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蚊香

    葛亮问:“那邓马头觉得这匹马如何呢?”

    邓马头用手摸了摸马头说:“只能算是一般军马,不过在南方已经够用了。”

    “南方这块地方对于普通的马匹是够用了,但对于更加优良的马来说,那就是屈才了。”葛亮感叹着说,同时示意邓马头坐在马厩旁边的栏杆上。

    二人坐下之后,葛亮拱手说:“某诸葛亮,字孔明,交个朋友。”

    邓马头也是拱手说:“既然先生不以某卑贱之身,愿以朋友相交,自是无不准之理。某邓辅,字子辙。”

    葛亮笑着说:“看来我们二人结实与马厩,日后若是你我有谁出名了,说不定会被传为佳话。”

    邓辅说:“多谢先生抬举,辅从董贼开始避祸荆州,也在荆州徘徊了近十年之久,也未见汉室大兴的迹象,所以便不与人言矣。”

    葛亮听到这句话顿时就是一愣,没有看出来这家伙还是心有汉朝的怀旧者。既然没有机会,老子就直接装傻,自贬身份养马,是谋略还是说生活所迫呢?当然这是葛亮的猜测。

    葛亮问:“汉室会有自己机遇,不是我们这样的人能够左右的,只能是日日盼好。”

    邓辅说:“所言善矣。世道艰难,能够保存自身就很不错了。”

    “有理,今汉室之倾颓恐以无能为力尔?”

    早上就和邓辅交谈,从中葛亮发现了这人算是比较有才能的人,但属于有悲春伤秋倾向的人。

    直到司马府上的婢女找到了葛亮才分开,在走回主院堂屋时,葛亮问:“敢问姓名?”

    “先生可唤奴婢马秋分。”婢女回道。

    葛亮问:“秋兮小娘,夫人,就是师母可是等着?”

    秋兮说:“主母也是在等着先生呢。”

    葛亮拍手叹息说:“看来又要让师母劳心了,快些才好。”

    随着慢跑来到了吃饭的堂屋,孔明施礼说:“学生来迟了,望老师师母见谅。”

    水镜:“无妨。”

    韩氏:“先入座吧。”

    孔明表示歉意后来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看了看对面看着亮一脸不爽的司马三公子司马琪。仿佛是葛亮不让他吃饭似的。老大和老二则是神色如常,估计要是知道了刚才是和一个马夫交流而耽搁了吃饭,估计也不会是这个样子。

    韩氏说:“好了,开始。”

    然后是上菜的下人端着饭菜上前,一一给每一桌就上一份相同的,大家也是开吃,并没有多少的声音发出。

    吃好了之后,下人撤去桌案上的碗碟。

    水镜说:“老夫准备两日之后回乡下去居住,到时候孔明随徽一起,至于你们三人中蔚儿自有分寸,为父并不担忧。辑儿也是刚成婚不久,也需笃行。至于小儿子琪儿,今天为父亲自考教。”

    听到了父亲说今天要亲自考教自己的功课顿时就焉不拉几的。

    说完之后,韩氏说:“这才回来不到几天时间,又要到到山里去,马上就是盛夏时节,多有蛇虫鼠蚁。”

    韩氏见水镜并没有怎么听进自己说的话,也是不在说,而是挥手说:“你们都先自行离去吧。”

    葛亮和司马三兄弟走出了堂屋,正准备回到自己的房间的葛亮被司马蔚叫住,“孔明,为兄有事详询。”

    听到司马蔚叫葛亮的名字,有些感到突兀。

    司马蔚说:“我们到你的房间去说,走。”

    葛亮和司马蔚进入安排给葛亮的房间,然后来到桌子前相对而坐。司马蔚问:“孔明,可是以随家父在山庄里居住一月有余。可有什么需要的?”

    葛亮瞬间就想了想自己要是建房子的话,需要材刀一把,掘图的铁镐一把,这些便足够了。然后是老师需要的,人老了是需要人照顾,山下的马家人虽是可以照看,但也是有不便的时候。物资的话也是不差,还有就是夏天的蚊子很多,必须想一个办法解决。

    司马蔚见葛亮一时间陷入了思考,没有打扰,而是静静的等待。

    其实作为葛亮的葛亮,此刻想的是如何制作驱除蚊子的神器蚊香是如何制作的,简单的方案是栗子花、陈艾叶、香蒲、残茶叶和橘子皮等。

    其中栗子花就是板栗树开花的时候,把栗子花穗编成长辨晒干。夏天蚊虫多的时候,拿一辫点燃,缕缕的青烟透着一股特殊的清香,蚊虫不敢侵犯。

    至于艾草就不用说了;蒲棒,又名蒲包草、鬼蜡烛,中药名。

    将晒干后的残茶叶和橘子皮等燃烧可以驱蚊。

    要是在把这些东西全部碾成粉末,在加入一些硫磺混合而制成木条状的香,便可完成蚊香的制作了。然后说不定可以赚一笔钱也是说不定的。

    葛亮想到了这个蚊香的制作是不是有些超前了,反应过来之后,看到司马蔚正襟危坐,葛亮赶紧拱手表示歉意,说:“兄长见谅,刚才入神了。”

    司马蔚说:“不必如此,可曾想好呢?”

    “需要的主要是防范蚊虫的东西,亮有一个比较好的方案,可以有效地驱除蚊虫,这些东西可以准备好。”葛亮说道。

    司马蔚也是比较好奇,便问道:“是那些东西呢?”

    葛亮也不在迟疑,便说:“栗子花、陈艾叶、香蒲、残茶叶和橘子皮,以及少量的硫磺。这样蔚兄可先招人收集,然后收到了一定数量之后,到时可告知亮来处理。”

    司马蔚点头表示同意,然后问道:“还有一件事想问孔明。”

    “兄长请问。”

    “那就是父亲为何老师喜欢到山林间隐居呢?经过蔚的了解,就算是庞德公也没有直接到山上居住,而是在鹿门山建了一个院子,而不是像父亲般一个人居住,可知道其中缘由?”

    葛亮当即迟疑一下,才说:“这是老师的家事,好像不应该问亮才是?”

    司马蔚:“孔明,我们可是兄弟一般,日后任何事,只要不违背道德,蔚必然为兄弟做到。”

    葛亮想到这件事这么简单,难道司马府上的人都没有看出来,这好像不太可能才对,还是说另有说法,现在还是不表态为好,便说道:“蔚兄,这其中的关巧是真的看不出来吗?”

    司马蔚看着葛亮,顿了一会儿说:“蔚猜测,可能是母亲的原因,或者说是母亲做的太好了,近乎与完美无缺。”

    葛亮听到了司马蔚的话,直接笑出了声,说:“所言甚是。那兄有为何要找亮来说呢?”

    司马蔚叹了一口气,说:“母亲时长想念父亲,但又不知道为什么父亲不愿意在家里久留,所以需要人把这个关系挑明了。毕竟为人子不能说自己的母亲不好,只能是想办法从中调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