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我有一个豆荚农场 > 第204章 风吹麦浪

第204章 风吹麦浪

    三棵鹅耳枥树,两矮一高,呈三角形树立。

    左边的树下,黑脸站在那里一脸懵地看着两人。

    “没错,就是那个,黑脸!”李叶叫了一声,然后手指向树上,黑脸奇怪地转头看上去。

    旁边的周若颖及时打开手机,拍下了这一幕。

    “哈哈,和盆景一模一样!”周若颖看了看照片笑道。

    “还是没有主人的影子。”李叶笑道。

    “你去站到树下我给你拍一张。”

    “算了吧,太刻意了。”

    “你啥时候搞的这个大盆景?我都不知道。”周若颖抱着李叶的胳膊问。

    “上个月吧,那天看到有卖鹅耳枥树的,就买了几棵,心想以后结种子你也可以培育,多了些做盆景的材料。”

    “连树的造型都差不多,你真是心灵手巧。”

    “我怎么听着不像好话呢?”

    “绝对好话。”

    中午李叶和周若颖提前半小时吃了饭,然后接过瞿龙的工作,给吴老二送饭。

    在前山靠东的一片山坳里,找到了正在四散觅食散步的牛羊。

    山坳中间,五六条狗在追着一个小东西乱跑。

    两人走近了才发现,哪是五六条狗,是米米和板栗两个家伙,带着四头迷你驴乱跑。

    而它们追的,是一头小兔子,被几个大家伙围追堵截,吓得毛发纷乱。

    “哎呀它们在追兔子!”

    “米米!板栗!”李叶喊道。

    听到喊声,米米立住了看向这边,板栗却猛然一个加速,原本慢悠悠的动作骤然加快,四条大长腿猛然蹬地,一个纵跃凌空扑向兔子。

    还没反应过来,板栗直接把兔子按倒,一口下去咬断了兔子的脖子,然后叼起来,屁颠儿地送到了李叶跟前。

    李叶:……

    米米:……

    “行吧,晚上烧兔肉吃了。”李叶无奈地拎着兔子。

    “板栗你太残忍了,玩完了就把人家咬死了。”周若颖瞪着板栗。

    板栗以为在夸它,在李叶腿上蹭了蹭。

    “还是我的小驴驴好,只吃草。”周若颖搂住走过来的灰黑色迷你驴,揉了起来。

    吴老二看到二人,站起来走了过来。

    “老板,你怎么亲自来了?”吴老二笑道。

    “吴叔,我们来看看迷你驴。”李叶把饭递给吴老二,周若颖也站起来打了招呼。

    两头稍微大点儿的迷你驴,灰黑色和棕黄色毛发的,都过来在周若颖身边转悠。

    另两头之前有点问题的,则站在不远处看着。

    “来,花子过来!”周若颖招手。

    花白驴和棕黑驴犹豫着慢慢走近,站在周若颖面前。

    周若颖挪过去,一手搂一个,抚摸着它们的脑袋和背,给它们轻轻地说着话。

    两头驴开始还有点抗拒,慢慢好多了,后来还张嘴轻轻叫了两声。

    “咦,它们的牙好整齐。”周若颖惊讶道。

    “那个花白驴叫花子?”李叶问。

    “它叫花子,棕黑驴叫黑子,灰黑驴叫灰子,棕黄驴叫黄子。”周若颖一个个点着给它们取了名字。

    “啥玩意啊,能不能用点心?”李叶无语。

    “那你说叫什么?”周若颖斜眼看他。

    “按个头,大灰、二黑、三黄、四花。”李叶笑道。

    “太难听了,还不如叫灰灰,黑黑,哦已经有黑黑了,二黑可以,然后是大黄,小花。”

    “这样也不好听,我觉得……”

    “你觉得不好使。”

    “……”

    吃了晚饭,两人腻歪了一会,周若颖还是要回家,李叶只好送她,第二天要上班了。

    “你说我专门开个店卖盆景小树苗怎么样?”周若颖在车上问。

    “实体店?”

    “嗯呐,就在花市开。”

    “现在实体店生意不太好,为什么不在网上开?”李叶问道。

    “网上也开,店也开,有个店铺摆货迎客,感觉才像那么回事。而且快递运输毕竟还是会对植物造成影响。”周若颖道。

    “也可以啊,我有个朋友就在霍州花市开店,我们哪天去看看?”李叶想起江祺好。

    “行,可以先去看看再说。你这段时间忙不忙?”周若颖问。

    “过两天要割麦子了,完了就没什么事,怎么,有什么计划?”

    “可还记得上次聚会,张凤灵的男朋友全哥,还有小赵,他们在说要来你这里钓鱼。”

    “没问题啊,随时都可以来。”

    “这个周末看,如果你麦子割完了,我就让他们来,没忙完就下个周末。”

    “可以,正好天热了,我带你去河里摸小龙虾。”

    “好啊好啊……”

    接下来的几天天气都很好,天天大太阳,三叔天天早上都过来下麦地,一天看八回。

    麦穗几乎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越来越饱满。

    地里的西瓜也结果了,一个个鸡蛋大的小绿瓜很可爱。

    之前种的几种水果,只有草莓快成熟了,此时还是青白色,但在太阳照射下,几乎一天一个样。

    站在蓝花楹的树荫下,眼前40亩地的麦子,一眼望去都是金黄色,已经成熟。

    热风吹来,带着泥土和麦子的气息。

    农场种的第一批粮食,就要收获了,李叶心里有些感慨,更多的是欣喜。

    仿佛能看到农场的未来也是这样欣欣向荣。

    “可以了,明天或者后天就能割了,准备东西吧。”三叔薅了把麦穗,搓了搓放嘴里嚼了几下。

    麦子颗粒饱满,很少有瘪的,而且虽然之前有过风雨,却也没有出现倒伏。

    “明天吧,预报后天可能有雨。”李叶也拽了几粒麦穗装模作样地嚼了嚼,除了有点清气有点甜,没尝出什么来。

    “收割机我问了,这几天有些忙,下午我再确认一下。”三叔又到一处稍微矮了一些的麦子前看了看。

    “这几天村里应该都在割麦子,多少钱一亩?”

    “涨价了,去年还50,今年要90了。”三叔摇摇头。

    “涨得不少啊。”李叶咋舌,这个涨价幅度,快一倍了。

    “是不少,不过你这麦子今年丰收,一亩地少说也要收个700多斤,能赚一点。”三叔笑道。

    “赚一点是一点。”李叶笑道。

    他自己知道,这小麦肯定不能以市场价卖,最少也是5倍。

    毕竟是泡过灵液,又浇过灵液的,内在品质肯定比普通麦子好。

    买的人开始时会更注重表面,比如颜色,然后是口感,这好在哪里,那要等做成食物来看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