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玩命的教书先生 > 第五十五章 销路落空

第五十五章 销路落空

    看到老板发来的信息,李猛没有打开,他知道旁边坐着的是南小林,这家伙钩子眼,别给看了去,就不美了。

    但今天不能喝多,要保存实力,晚上回去还得筹划明天的事,可能还要买火车票,出发到专家那里走一趟。

    因此,薛博士敬他酒,他就开始推脱自己喝得有些多了。可酒桌上也真怪,你越说自己不能喝了,别人就越让你喝。

    李猛想到,父亲曾给他说过,酒桌上,不要一开始就说自己酒量小、不能喝。

    本来大家坐在一起好好的,你一说自己不能喝,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你身上,致使喝酒的时候大家就会特别地关注你,让你喝酒,反而比不说,要喝得的多。

    看来还真有道理。

    好在刚才说的声音小,只有薛博士一个人听到。那好,后面我不主动敬酒,谁敬我,我就跟他喝一下。

    果然很奏效,李猛保持沉默,找他喝酒的人也少了。

    很快,大家酒足饭饱,纷纷离开,万尔稻去结账。从饭店出来,有的老师说要去打麻将,李猛不会,忙说自己有事,要打车回学校。

    不去的还有南小林、徐四宝、薛博士,四人一起打车回去。到了办公室,李猛才打开老板的信息。

    “李猛,今年基金委保密工作做的好,我帮你打听到了两个专家。基金评审是三个专家,第三个找不到,找到的两个人一个是我的同学,已经给打过招呼了,剩下一个是西师大学的崔专家,我不认识,你自己去找吧。时间仓促,请尽快,看后删除信息。”

    虽然喝了酒,看完了信息,李猛却一下子变得异常清醒。

    真是上天眷顾,老板不认识的崔专家,自己的本科同学于奎正好在那里工作。有熟人就好办,先给于奎打个电话再说,问问情况。

    于是,他拨通了于奎的手机。

    “喂,猛子,丫的这么晚打什么电话?”于奎的声音像是刚从睡梦中惊醒。

    李猛一看,特娘的,都快晚上12点了。

    “老三,这不是有事情嘛。你们学校有个崔专家么?”

    “你是说崔XX么?”于奎也认真起来。

    “对对对,就是他。”李猛的声音都很激动。

    “认识,是我们隔壁课题组的一个老板。你找他什么事?”

    “我的基金本子送到他手里了,想给他送点礼,让他给我优先资助。”李猛小声地说道,就好像怕被其他人听到似的。

    “这好办,我帮你搞掂。”

    “我要不要去一趟?”李猛有些担心。

    “你就放心吧,我能搞定,不用跑一趟了。还有什么事么?“于奎说得很有把握,又很随意。

    李猛听后,还是有些不放心,可于奎没必要这样晃点自己,“没了,老三,你早点睡吧。”

    “那我挂了啊。”说完,那边挂了电话。

    此刻,李猛给自己泡了一杯茶,慢慢喝了起来。

    基金是建立科研地位的根本,没有基金,学院里也抬不起头。现在学院里要成立学术委员会,以后评奖、评职称、评优秀,学术委员会来投票。

    进了学术委员会,就相当于进了一个小圈子。但要进学术委员会,前提是有华夏自然科学基金。

    没有华夏基金,处处受限,希望这次能把基金搞定。

    重庆自己也去过两次了,去一趟是要耽误几天时间。现在自己在学校里也一堆事情,黑水虻也要操心,不喂就死了。于奎能搞定,更好。

    想着想着,忽然,脑海里竟浮现了章媚儿的身影,不知道她现在过的怎么样了......

    算了,还是不想了,现在已经为人夫,为人父了。

    李猛喝了最后一口茶,收拾了一下桌子,明天早上还得去养鸭厂,就回家睡觉了。

    第二天一早,李猛就到大棚拿了黑水虻,按杨老板发的地址打车来到了养鸭厂。这养鸭厂建在一个湖泊边上,白色的鸭子成片的在岸边活动,看有人来,纷纷向河里游去。

    有几个大妈在岸上挎着篮子捡鸭蛋。

    杨老板是个50多岁的老头,看上去有些像60、70岁的样子,脸上布满了沧桑。

    李猛又介绍了自己,并说明了来意。

    杨老板也不见外,就直接说了:“李老师,你们是老师,我尊重你们这些人才。可我这小买卖,确实用不了你的这个虫子,用了你的虫子,又要增加成本。”

    原来,杨老板小时候家里穷,兄弟姐妹又多,大都没上过几年学。杨老板到40岁才娶上媳妇。但他性格上一直不愿服输,早年听人家说养地鳖挣钱,有公司负责包收。杨老板交了定金,心心苦苦学会技术,又借钱把地鳖养好,可是没有人来收,地鳖卖不掉,全倒掉了。

    气的杨老板老婆差点喝农药。

    后来又折腾养牛蛙、养长毛兔,都失败了。到现在,终于在养鸭子上面刚铺开摊子,希望能挣点钱。

    李猛听了杨老板的话,心中充满同情和敬佩,只好说,“这黑水虻已经带过来了,就不拿回去了,你喂鸭子吧。”

    说完就要告辞。

    杨老板说:“吃了午饭再走。”

    “不在这吃了,学校还有事。”

    杨老板又提了一盒鸭蛋给李猛带上,李猛推脱不掉,只好拿上。

    看来,这个黑水虻还真不好销售,找这些小打小闹的养殖厂不行,得找大企业。大企业一般都能拿到政府补助,也不差钱。小农户太不容易了。

    一路颠簸,李猛拿着鸭蛋,生怕颠破了。到了学校,直奔家里,把鸭蛋交给郑娟,就又到办公室。

    下午有课,他要备一下课。

    李猛想到农民实在不容易,大学生更应该珍惜学习机会,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同学。不如,今天就把最近这些经历带进课堂,让学生好好听听,学习还是有用处的。

    当然,要多讲一些正能量,负能量的东西都忽略,例如张总违约的事情。

    想着想着,李猛就打开电脑,飞快地做起了课件。

    这时候,手机响了,李猛一看是于奎打来的。莫非已经搞定了,这么快?

    还是搞不定,得自己亲自去重庆一下?

    看到孙老师坐在对面,李猛也不好意思接电话直接说基金的事情。

    他只好走出办公室,到楼道里去接。

    “老三,事情怎么样了?”李猛着急地问道。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