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奇人异志录 > 第六十九章 义楼多静好

第六十九章 义楼多静好

    次日,阳光大好,是普照大地。放眼望去,灿烂一片。

    相随,所扬为风,是拂过当夏。所向之处,四海八荒。

    “大师好。”

    进门,并行礼,同时这一口恭恭敬敬的大师好当即是引起了正在喝茶的他以及他的注意。

    听此,随声望去,林九凤当是起身,朝着纪风而去,并一脸和蔼可亲地迎道:“嗯,不错不错,生而一表人才,外在身高体硕,内兼玄阴重体,貌还谈吐不凡,着实是个好苗子啊~”

    语罢,林九凤一如既往着那天的欣赏之色。

    走近,在一米八来高的纪风面前,虽矮了大半个头的他却腰板如松,挺直如峰,消瘦却坚韧,气势甚至还稳压纪风一头。

    听此,纪风随即是不好意思地应了句:“大师过誉了。”

    林九凤:“不过不过,不仅不过,你这还处世谦逊,不骄不躁,心性上佳呐~”

    纪风:“只是家父言行身教,耳濡目染罢了。”

    林九凤:“得了吧,你爹以前狂得很,只是现在年纪大了消停了点。什么言行身教?你真随了他的性那才叫完了个蛋呢。”

    听此,纪风是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也附和了句:“嗯嗯。”

    至此,这段家常话算是便到此为止。

    紧接着林九凤是开门见山,是道:“不过小风,你可知今日贫道为何让你过来?”

    纪风:“昨日大师授课,乃是命案一事。因此大师今日此行,所为之事想必也是命案一事。”

    林九凤:“嗯,正是,只是不知小风你是否略感兴趣,与贫道一同前往并助贫道一臂之力?”

    纪风:“乐意至极,小风早已在家父口中久闻茅山道术神通广大,惩恶扬善。现如今大师肯亲自露一手其真传本领,以广小风之见识,小风甚是荣幸。”

    “哈!那就好,”听此林九凤甚是开心,可紧接着却是小有落寞挂脸地道:“不过我茅山因常年与魑魅魍魉鬼怪之物打交道,所以不入世道名流之列,更难登世俗大雅之堂。着实没你说得那么好,只是非主流之道罢了。”

    茅山道术,斩妖除魔诛鬼伏尸灭僵,乃与世间污秽脏物于一世之道。因此久而久之,身上晦气渐累渐丰。

    因此世人,如不是家中有祸出事,基本不迎也不请。说白了,就是怕晦气。

    以致于往世间,民间常言道:家中宁留酒肉佛,不与茅道一张席。

    纪风:“何为道,为人者皆为道。道在心中,凡为人者之道在小风心里一无高低贵贱之分,二无雅俗美丑之别。凡利民之道,皆乃大道是也。至于标榜主流,不过是庸人自扰之的破败心境罢了。”

    听此,林九凤当是一愣,并微惊,紧接着是如获至宝地道:“思想超脱于凡,不与俗人共论之。可堪大才,真是可堪大才啊~”

    语罢,他更加看上纪风了,内心也盘算着什么时候把纪风坑蒙拐骗进茅山。

    对此,纪风又不好意思了,是应道:“林大师又过誉了。。”

    林九凤:“诶!谦逊虽好,但不可过谦。贫道之言,实则继励之,否则以为勉,无需受宠若惊。”

    纪风:“嗯,大师说得对。”

    也恰好此时,是谁?等声音一来,便听得是青瞳在道:“大师,你点名需要的东西已经准备好了,都在这包里。”

    听此,恰逢时辰正好,所往响午方向流逝。同时外头清风徐来,阳气渐浓渐盛。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随林九凤是应道:“嗯,轮回事大,时辰难得,那咱们现在就兵贵神速。”

    语罢,俩人当是出发。所往之处,后山偏僻之地。

    纵观神州大地,论起建筑,其格局向来讲究坐北朝南四个字,而组织亦一样。

    上北下南,以正南门为下置位,以正北山为上置位,上山下门,左东右西。

    左东朝青木,青龙居阳属,阳左甲乙木。右西向金水,白虎居阴属,阴右壬癸水。

    所以入门,往组织的东北角处望去,便能瞧见一方不起眼的复古小楼。

    此楼乃是传统的阁楼式砖楼,高度偏矮,楼体共三层半,外形呈四面八棱八角,整体好似李天王的半截七宝玲珑塔。

    而此楼,名为义楼,乃是临时放置命陨身亡的异人之处,论世俗而言便是太平间或停尸房。但因异人传统,需避名晦,因此冠以义楼之名。

    当然,义楼的存在意义更多是在于临时压制异人体内的残余异样,比如尸变等等。

    而大多压制的对象,则是三尸污物。因为生前不散功者,死后多多少少都会有点三尸残余。

    至于世俗里常被称之为鬼的玩意儿,实际上就是异人死后体内的三尸在吞噬了原生灵魂之后拥有自我意识并可作妖的产物。

    所以在义楼的建造上,组织是额外的讲究。

    义楼,共三层半,一二三楼皆为陈尸间,三尸情况越严重者,居越高层。

    天为清,清聚阳。地为浊,浊滋阴。离天近,来清汇阳。离地近,招浊生阴。因此有些白事为什么会出现吊棺一事,只因触地来煞缠尸生异也。

    而作为三层开外的楼顶那一半层,居中是坐有着一只石狮子模样的石雕,此石名为石辟邪,身躯表层朱砂提字,青铜连索缠身,嘴中更是含有一颗开过光的镇邪佛珠,额头上贴有一张黄底红字符箓。

    因工作需要,但凡作为组织的建筑单位里,其总部或分部必然会建有一栋三层半的小楼用以临时存放异人尸体,之后再择其黄道吉日并火化。

    至于现在,言归正传。

    临近门,首当其冲的印象当是古朴与沧桑。

    与其它那种在粉饰与维护中一次次焕然初新直至使用期一到便轰然倒地的建筑物不同,翻新于义楼而言是几乎不存在的,年已数十载风霜雨月的青砖阁楼只会在岁月中逐渐凋零,因此每一栋义楼都有着属于它的年代感与静好的韵味。

    虽非首见,但林九凤还是驻足静望了片刻。义楼里不宿生,却有着死的远望。

    小楼虽小,可巍峨范儿默然外漏,青砖石墙,棱角分明,老墙渐秽,依旧厚实。

    其上虽是流淌着落寞的痕迹,但在开阔的阳光领域里反而净显着朝气蓬勃。

    无声,纪风也相随而望,并在脑海中回忆起了相关义楼的一切。

    坐北朝南,南门对望。

    片刻,林九凤是动了,并朝着那数扇封木而去,毕竟这木料林九凤熟得很。

    林九凤:“桃花木?”

    纪风:“正是。”

    “嗯,不错,识货,这好东西便宜耐操。”在摸了一把,林九凤却是语气略有惋惜之意,是道:“可惜只能在这吃灰,而不是用来与那些妖魔鬼怪大战三百回合。”

    语罢,因正事要紧,纪风是动手了。

    待稍费点力之后,在这长期充当封门的八扇桃花木门板是被纪风一一敞开了,也露出了内门。

    而内门是一扇黄铜大门,分左右两开,而在两块门面上则各画有一副人画像。

    为左者,映入眼帘的是一位戴着破帽,穿着蓝袍,围着牛角腰带,一只脚赤,一只脚套着旧朝靴,一只眼是瞎的人的画像。

    旦见他,林九凤是恭恭敬敬地拜了拜,以表尊敬。

    没错,此门画中人正是道家高仙——钟馗。

    为右者,映入眼帘的是一位慈眉善目、愁苦锁脸的白眉长须老僧,身披锦斓袈裟与项上佛珠的他无疑是一副普动众生的悲悯之姿。

    旦见他,纪风是恭恭敬敬地拜了拜,以表尊敬。

    在拜的同时,林九凤是注意到了头顶——挂横联的地方是悬有着一面朝下四十五度角的八棱八角黄铜八卦镜。

    镜面朝下映过道,魑魅魍魉皆作空。铜镜金光照万物,八卦起灵保一方。

    随即,在铜镜的镜面里纪风是把门给推开了。

    门才一张,扑面而来的冷色调当是如猛虎下山一般,瞬间便是肆虐开来,以致于阴凉透身,不安缠身,幽暗中生,诡魅丛生。

    虽人倍感不舒适,但异样的风头却是被此刻迎面而来的玄关墙给抢了。

    因果轮回,此四个字也不知是出自何人之手,当真书法大家,笔刻如锋判官录,字意见厉阎罗帖。一见知威势,望者徒生畏,直教人不敢冒进。

    但他俩不惧,是毅然踏入,可当这一老一少才刚把脚往里一放,沉闷当从心中来,瘆人慌意随袭身。若是意志修为稍差者,定然呼之不顺,吸之不畅,胸闷卧心,头晕眼花。

    而这一步,可谓是积累了数十载风霜雪月年间里的异人死念。

    不过在下一刻,死念顿然四散离身。若问及原因,无它,只因义楼仍在这巍峨屹立着,也默默的守望着这一片怨海……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