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我是中师生 > 第54章 尧点子

第54章 尧点子

    初三最后一学期,同学们都投入了紧张的复习中。在新学期复习动员会上,定远做了复习动员和安排。

    “同学们,本学期是初中最关键的一学期,通过全面系统地复习,也将是同学们成绩提升最快的一学期。我们仍然采用过关复习法,每一科每一个章节必须搞懂后才进入下一章节,必须章章过关,节节过关,人人过关。同学们,你们有信心吗?”

    “有!”

    同学们干劲十足。

    “根据我以前的学习经验,复习最关键的是你自己看书,查漏补缺,不懂就问同学、问老师,只有你自己看懂了才是真的懂了。我们老师要做的就是提前出好每章的过关题,每章只选10道题,你做对了就复习下一章。”

    定远拿出一张大纸展开,继续说道:“同学们,这是复习冲刺进度表,每个同学的名字都在上面,每一科每过关一章,我就会在上面标上进度。还有,全班分成三个小组,唐小闯、何小妮和我各负责一个小组,比一比哪一个小组复习进度最快。”

    “哦,还有小组比赛!”有的同学站起来看自己是哪个小组。

    “每个同学要记住,不能给自己的小组拖后腿,小组成员要互相监督和提醒。这个表就贴在黑板旁边,大家随时都可以看到。”

    “这下好了,谁都不敢偷懒。”周小龙偷偷说道。

    “我们小组的几个,下课后到我这儿来,小组开会。”唐小闯站起来说道。

    “我们小组的也要开会。”何小妮也站起来说道。

    定远小组的成员主要是班上成绩靠后的同学,定远望着他们说道:“那我们这个小组的也要开会,我们不能落后。”

    经过几年的磨炼,教学上,定远越来越老练,点子也特别多,刘老师和小石经常喊他“尧点子”。

    在作文教学中,定远一直坚持把学生喊到办公室面改,每学期每个学生至少面改两次,每面改一个作文,要花上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

    刘老师在一旁看了说:“小尧,你这样改作文太费时了。”

    “刘老师,面改确实费时间,但效果好,能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么改。前两年我也没面改,但我发现作文本发下去,学生只关注老师下的评语和分数,跟没改差不多,所以我才想到面改,多改几次,学生也学会改作文啦,有时我就叫他们相互面改。”

    “就你小子点子多,年轻人就是脑子灵活,怪不得你这个班年年考第一,成功是有原因的,这话一点不假。小尧,你不简单啦,你就是个‘尧点子’!这个村校屈才了,屈才了!”刘老师感叹道。

    “刘老师,我现在很充实,很有成就感。”

    “这就是当老师的命,学生的一点儿成绩就能让自己满足。”

    “也许是吧!”定远继续批改起作业来。

    定远一直坚持一个理念,让学生爱上学校生活,才会爱上学习。他不喜欢学生学成书呆子,紧张的复习中,他每周坚持带孩子们到操场跑步、打球,有时还要组织一场小组拔河比赛。

    三月,是杂交水稻播种育苗的时间,水还刺骨的冷。南方雨水多,农民们早早戴着斗笠披着蓑衣下田了。

    一天早上第一节语文课,到处还雾蒙蒙的,定远决定带孩子们到田间感受农民春播的辛苦。

    来到田埂上,定远指着忙碌的农民,说:“同学们,如果农民现在不播种,秋天会有收获吗?”

    “没有!”

    “不播种哪会有收获?”

    同学们纷纷说道。

    定远继续说道:“是的,不播种哪会有收获?同学们,你们要记住,要想有收获就必须要付出。这样吧,我们脱下鞋袜,下到田里,感受一下水的温度。”

    “啊!太冷啦!”

    “怕冷的不下来。”定远说着,第一个下到田里,泥下的温度更低。

    孩子们见老师下田了,也纷纷脱掉鞋袜,挽起裤管下田了。

    “啊,好刺骨!”

    “钻心的冷!”

    “不,是冷得钻心的痛。”何小妮说道。

    冰一样冷的泥让孩子们不停地抽动着双腿,牙巴磕巴磕巴直响。

    “怎么样,同学们,感受到你们的父母在家劳动的辛苦了吗?”

    “感受到了,平时没听他们说过。”唐小闯说道。

    “同学们,不付出艰辛就不可能有收获,我们学习也一样。记住了吗?”

    “记住啦!”

    “好,陶行知老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我们要向生活学习。今天的生活体验课就上到这里。”

    同学们从田里起来,双脚冻得通红,没有一个再喊冷。他们提着鞋,光着脚,跟着老师喊着“一二一”的口号回学校了。

    喊声传向四周,田里的农民纷纷直起腰来说:“这个尧老师,真有办法,还没见过哪个老师把学生带到田里来的。”

    “就是,学校来了个尧老师,不是整个学校活起来了,是整个村庄都活起来了。”

    大家不停地夸着定远。

    何花爸妈也在自家田里忙活儿,听到大家的议论,心里自然是高兴得不得了。

    “何花他爸,你家可找上了个好女婿啦!”一个大娘大声朝何花爸妈说道。

    “是,我家何花有福!”何花爸乐呵呵地回道,育起苗来动作更轻快了。

    回学校的途中,要路过何花家。何花正忙着给孩子们准备午饭,听到“一二一”的喊声走了出来,见孩子们一个个双脚冻得通红,责怪定远道:“你把他们带到哪儿了,就不怕感冒?”

    “同学们,怕不怕?”定远问道。

    “不怕!”同学们齐声答道。

    “跟你一个模子了,我去给他们烧点热水。”何花说道。

    “不用热水,就用水缸里的水。”

    “什么?太冷啦!我的尧老师。”何花说道。

    “没事,我去舀水。”

    定远提了一桶水出来,手里拿着水瓢,说:“同学们,水缸里的水更冷,怕不怕?”

    “不怕!”

    “好,准备好,给你们腿上浇水啦!”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每舀一瓢水浇在孩子们腿上,定远就念上一句。

    孩子们弯腰洗脚,也大声念道:

    “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

    “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

    “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

    ……

    “看你,给这些孩子打鸡血了。”何花说道。

    “嗯,这是我这四年来上得最成功的一堂课。你一会儿就多帮我烧一桶姜汤来就行啦!”

    “嗯,我早想到啦!”何花低声说道。

    “何花,你是我的贤内助。”定远小声说道。

    “我愿意!”何花看了一眼定远,忙着烧姜汤去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