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谁家江山 > 第八章 初战

第八章 初战

    我生平第一次参加战役在汴梁大会后的一个月,也就是庆德二十二年的九月开打了。爷爷和韩吴两家的家主其实并不想这么快的开战,毕竟等等其他两路的消息共进共退是个不错的选择,可是我们面对的确是突如其来的遭遇战。地点在江西湖口。

    其实这里已经离我们江南省很近了,如果不击退兄弟会的进攻,他们可能就会直接攻至我们江南省内了。显然这是敌人的先头部队大约两万人,遇见我们也算是他们倒霉,我们三家各派了一员大将加上一万骑兵就向旋风般地杀了过去。战斗不到两个时辰就结束了,拿着破烂斧头的起义军完全不是人数上还占优的骑兵们的对手,完全成了被屠杀的对象。

    看着兴高采烈的将士们,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这样的战斗和屠杀平民百姓有什么两样,这样的胜利又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呢?再看看那些敌人士兵,分明前几天还是农民嘛,也许他们是受了奸人蛊惑,可是,如果他们能吃饱饭,哪怕是仅仅能够维持自己的生计,他们也不会造反啊,看看我们江南省就知道了。把自己的百姓活活给逼成了反贼,这是上位者的羞耻。在此之前,我对这些民贵君轻的观点还只是理论上的赞同,可今天我却被眼前的情况所震惊。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爷爷,本以为他会说我是妇人之仁,没想到他也是沉思了很久,然后让我不要告诉其他人,看来他也深以为然。

    虽然只是小胜,但还是要庆祝的,这就是士气的重要性了。所谓士气可鼓而不可泄,明明是一丁点儿的小胜利,也要说成是惊天动地的大胜,分明前方败得一塌糊涂,也要告诉士兵形势一片大好。有时候,胜利和失败往往就是士气一点点地改变造成的。历史上淝水之战,要不是士气的变动,晋军怎么也不是投鞭断流的北方军对手。

    夜,还是一样的寂寥;月,还是一样的孤单。想想自己到这个世界已经十二年了,不知道是否还有回去的机会。本以为自己可以过个无忧无虑的大少爷潇洒的过完这一辈子,没想到到头来可能还要做个刽子手。一个人在军营外边散步边发呆,想象今后到底该过什么样的日子,一阵嘈杂声将我惊回到现实。

    原来是有人在告别,我心下好奇,现在正是战时,怎么会有人不辞而别呢?难道是想当逃兵?走过去打听,才知道原来是我们家的一个校尉因为不肯下令追击溃逃的敌兵,犯了军规,本来因该处以重刑,但是该人以往军功不少被强制勒令离开部队,这是在和他的朋友下属道别。

    “你叫什么?”我问他。

    “郑破军。”他显然认识我。军营中的小孩也没第二个。

    “那你为什么不听号令呢?”

    “像你这样的少爷是不明白的。”

    “哦!”我被呛了一下,“那你想离开吗?”

    “那有什么办法呢?我在部队十年了,家中也是我一个人,任谁也不舍得啊!”

    “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还会这么做吗?”我继续问。

    “我…….我还会这么做的。”他喏喏道。

    “好的,郑破军,从今天起你就当我的亲卫吧。离你的部队也进,想回来就回来看看,说不定哪天就又回来了呢。”我不容置疑的对他说完,转身走了。

    迟疑地看着我的背影,郑破军似乎还没有反应过来。他也许没有想到,他最终还是回到了部队。只不过等他再次回来的时候,已经是领兵数万的将军了。

    随着我们三十万大军的湖口大捷,江西的门户九江摆在了面前。这也是江西东部人口最多,敌兵最多,防守最严密的城池。

    九江半靠鄱阳湖半靠陆地。因为没有水军,我们是不可能从水上进攻的,而从路上正面进攻显然也要付出很大代价。虽然我们有三十万大军,但据探子报告,起义军人数也达到了二十万,虽然不少是才征集来的,但毕竟守城不需要什么技术,还是比较容易的,九江的守将是兄弟会四大侍者之一的西方侍者臧孟。据说此人力大无比,且出奇勇猛,在当初攻打九江的时候就一个人挑落了文家武将十人,士兵无数,且在兄弟会的士卒中有很高的声望。虽说像这样的武将智谋要差了点,可据内部情报说,臧孟得到的指示是,只需要坚守,不需要进攻,尽量拖住我们就行了。

    面对这个吃不下又丢不掉的鸡肋九江城,三个家主真是伤透了脑筋,没有办法只好先驻扎再等其他两路的消息。可是自从我们在湖口接到中路大军的消息说他们已经抵达武昌,正和兄弟会大军对峙命令我们全力攻九江之后,就没了消息,而西路军则和我们差不多在行进了一段之后遭到了兄弟会的阻击,进退维谷。

    接下来的半个月,我们都处在围而不攻的情况中。就等中路七十万大军击败敌军主力,敌人士气低落的时候将城池拿下。按道理说,除去在东西两路阻击我们的四十万敌人,兄弟会最多还有五十万东拉西凑的部队来正面抗击中路的七十万大军,这和战斗力强劲的皇家部队比起来还是明显不足,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一个字等。

    可是又等了一个月,却非但没有收到中路大捷的消息,却收到了兄弟会三十万大军回援九江的坏消息。各人显然都被这个消息震惊了,既然兄弟会回援了,那么正面的主力部队岂不是凶多吉少。兄弟会的战斗力真的那么强吗?面临多数兵力围攻的我们会不会也被包围或是被歼灭呢?

    下一步怎么办?每个人都在问着同样的问题。东路军的统帅部也持续讨论了很久,三个家主现在头都快大掉了。许多问题迎面而来。如果中路军覆灭了,那么皇帝现在在哪里呢?帝国会不会崩溃呢?是各回各的领地还是集中起来先和兄弟会打呢?

    而我现在却在想另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中路军为什么会覆灭。通过调查,这次中路军出动的皇家将领,无一不是有多年带兵打仗经验的老将,甚至还有驻守边关的铁骑屡破胡人的名将。而兄弟会正面五十万人中有战斗力的最多十万,剩下的四十万人连二十万战斗力都不到,那么有什么理由失败呢?如果他们没有失败那么敌人的增援怎么会出现在九江附近呢?

    “除非......除非皇帝有意如此。”我喃喃道。

    是啊,很有可能。兄弟会自然不敢正面死磕,要各个击破,先捡软柿子捏,把我们当软柿子,郁闷啊!!!而皇帝也故意让我们鹬蚌相争,自己来个渔翁得利。等我们都个你死我活,再一举将我们全部干掉。说不定他不仅想打败兄弟会了事,顺便借起义军之手干掉几家世家也可以开创两百年皇家没有的局面。阴险呀,奶奶的,看似忠厚老实的皇帝原来还有这么一手。那么正面的主力部队去向也很容易理解,说不定就去抄我们几个世家的老巢了。显然他不会把部队都放在正面,不然兄弟会也不会放心的把三十万部队调走,这种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还是不可调和的。

    当我把我的想法告诉爷爷的时候,他也被吓了一跳,这样说来,我们江南省也不安全了。他一激动就想出去和韩吴两家主商量,却被我制止了。靠,现在三十万对五十万就不知道胜负,要是他们知道自己老家不安全先跑了,那我们十万人不是要玩完。而且这周围也没有什么地方好跑,被人家一追赶,加上溃败士气低落,多半要溃不成军。

    “那你说怎么办。”爷爷这个老狐狸一时也没有了主意。

    “凉拌。”我没好气他又将皮球推给我,“先拿下九江,不然被包围我们就危险了。”在立刻派出探子调查江南省周围有没有不明部队出现,命令家族内预备队全部召集备战。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怎么用最快的时间拿下九江。

    “又什么好办法吗?”老头子问。

    “办法有一个,有点冒险,不管怎么说也只好试一下了。”我对他说。在本少爷的心目中,计谋在战争中并不是占主导因素的东西,实力才是胜利的保证。所谓奇正结合,以奇辅正,走到哪正都是最重要的。没有实力,有什么计谋都么有用,不把心思用在增加自己的实力上而总想用什么计谋的领导人是不足为虑的傻蛋。就像后世美国入侵伊拉克,不管萨达姆用什么计谋,都挽会不了失败的命运一样。所以这次不到像这样的紧急情况我是不会去想用什么出奇制胜的,这毕竟不是正道。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