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奇人异志录 > 第三十四章 道碎上

第三十四章 道碎上

    道碎,传世至宝。

    初次现世时就已经是气吞六合,横扫八荒,世间无一对手,以致于一步登顶至江湖第一至宝的位置。

    但那时候的它,尚还唯一。

    自汉末三国西晋起,这数量唯一的道碎便在此数百年间横行江湖,称霸武林,更有着扭转大一统王朝的兴衰之举,以致于在异人江湖里威名远扬起来。

    但历史滚滚长河,年年岁岁皆不同。

    东晋五胡十六国起,异人江湖格局大变,道碎所属唯一顷刻间荡然无存。

    不知其缘,又一枚道碎如神迹般的出现,以致于往后的异人江湖是呈现着双道碎在世霸道的格局。

    可也自打此时起,往世以后的道碎数量则是愈发渐多了起来。

    第三枚道碎,是出现在唐末乱世五代十国时期。

    第四枚道碎,是出现在导致北宋灭亡南宋成立的靖康之难时期(靖康二年、金天会五年,1127年)。

    第五枚道碎,是出现在元顺帝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时值元末明初农民起义时期。

    第六枚道碎,疑似出现在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的土木堡之变时期,但实证于明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的南丹陨石事件当中。

    河池地区《庆远府志》记载:“(明朝)正德丙子(公元1516年)夏五月夜,西北有星陨,长六丈,蜿蜒如龙蛇,闪烁如电,须叟而灭”。

    以上所记录的,正是著名的明朝南丹陨石事件;也自打那时起,直至现在,道碎一直是保持着六枚的数量。

    而此六枚道碎,在往后也被世人尊以清、浊、阴、阳、生、死等六字作区分。

    至于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六枚道碎齐聚一堂则是在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的天启大爆炸事件当中。

    事件之后,从此世间无妖。

    (大致情况,可看注释一)

    至此,今虽道碎数量恒定不变,不过道碎因何而逐渐现世变多至今仍是个世纪级的不解之谜。

    可历史越久远,事实越难辨。其中多少虚实,无人可知。其中多少真伪,无人可定。

    茫茫历史,岁月长流,若问起道碎过往如何,目前能加以实证其真实性的不过是近几百年的时间罢了。

    因此不语千年之前,只择其数百年而言之。

    自明末起,天灾人祸,民族矛盾日益尖锐。

    自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陕西王二起义开始,经过洛阳之战、襄阳之战、成都之战和山海关之战,至清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败,起义军与明军战斗17年,与清军战斗20年。王二、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部农民军从小到大,从分散到集中,从游击流动作战到运动流动作战,最终是推翻了明朝。

    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因道碎被家贼所窃,因此夔东十三家兵败川东。自此,民间最后一股拥有军事实力的明末抗清势力彻底消失。

    往后,清王朝是集数十年之努力,历数代人之奋烈,最终共三枚道碎是落入到了当时统治着中原大地上的清朝皇室手上。

    可异不屈于王权,二者如彼岸,触之天怒,逆之则天诛地灭——凡是异人皆有此道天命枷锁,仿佛是天公之意,可谓是天上仙瞧不上地上王。

    若问起缘故,无它——全因曾经的某人欲望滔天,身已处王道巅峰却还意图染指天道,以致于最终天降诛罚,既诛他,也罚了世间所有的异人。

    从此,世间异人命中无王道,若染指则必先身死,此乃天命不可违。

    所以自东汉初起,帝王无异人,异人不成皇。

    但异人虽不可为王,却可助人为王,以此享受这世间的荣华富贵。

    如蜀汉诸葛亮,又如明初刘伯温等,虽身为异人却辅佐凡人为王的纵观历史并不在少数。

    也正因如此,逢历朝历代的当权者们皆会为了自己的政权稳固、王朝的千秋万代从而在世间各地大力搜寻道碎的下落。

    可道碎乃异人间的问仙至宝,缘此异人们与当世朝廷大多时候都是水火不容,甚至不少痛击王朝的大事件还是异人组织的。

    如汉末太平道教、元末明教、清时白莲教等。

    近两百年最典型的莫过于公元一八一三年,既嘉庆十八年,由异人李成文、林清共同发动了的“天理教起义”。

    当时,在召集了两百名教徒并在紫禁城门处发动了兵变,意在推翻嘉庆帝颙琰的统治。

    虽是失败了,但也让统治者重新审视起了异人在民间的作用。

    因此每逢当权者获得道碎时,因乃天道至宝,是不敢有所不敬,皆作秘密封存,或是埋入龙脉助其国运,免得被异人所获,助他人成王,坏了自己的统治。

    所以当时的清朝统治者在经过八旗会议之后最终是决定将自身所掌握了的三枚道碎皆埋于故土龙脉等有助国运的地方之中,以此旺其大清国运千秋万代,也便于日后复国时得天道相助。

    至于位置,大致如此。

    其一,是镇于BJ故宫内帝殿中;其二,是被埋于山海关外东北区域以长白山一带为首的清朝故土龙脉中;其三,是被祭祀于葬有先帝的清朝皇陵中。

    一七七零年,既乾隆三十五年,一位满族异人贵族是将埋葬在清朝故土龙脉中的龙衔宝珠处的道碎给暗中窃走了。

    时过数十年,道光二十年,既一八四零年,此时清朝国运明显衰败,紧接着就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朝惨败。

    从此清朝被迫打开了国门,并因自己的腐败无能从而更加的衰败不堪。

    而此时的英国人,因对道碎早有所耳闻其神奇,因此期间一直虎视眈眈着。

    所以在鸦片战争结束之后,并在清政府签订着臭名昭著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时候,英方就趁机派人向清政府索要过道碎。但由于道碎乃稀世珍宝,因此被清政府拒绝了。

    道光三十年,即一八五零年,时值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与轰轰烈烈时期。

    据不在正史的传闻记载,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其实是有着一位汉族异人在洪秀全身边鼎力相助着,以致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前期是顺风顺水的。

    只可惜,天道无规律,命不由己只由天。

    之后清朝那边也来了位能人异士相助,更是还因此让清朝有所逆转乾坤起色。

    最后这位汉族异人还与那个满族异人在长江天险处展开了一场旷世决战。

    虽关于此战的亲眼目睹者寥寥无几,但在往后他们却都成了异人界里的风云人物,如已灭亡的王家上上任家主——王道龙(王野的爷爷的爷爷)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此战之后,苍天未死,黄天不立。岁末由兴,天象大变。

    此后,应星象,太平天国国运竟由盛转衰,毫无兴起之色,更无复兴之相,乃必败无疑。

    反观原有亡国之相的清朝,应星象,竟被斗转星移,已略有所微兴之色,非亡国末路,仍有一息尚存未败。

    而此为天命,不可违。

    见此,虽是胜出,但那位汉族异人却是仰天悲叹一声,是道:“此为时也,命也。”

    末,便是离开了太平天国。

    从此太平天国逐渐衰弱,并最终失败。

    注释一:

    恭王府大爆炸:天启大爆炸又称王恭厂大爆炸,是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明朝首都BJ发生的一场神秘的大爆炸事件。

    天启六年五月初六日巳时(公元1626年5月30日上午9时),位于BJ城西南隅的王恭厂火药库附近区域,发生了一场离奇的大爆炸。这次爆炸范围半径大约750米,面积达到2.23平方公里,共造成约2万余人死伤。这次爆炸原因不明、现象奇特、灾祸巨大,是“古今未有之变”。

    天启大爆炸其成因仍然困扰着历史学家和科学家,与3600多年前发生在古印度的“死丘事件”、1908年6月30日发生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的“通古斯大爆炸”并称为世界三大自然之谜。

    (出自网络百科,仅供参考)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