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曹冲

    老师水镜先生听了则是不住的点头,捋须微笑,感觉比看自己的儿子还有亲近几分。

    见巧儿背完了,水镜先生说道:“孔明是前日便去找住宅去了,时间上大概就是两日,而且以前你并没有读过书,也就只有孔明这几天的教导,按理说已经很是不凡了。”

    巧儿当即说道:“多谢家主。”巧儿偏头看了看葛亮那吃惊的样子,心中则是偷偷乐呢,脸上却是不显,问道:“孔明先生,有何不妥吗?”

    葛亮此时心中想的是:这巧儿也太神了吧!日后那不是一个蠢笨的主子带着一个聪明绝顶的且美貌异常的丫鬟,怎么感觉自己越来越像是反派呢?简直了那啥?!

    水镜先生也是看见了葛亮渐渐渗出冷汗的惊恐模样,大声说道:“孔明,想什么呢?”

    “啊。”葛亮惊醒过来,发现老师水镜先生和巧儿都是一脸莫名其妙地看着自己,当即讪讪笑着说道:“亮刚才被巧儿的能力所吃惊,学生孟浪了。”

    水镜先生:“无事,但看样子巧儿的表现要比孔明想象中还要优秀,可对?”

    葛亮拱手说:“老师明见,巧儿完全超过了亮的想象,天资却是在亮之上。”

    巧儿插话说道:“这都是先生的功劳,巧儿可是不敢居功,若没有先生的教导,巧儿还目不识丁。”

    水镜先生:“此言有些道理,这样,巧儿日后若是有什么不懂的也是可以来问我。”

    巧儿拜谢,说:“多谢家主仁爱。”

    葛亮见水镜先生也是认可了巧儿的能力,便说道:“巧儿,随亮来书房。老师,亮先告退了。”

    水镜先生挥手示意自去。

    巧儿在后面缓步跟随,进了书房之后,葛亮坐到了桌案边,说:“研墨。”

    巧儿莲步走到桌案边开始研墨,并没有说什么话。

    葛亮见巧儿那儿研墨差不多了,拿出一卷新装订好的竹简,说:“你且写来看看,写字上面有没有进步。”

    葛亮将位子让与巧儿,巧儿也是坐下,先是拿起毛笔在墨汁里沾湿,调好了笔便在竹简上开始写下自己背诵的《急就篇》。

    ·····

    汉地广大,无不容盛。万方来朝,臣妾使令。

    边境无事,中国安宁。百姓承德,阴阳和平。

    风雨时节,莫不滋荣。灾蝗不起,五谷孰成。

    贤圣并进,博士先生。

    巧儿到此写完,放下了毛笔。

    葛亮见巧儿写完了之后,便把《急就篇》的意思讲解一遍:

    ······

    汉朝的土地幅员广阔,万事万物,无不承载包容。四方蛮夷来朝贡,如臣妾般接受大汉的使令。边境无事,内地安宁。老百姓承受恩德,阴阳二气调和而平顺。

    惠风和畅,雨水及时,庄稼和草木都欣欣向荣。不闹旱灾,不起蝗虫,五谷丰登。贤能之才不断涌现,为朝廷所重用,通经术者可以做到五经博士的高位。

    猛地看上去,《急就篇》的上述内容非常功利和直白,显得太“俗”了,但是换一个角度看,在那个识字率非常低的时代,用这些话语勉励儿童好好读书,立下一个大的志向,以求将来出人头地,应该承认也有相当积极的劝诫意义。

    尤其是那句“积学所致非鬼神”,很能打动人心。在那个笼罩着天人感应和阴阳五行等神秘主义思想的年代,这句话实在难能可贵,是刺破蒙昧和黑暗的一道闪电。

    “积学所致非鬼神”,还透露出一个信息,就是社会的上升通道是敞开的,即使出身贫寒,通过自己后天的学习努力,也可以由白衣升至公卿,事实上大汉有不少这样成功的案例。这给了很多人希望和信心,这也是那个时代很多人心中的“梦”。

    葛亮对于巧儿的教育方案基本就是汉代教学的那一套,并不是不想把现代诸葛凉所学的那些知识传给巧儿,而是在生活中慢慢教导,反正是不能有太超过时代的东西。

    首先是葛亮不知道巧儿能不能接受那想的知识,其次是有用吗?

    所以这方面上要慢慢来,于是就按照这个时期的教学经验来,先是启蒙读物,再是《诗经》,然后才是比较难的的其他书籍,像《汉书》《春秋》《论语》这样的书籍。反正只要保证学习的书籍是从简到难就好了。

    葛亮见巧儿落笔,拿起巧儿所写的书简,笔画上还是很青涩,但几乎没有写错或者遗漏。

    好吧,某人拿着竹简敲了敲自己的脑袋,不由想到难道历史上的诸葛亮是个女的,葛亮赶忙将脑子里是龌龊想法抛诸脑后,对着满脸期待看着葛亮的巧儿说道:“除了写字上不太工整外,其他的并没有不妥,看来巧儿确实是个奇才。”

    巧儿不由心里有些小小的得意,特别是在葛亮的嘴里说出来,元气满满地说道:“先生今天才发现巧儿的聪明才智吗?”

    葛亮听到巧儿的话,心中便想到就这,这是你嘚瑟的理由吗?不对哦,按照巧儿的情况确实可以嘚瑟一下,只要不过头就是了。

    葛亮也没有当即泼冷水的意思,而是说道:“其实亮早就发现了,亮不是从老师哪儿把你讨要过来了吗?”

    巧儿说:“看了先生确实很有眼光嘛!”

    葛亮也是用欣赏的目光看着巧儿这时小自信般明媚之感,接着巧儿的话说道:“亮岂会看错人。巧儿可是明媚动人、蕙质兰心的人物。”

    巧儿听见葛亮这样说,心中开心但还是有些克制腼腆,说:“谢谢先生,巧儿并没有那么好。”

    葛亮眼睛就是一亮,开始谦虚了,看来还得加把劲,把巧儿吹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样才能让看出本性来。

    葛亮当即说道:“喂,敲切不可妄自菲薄,像你这般的成就,我们就拿历史上的任务来比较一番,秦朝的甘罗不就是十二岁为相吗?传言甘罗便是过目不忘,日识千言而诵。与你这几日的情况来说,也是差不多的。”

    巧儿并没有说话,有些古怪得看着葛亮,葛亮并没有发现巧儿异常,继续说道:“不说远的,就说一说现在的神童曹冲,他是北边曹操的第十二个儿子,他也是小小年纪便是有了偌大的名气。他的故事······”

    葛亮在这停住了,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巧儿也是跟着葛亮相处了一段时间了,当即好奇地问道:“请先生明言,快些说来。”随带拉着葛亮的衣袖,作小鸟依人装。

    葛亮仿佛是灵光一闪般,继续说道:“曹冲年龄五六岁的时候,知识和判断能力如一个成年人。有一次,孙权送来了一头巨象,曹操想知道这象的重量,询问他的属下这件事,但他们都不能说出称象的办法。

    曹冲说:“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让船装载其它东西,称一下这些东西,那么比较下就能知道了。”曹操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巧儿并没有听过这样的事,毕竟这样的事也只有注意朝堂的消息的人才知道,当然葛亮作为穿越者不需要啊。

    一时间巧儿也是在细细思量起来,若是自己能不能想到这样的办法呢?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