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玩命的教书先生 > 第四十章 基金有门道

第四十章 基金有门道

    自责归自责,但怎么说也不能全盘否定,当了一年多的教研室主任。多少还是有点收获的,最起码在处理事务上比以前成熟了,李猛又安慰一下自己。

    回到办公室,李猛打开电脑,建了一个文件夹,作为“工作心得”专用,把一些感触和心得记下来,以后没事的时候翻一翻,省得不长记性。

    他在文档中写道:

    教研室主任工作的收获。

    第一,分配任务尽量分给新人,新人不清楚情况,好说话,不是那么滑头。老教师则不然,学校什么德行,早已摸得透透的,想让老教师做事情比较难,除非此人非常好。

    第二,遇事不要急,不要觉得自己做不了,就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办法总比问题多。如果一味地工作,那么自己的科研、教学就得不到时间保障。所以,收到任务,放一放不要紧,除非领导都急了。主线还是自己的科研。

    第三,要学会表达,恰当表达自己的难处,让领导知道自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也要让群众看到自己为了教研室、学院做出了多少贡献。不能悄无声息,闷头做事,不然别人以为你什么都没有做,也不认可你。

    写到这里,李猛点了一根烟,慢慢思索,单说这第三条,就特别难,表达自己,要有技巧性、艺术性,弄不好就弄巧成拙,想到自己到辞职也没有学会,李猛叹了口气。

    李猛又接着写道,第四,女教师一般不如男教师好说话。

    刚写完又有些犹豫,虽然和自己产生矛盾的都是女教师,可万一电脑哪天借给别人被看到,说自己歧视女性就惨了。算了,这个心得自己知道就行了,于是,他又删掉了这一句话。

    写好以后,李猛想到自己又是普通教师了,没有了重担,以后也没有人会主动找自己了。

    他将烟头熄灭,又开始分析。

    学院以后的管理层应该属于新来的年轻人的,不如晚上找几个新来的博士,和他们一起吃个饭,聊聊天,看看哪些人能力比较强,性格怎么样。

    另一方面也对自己的教研室工作画个句号,从明天开始,就和他们一样,好好努力。

    想到这儿,李猛打开手机,建了个微信群,将几个博士拉了进来。

    当然,这种场合少不了喊上徐四宝、万尔稻和南小林。

    几个博士都是新来的,一直在学校里面和其他老师没有交际。被李猛喊吃饭,各个都很开心地答应了!

    学院里教工活动少,平时只有开会时才见面,对于新入职的人来讲,这绝对是认识和了解学院里面其他老师的最好机会。

    真像李猛所预测的,这些人也都毕业于一些名校,只有极个别的博士毕业院校不好,但手里也有几篇好文章,看来学校不愁招不到人才。

    通过交谈,有一些博士的导师还是各自学术领域里面的大牛。

    这使李猛感到有些压力,但他还是很开心的,自己请客,李猛从来都能把大家招待好。

    同样感到压力的还有南小林,他对这些事情也很敏感,是个细心的人。

    不知怎的,大家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华夏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的事情上了。

    “李博,华夏基金申请书写好了么?”郑炜博士问道。

    李猛注意到,这应该是第一次和郑炜喝酒,以前只说过几句话,他可能是做植物抗逆的,“刚写好初稿,还在改。”

    说完,李猛和他碰了杯。

    “唉,像咱们这种小学校,申请基金比较难,去年整个学校才中了9项,咱们学院中了1项,今年就看你们这些博士的了。”徐四宝说道。

    “小学校怎么了,小学校也得找关系,人家大学校都找关系。”毕业于广东某高校的赵博士吐出了这句话。

    大家都看向他,赵博士却夹了一口菜。

    于是大家让他继续说,赵博士才意识到自己的话说的多了,不说又不好,只好开口:“我今天喝多了啊,你们权当酒话。听说每年,很多学校都会公关,甚至一些名校,长期驻扎在京城,每年送两、三千万。”

    赵博士说这话的时候特意压低了声音,但大家听的都很清楚。

    李猛想,这个买卖其实也换算,学校送出去两三千万,拿到几个亿的经费,一点都不亏。很多学校,每年都能申请到几个亿的项目。

    只听见赵博士又说道:“你们想啊,专家也是人,你说项目给谁不是给,但给985学校的人,肯定比鲁阳学院要正常一些吧。985学校,平台好,资金充足,团队实力怎么着也比小学校强吧,同样的本子,咱们申请不一定中,他们申请就有可能中。”

    大家纷纷点头,觉得有道理,农学口子,每年申请的人数都有几十万,只资助20%左右,如果自己是专家,也会给好学校,反正给谁不是给,给好学校,完成计划、出好成果的概率更大。

    “有关系的,还是找找关系,人家985都找关系,找了关系不一定中,不找关系,肯定中不了。”在一旁听了半天没说话的马博士也说了一句。

    “哈哈,我就知道自己申请不中,好几年都没写了,来来来,喝酒。”万尔稻站起,敬大家。

    于是,气氛又活跃起来。

    “来来来,喝!”

    大家三杯两盏很快就喝了四五箱啤酒,徐四宝也是爽性的人,喝得脸都有点红了。

    万尔稻更是厉害,已经喝得把衣服袖子都撸到了胳膊上!

    “好吃憋”饭店的老板马晓虹看热闹也过来给各位老师敬酒。

    趁大家喝得正开心的时候,李猛给大家发烟,却发现烟都吸完了,就出去买。

    来到饭店对面的小超市,李猛的头脑清醒了许多。

    看来,还得多出来交流,不交流的话,得到的信息就少。怪不得自己蒙头写了四次基金都没中,不找关系,估计今年也不中。

    得赶紧把基金申请书写完,可自己也没有关系,自己研究领域唯一认知的人就是自己的博士导师,看来还得找他帮一下忙。

    于是他留了点小聪明,在超市里买了两包酸奶喝了,然后再回去。要保存实力,晚上还得再改一下基金申请书。

    很快,大家都喝的差不多了,李猛也装得有些醉意。

    几个年轻的博士也是豪爽的人,以后可以多交往,大家都很开心。

    刚离开饭店,赵博士说请大家唱歌,一帮人又向KTV走去,李猛说自己家小孩刚出生,得回家哄小孩,就告辞。

    回到家里,李猛就把基金申请书拿出来,改了又改,终于觉得没有大问题了。

    唉,教研室主任辞掉以后,那就得走职称这条路,职称才是最重要的,当领导要是下台了,就像树倒猢狲散,什么权威都没有了;可是教授即使退休了,还是教授,是学问家。

    华夏自然科学基金是评教授的标配,“今年,就看你的了!”李猛对着申请书自言自语道。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