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诗作

    古代带着小美人逛街不都是要买些首饰什么的,葛亮也是不例外,见到了外边摆摊的首饰摊子,便是拉着巧儿走过去看。

    小摊的老板是一个四十来岁的老头,没办法,这时期能够活到这岁数已经是老者了,不过看上去还算是干练精壮。

    首饰摊老板见葛亮和巧儿二人走进了观看,当即说道:

    “这位先生,夫人,看一看,都是好手艺的货,需要些什么,是簪子,哦!这个是步摇,这些都是现下卖的最好的。”

    巧儿听摊主将自己看出葛亮的夫人,心里也是欢喜的,也就看起来首饰来,不过巧儿看的都是头发上带的簪钗等,也不是询问摊主价格,“老伯,这簪子多少钱呢?”

    摊主说道:

    “算便宜点,三贯钱好了。这簪子有很多的新婚小娘子都喜欢买的,要不要买一个,若是真的想要那便是在便宜200文钱,如何啊?”

    巧儿将手上的簪子递给葛亮问道:

    “先生觉得如何呢?”

    其实葛亮是看不上的,但没有办法,首先是手头的钱不多,其次是古代的手艺是有非常精湛的,但那都是几百贯钱上下的,大多都是金银制品。

    这摊子上的都是铜制品,且样式在现代人眼里那就不多说了,不过这根簪子已经算是里边葛亮看上去最出彩的了,这样并不显得巧儿异常,毕竟衣服的品质还是要和首饰的相搭,不然就只会给人怪异的感觉。

    葛亮当即说道:“看上去到时很不错的,就是花纹少了些,两贯钱也还好。”

    要知道葛亮这次出来就带了十贯钱,其中的五贯葛亮还交给了韩三看管。本来巧儿似乎不打算过来看首饰的,只是被某人强拉过来的。

    马巧儿说道:

    “先生的意思就是这个呢!?”

    葛亮点了点头,不过葛亮又想到了一个办法,看有没有啊。

    葛亮转而对摊主说道:

    “老伯,某为你的小摊写诗一首,将次簪送与某可行?”

    摊主当即用怪异的眼光看着葛亮,说道:

    “这也不是不行,毕竟这儿大多都是读书人,需要人验证,若是上佳之作,送与你也是无妨。但若是不好出了丑,可别怪老朽没有告诉你?”

    葛亮正准备答应摊主,却是感到了巧儿来了来了自己,葛亮微微偏了偏头,让巧儿能够在自己的耳边说话。

    巧儿小声问道:

    “先生,这能行吗?若是!!?”

    虽然巧儿到是经常听到葛亮念诵一些诗句,自己感觉也是非常不错的,但巧儿可是不敢将自己的感觉放大,不然出了问题怎么?还有就是有些葛亮念诵的诗句巧儿感到很好,但好在哪也不一定全部知道,毕竟她也没有学识字不久。

    所以葛亮能够理解巧儿的担忧,不过葛亮还是有些自信的,其实是对那些风流的古人的自信,简单说来就是葛亮准备抄袭一篇。

    以前的葛亮还没有胆量抄袭,其实主要是没有机会,还有就是那个叫陈煜的到了现在还是活得好好的,显然在某些方面并没有那么强大的影响。

    葛亮握住巧儿的手,说道:

    “安心便是,亮有分寸的。”

    转而对摊主说道:

    “摊主尽可叫人,某自是万全。”

    摊主说道:

    “这可是你自己说的,这年头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够写段文章的!”

    葛亮自信十足,当即说道:

    “且叫人便是了。”

    其实根本就不需要叫人,就在葛亮这儿出现这样的情况,便是有几人站着看了,古人喜爱看热闹的程度一点都不比现代的人少,熟称“吃瓜”。

    这时摊主便是大声对着周边走路而过的人拱手大声说道:

    “诸位,今天有一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准备有好的文章换某家买的簪子,各位都是这学业堂的才子,请为某辨别一番!”

    随即旁边的好事者一号便说道:

    “这样好啊,某到是要看看是谁?”

    要说摊主为何如此,那就是摊主没有见过葛亮,简单说来葛亮不是学业堂的人,荆州凡是读书人大多都是来这儿求过学,显然葛亮是一个新面孔,而且从装束上也没有看出葛亮有什么大才的样子。

    当然,这也是正常的,毕竟水镜先生穿的就很平民,葛亮也是穿的很平民化。

    结果有些人上前看了看葛亮,发现都不认识,既然不认识那就更好办了,一些人便是说道:

    “好,快些写来!”

    “对,光说不练假把式,我们都听着呢!”

    ~~~~·····

    还是经过了片刻时间的嘈杂,才是安静下来,只听摊主说道:

    “现在想反悔都是没有机会了,这位小兄弟你且说来,让大伙儿都听听,若是大家都满意了,某便是将簪子赠与你了!”

    葛亮听了这摊主的话,不由失笑,要让全部站着的人都满意,这何其的困难,甚至有可能出现本身满意,但嘴上就是说不满意的人也不是没有。

    不过葛亮还是当即应声说道:

    “好,亮便是开始了。”

    葛亮稍稍运量,高声诵道:

    瀛洲种玉。总付与花神,月底深碧。琢就瑶笄,光映鬓云斜叠。

    几度借取搔头,别试汉宫妆束。风露冷,幽香半襟,淡伫阑曲。

    亭亭雪艳愁独。爱粉沁冰汲,须是金粟。

    石上那回磨断,争忍轻触。一自楚客归来,珠履旧游谁续。

    秋梦起,残妆半簪坠绿。灯火新凉帘幕。翠被不禁临晓薄。

    南楼闻画角。想见玉壶冰萼。一夜西风开却。梦觉乌啼残月落。幽香无处著。

    只枉十分清瘦不禁愁。人欲去。花无语。更迟留。记得玉人遗下玉搔头。

    随着葛亮念诵完了,当下的才子都感觉有些怪怪的,毕竟这是还不流行这样的,加之葛亮也算是有些诵读的技巧,途中是抑扬顿挫。

    虽然这样的文体有些怪怪的,但并不影响它的优秀,一时间都是没有人说话。旁边的额摊主见此情形便是知道这小子是有真材实料的。

    摊主便是取下了簪子给了巧儿,说道:

    “某今天也遵守承诺,便是将其送与夫人你了!”

    巧儿欠身,说:

    “这如何使得呢?”

    摊主说:

    “夫人且手下便是,今日有了你夫君的文章,想来不久某的这摊子便是要卖光了,还要感谢这位先生呢!”

    摊主指着葛亮,这是巧儿也是想看看葛亮的意思,但葛亮好像是在发呆。葛亮在念诵完了之后便是感到像是什么破碎了一般。

    一时间也傻在了原地,就像是一二三木头人一般一动不动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