想到突然有一天自己就穿越呢?当时看的时候就是一知半解的,多了一段时间后,好了,早知道就不会有买药的如此吃香了。

    而且还是买不到的后悔药。

    现在好了,看着葛亮写在地上的字,葛亮是一阵的望洋兴叹,只有诗词上有几首备用的,还有就是桌椅板凳能够用一下,瞬间感到悲伤逆流成河啊,啊,啊!

    对了,诗词他娘好像也是不太吃香的,这个时候好像还不太流行,七言五绝是后来形成,还不是主流。

    像诸葛亮见到刘备时的“大梦谁先觉,平生葛亮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这还是诸葛亮睡醒时,呢喃说的话,这算不算诗词呢?

    也就是说后世有名的诗词肯定是会让葛亮出名的,但不一定是现在,就像是那个田园诗人陶渊明,也是在后面在出名的,可是想一想陶渊明过得什么日子,葛亮顿时摇了摇头。

    再看看当时的流行文学,例如曹操的《短歌行》、曹子建的《洛神赋》,然后呢?没有了,葛亮这里说的是能够赚钱的或者名望。

    毕竟现在名望就代表了地位,而地位的下一步就是优渥的生活了。

    最后及其失望的葛亮回到了书房,接着读书,至少得把眼前把握住。

    还别说,看着这书房的书,其实没有多少文字,但架不住体积大呀。像是什么《史记》、《汉书》、《春秋大篆》还都有,只是在篆书的加持下变得有些晦涩难懂,这个时候就体现出了老师的重要性了。

    读着又不知道自己思绪又飞到了哪里,其实想一想现在的环境条件还是不错的,现在跟着司马徽住。只需要在司马徽身体还是健康的状态下,自己找到了能够营生的方法就是了,实在不行老子就去当个教书匠。

    别说什么要尽孝之类的,在古代轮不到葛亮这样的学生尽孝,历史上就没有记载司马徽死了诸葛亮跑到当时属于曹魏地盘的襄阳,给老师上坟之类的。

    反正葛亮是不会走老诸葛的路的,天下大势对咱可是没有关系的。咱可是民主自由的好好青年,说不定提前统一了,就不会有了五胡时代呢?

    所谓:

    天下风云出亮辈,一入江湖催岁月,皇图霸业做梦中,不胜人生一场睡。

    提剑跨骑挥鬼雨,白骨如山鸟惊飞。尘事如潮人如水,只叹苟苟几人会。

    葛亮都不由感叹自己的伟大,一瞬间好像已经超过历史上的某人了。

    好吧,只是感慨一下,自己并没有东方的绝世武功。

    没有过久,司马徽也是很庞德公在屋子里边言谈甚欢,非常的享受交流的感觉,这是葛亮没有的,或许在才是隐居的必背素质,这说明了葛亮还是有很多的要学习。

    还好自己在现代不是那种没有手机电脑无法生活的状态,不然这还不死去活来的。

    时间随着上午来到了下午,葛亮则是转着来到了山脚的农户家的田边,这最近的一家农户一共有八个人。老父母加上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和大儿子娶的媳妇,小儿子就是前面葛亮看见的第一个活人,小胖墩啊。

    同时山上葛亮们吃的饭就是这家送的,这其中除了教小胖墩读书外,还将自己买的牛给了这家人养着,用牛没有收钱。

    其实这是跟着司马徽从颍川带过来的,原本是司马徽的家仆,姓马,叫马许。所以马许种的地也是司马徽的,司马徽的家人是没有在这边的,都在邓县的县城中,只是司马徽喜欢自然的味道。

    这是一家木质的小院,外面用竹条编制的篱笆,里边则是三间相连的竹屋,形成了“口”没有了下面的一横,那里处进出口的大门。

    每次送饭上山的多是小胖墩马信,还有就是老马家的老大,马纪。当然,老马家的闺女马巧儿也是送过的,只是葛亮没有看见罢了,所以现在趁着司马徽在和庞德公聊天,葛亮就来看一看怎么回事。

    沿着小路来到屋子的旁边,往篱笆里看去,没人。

    只有几只鸡,还是老母鸡,其中一只还带着自己的七八只小鸡仔在晃荡呢。

    葛亮打开了外面篱笆的门,走进屋前的空地,清晰的看见所有的房间的门都是紧闭的。看了确实没有在家,衣服还挂在以竹竿搭起的晾衣杆上,下面还在滴着水,说明了刚才还是有人在的。

    葛亮不由暗暗想着,难道葛亮的人品太差了,躲着自己,不应该呀?

    摇了摇头,走出了篱笆院子,关上了栏杆,这好像也是非法强闯民宅吧,但没有人不算,不对,葛亮并没有进去,不想了。

    顺着小路向前,穿过田间向着回走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小女孩,大概十三四岁左右啊,小巧的脸庞,配合着的五贯都感觉精致小巧,手里端了一个木盆,反正葛亮感觉她是有些吃力的。

    头发只是简单的束来脑后,由于这个时期的女子一般比较早熟,有小家碧玉、情窦初开、桃花朵朵的感觉。

    古乐府《碧玉歌》有“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之句。

    这位马巧儿专心的走路,并没有看见葛亮在前面,走到了葛亮的近前才发现葛亮。

    葛亮除了现在的头发有些杀马特外,其实面相还是非常不错的,毕竟葛亮可是能成为老诸葛的人。

    葛亮是一直看着小娘从远处走过来,发现小娘也是看到自己,被发现了,有些尴尬。

    作揖行礼,两手要从额头位置下移至胸口,弓腰成45度,说:“见过马小娘。”

    葛亮的动作顿时就把这个小姑娘吓了微微的一跳,被别人行礼还是第一次,一时间也是不知道怎么办?

    愣是过了半分钟的时间,还是男人脸皮厚一点,葛亮说:“可是马巧儿?”

    马巧儿反应过来说道:“正是巧儿,见过先生。”葛亮看着她眼神是非常恭谨的,转开了视线,由于双手端着木盆,只是微微俯身,表示见礼了。

    虽然不知道这小妮子心里想到什么,葛亮几乎敢肯定,葛亮现在的造型一定是让其吃惊愣神的原因。

    马巧儿听到自己的大兄说过山上的家主新收了个奇特的弟子,想来就是这个人了吧,心里想着。

    葛亮问道:“那巧儿可是回家?”好吧,某无耻的人已经直接开始叫别人的名字了。

    马巧儿回道:“正是呢。”

    接着葛亮就随着马巧儿想着她家走去,葛亮问:“洗衣?”

    巧儿:“嗯,到小溪里捣衣还来。对了公子是家主收的弟子吗?”

    葛亮,葛亮想着“家主”这个词语,应该说的是司马徽。

    于是葛亮点了点头,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吧,虽然没有什么所谓的拜师礼节,至少葛亮是这样认为的。

    巧儿又是打眼看了看葛亮,“巧儿听大兄说公子很是奇特,现在见了,果然没有骗巧儿。”

    葛亮看着巧儿的果然如此,不由想到马纪没有骗你好像并不是重点好不好?

    葛亮问:“马伯父大概什么时候回来?”

    巧儿想了想,“阿爹,公子先生有事找?”

    “就是问一问,没有什么大事。”葛亮顿了一下,干嘛问这个呢?

    巧儿:“阿爹他们应该天色变晚后,才能回来呢!”

    葛亮感觉公子这样的叫法有点不符合自己身份:“对了,巧儿叫先生吧?”

    巧儿:“阿爹说过,读过书的人便可称呼先生。巧儿日后便称呼先生了!对了,还没有请教先生的姓名呢?”

    问到了名字,葛亮不由咳嗽了两声,显得郑重了一些,“老夫复姓诸葛,单名亮,字孔明是也!”

    “咯~咯~咯~咯~!先生可别作怪了!”

    看来葛亮还属于一般人的范畴。

    葛亮看了看远处的太阳,大概是下午三点左右,未时和申时的交替。这就是说,到晚上还有三四个小时的时间,巧儿的父母才会回来。

    嗯,做些什么呢?

    葛亮问:“意思就是只有巧儿一个人在家咯?”

    巧儿还没有听出话中的异样,回道:“不是的,一会儿小弟信就会回来。”

    葛亮:“就是经常放牛的小胖墩,还别说,这小子长得很是可爱呢。”

    巧儿:“可爱?虎头虎脑的,笨的要死,家主教的书,巧儿在旁边听得都背了下来。”

    葛亮看着有些恨恨口气的巧儿,难道这就是姐姐的关爱。

    葛亮:“不然,这是大智若愚的智晖。”

    巧儿摇了摇头,表示听懂。

    好吧,其实葛亮也不太懂,纯粹就是胡扯的。

    但是并不妨碍在这样的情况下用。

    “简单来说,马信是有大智慧的人,现在没有显示出来而已,还像是这样的吧?”

    巧儿微叹:“要真是这样就好了?”

    葛亮听到这里,在想到自己的名字啊,浩然之意顿时就上来了,捋了捋身上的衣服,假装手上有一把羽毛扇子,“某乃诸葛村夫是也。”

    估计能够笑掉大牙!

    突然马巧儿不由惊呼一声,“啊!你?”

    葛亮没有看懂什么意思啊?“巧儿怎么了?”

    马巧儿立马收敛了脸上的情绪,笑了笑,“没事,就是惊于先生的头发!”

    靠!现在才注意到的吗?

    实际的情况是马巧儿想起了自己两年前的一桩交易,其中就有诸葛亮的名字。适才想起来了所以在吃惊的,头发只是一个借口罢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