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古城申遗影响下的高考岁月 > 第二十三章 生存下去

第二十三章 生存下去

    虽然说老于同志还没有被正式的任命为新一任的厂长,但是厂子里的所有工作都已经被他接手,只是这里面更多的也只是在维持罢了,尽管说刘茂才已经被抓了进去,并且他的办公室和家里都遭到了查抄,然而这些被查抄的现金存款,还有其他的东西,都被政F机关所没收,根本就没有返还给厂子。

    这不是说公家要把这些东西全部收缴,而是在案情没有彻底结束之前,这些都是证据,只有等所有的一整套流程全部走下来之后,这其中该属于柴油发动机厂的东西,才会发放回来。

    当然,如果真到了那个时候,柴油发动机厂或许早就已经倒闭了,这些钱根本就拿不回来了。

    不过还好,早在半年之前,老于同志就已经掌握了厂里的财务,所以刘茂才虽然被查抄了不少的财产,但这些财产都是他这么多年通过各种手段累积下来的,他再蠢也不会蠢到去动一个即将破产清算的厂子账面上的资金的,且不说这些钱本就有太多的人盯着,而且就算是他动了,将来破产清查的时候,他也必须加倍吐出去。

    现在厂子的工作还在基本进行,毕竟原本厂子就购买了不少的原材料,有的结账周期已经到了,但是没钱还款,有的结账周期还得过一段时间,但基本上也不会还款了。

    他们外头欠的钱太多,而卖出去的东西很多也收不回账来,这不是一家一户的事情,这是整个行业的困境,再加上结账周期的问题,最终导致厂子的困境越来越严重。

    在这段时间里,老于同志一边紧紧地盯住厂里的财务,一面也不停的在外跑,几十年的时间足够让他对这个行业的大部分厂家有足够的了解,谁家有充足的资金可以还钱,谁家是真正的困难,他都再了解不过,所以在掌握了厂子的全部工作之后,他也开始不停的去找人要账。

    当然,最终能够要回来的钱十分的微薄,但也聊胜于无,另外他还需要去找那些没有欠款的原材料厂去购买原料,能赊就赊,不能赊再直接现款买材料,然后回来重新组织生产。

    尽管说整个行业都处在困境当中,但却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出路,相比于河南河北这类的平原地区,陕北和甘肃一带还是有一些销售前景的,生产出来的产品也能够卖得过去,当然,卖出去的产品,老于同志也全部要现金。

    在现在这个时候,想要让所有工人都回来上班是不现实的,他只能够执行轮岗制度,然后坚决的清除一些混子,尽管在厂子即将破产清算的前夕,得罪这些人不值得,但是为了大家,他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不管怎么样,在老于同志尽己所能的操作之下,厂子里的工人每个月都基本上能够拿到一定的工资,虽然说跟厂子最红火的时候没法比,但是基本能够让大家生活下来。

    实际上也没有多久,也就是在于淼高考的前几天,老于同志的任命也正式的下达了下来,他被正式的任命为厂子的一把手,毕竟一来厂子面临破产清算,的确需要一个正式的法人,而另一方面,老于同志这段时间也干的的确不错,最起码他将局面稳定了下来。

    毕竟要知道,正常情况下,一旦出现这种大规模的破产清算的情况,少不了会闹出一场又一场的风波,到县W县政F大院去找麻烦也是常见的事情,所以对于能够稳住局面的人,上面的人还是赏识的。

    如果不是面临古城申遗的事情,说不好,他们还会真的让古城柴油发动机厂继续苟且下去,最起码还能够稳住一定的人心,但是现在古城申遗在即,整个柴油发动机厂的改造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古城柴油发动机厂最大的问题还是线路,这么大一个厂子是必然的耗电大户,也就是现在这个时候厂子的产能被限制了许多,所以即便是好几根线路都被拆除了,他也能够勉强的进行生产。

    古城申报工作早就进入了冲刺阶段,5月上旬,建设部在北京组织云南丽江、山西平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汇报会,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名城委员会专家审定,提出意见,在修改后将于6月底送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

    为了避免去年的事情再度发生,县W、县政F接组织原申报项目人员,在原准备的材料基础上,重新补充、充实、完善,在四月底就完成初稿,5月初人已经到建设部汇报了。

    关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分两路人马:一路硬件,整治古城环境;另一路是软件部分文字、图像资料,只不过这些文字材料文笔还是比较好,但字数冗长,还有图纸彩照最终也装订成册,一并作为母本,向建设部汇报。

    5月上旬,由县W一把手和县Z两人带队,分管县z、建设局局长、文物局局长等八人,前往北京建设部汇报平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情况,到建设部的还有省建设厅副厅长以及规划处的同志。

    在接下来的几十天里,在建设部开会审核申报材料,查缺补漏,进行最后的整改。

    除留一部分在北京整理材料和图纸、照片外,其他人也都赶回平遥进行硬件的继续整改。

    需要做的工作有很多,要维修了古建筑和传统民居,清除垃圾,改善道路设施,拆除违章建筑,开通有线电视,去掉了有碍古城风貌的所有电视天线和烟筒,这里面古城柴油发动机厂涉及的东西就不少。

    并且还要对古城进行一次全面的摄像,然后争取在6月25日前重新送到北京国家世界遗产全国委员会,然后由由建设部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签字后,送往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

    然而这还没完,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考察人员没有抵达平遥进行最终考察之前,古城的整改一刻也不能停,优化环城公园,绿化带,护城河、护城路;完善顺城路和曙光街;拆除东城墙、南城墙和市楼上的电力、电讯、电视线,整治房屋古老而民俗特色突出的四条街,疏散古城人口,在城外开辟居住小区。

    古城内电视天线,密如蛛网,乱似枯枝,如果不加以拆除,后果确实不可设想,电力线和电杆同样是影响古城风貌的障碍,特别是在城门瓮城上和市楼一旁,更是大煞风景。

    古城柴油发动机厂原本就位于古城西门,可想而知,这里面不管是厂区,还是家属区,涉及到的改造都很多。

    但是为了古城申遗工作,所有一切都必须放在一边,不仅是古城各个机关的工作人员动了起来,就是各家企业也是出人出力,譬如柴油发动机厂,老于同志不仅亲自上阵协调各方面的矛盾,甚至就连厂子的生产时间都因为各个方面的整改而主动进行了调整。

    这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在那个时候,古城真的是没钱,就连他们在北京出差这段时间的一切开销,都是由建设部垫付的,甚至到最后,所有费用都给他们免掉了。

    大家都在咬紧牙关过着最后一关,因为大家都清楚,只要古城申遗工作通过,那么整个古城人民全部都能够得到受益,即便是古城柴油发动机厂也不例外。

    一旦古城申遗成功,那么来往古城的游客数量将会以数十倍的增加,甚至在一些过年过节的特殊时候,在古城城墙之内,你甚至都找不到下脚的地儿。

    由此可以想象到为此而为整座城市所带来的受益,所以即便是柴油发动机厂最后不得不关停倒闭,对于他们那些人来说也是能够接受的,毕竟厂子的效益本就在逐年下滑,而一旦申遗成功,人们就多了一条生存之路。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