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碧海南云归 > 第199章 乘势而为

第199章 乘势而为

    在龙江的北罗军,重新组织之前,叶扬就命令过江的人民军部队回来了。

    但这支大军,没有在龙江停留,而是一路向南,直接进入外蒙深处。为了避免‘尴尬’,队伍并没有经过北罗军民的‘难民’区,而是选择一条偏僻的路。

    在克鲁河南边的广阔天地里,秘密建立几个军事基地。

    每个基地,都重新编成一个军团。其队伍的主构架,是原装甲集团军的干部,都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作战经验。

    每一个军团,都下辖坦克、装甲各一个师,两个机械化师,以及两个骑兵师。还有一个重炮旅、警卫团、特战大队,以及其它的配属部队。

    其主要的人员配置,来自于各大特区,其中以西澳和包太地区为主。这些战士都年轻有为,希望能为人民军建功立业,为保卫家园,贡献一分力量。

    能有如此多的年轻人才,这得益于各大特区,成立的那些院校。这也是多得八路军、国军等友军,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其中‘金手指’顶神出品的教材、资料,也起了不小的作用。

    虽然说,机械化军团这种配置,没有原来的装甲集团军强悍,毕竟那些个装备是超现象级,根本就无法复制。

    但机动性,一点也不比原来的差,甚至有时候还会更强。因为有两个骑兵师,在某些方面,骑兵的机动性,反而比装甲战车更优越。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军团,足足有5个之多。之所以要组建这么多,是因为这些人员,已经达到实习的阶段,可以一边训练,一边等待西澳地区军工厂的新装备。

    …………

    驻扎在赤塔的远东军,另外一个装甲集团军的装备,叶扬并没有打心思,而且还给他们送去油料。

    一来是因为人民军,并没有那么多人才储备,如果步子一下子迈得太大,容易伤了‘根基’!

    第二,这支装甲力量,与小日子对上,无论结果如何?对人民军来说,都是非常难得,也是极为重要的参与价值。

    至于说,人民军这些机械化军团,为何不去赤塔‘大显身手’?自己出手的数值,不是更准确吗?

    这当然是有原因的。

    一方面是‘新装备’的使用,肯定是要一些时间来适应。另外刚‘趁火’打完‘劫’,这么快就跑到人家里耀武扬威,合适吗?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叶司令正在下一盘大棋,而这些军团,能发挥大作用。

    试想一下,等北边的战场上,小日子正与北罗军打得如火如荼。这5个军团,三十多万大军,忽然横穿大兴山,杀向南满地区,结果会怎么样?

    仅凭小日子在南满,部署的3个步兵师团,应付八路军游击队,已经捉襟见肘。一下子又来了这么多巨无霸,小日子还能怎么着?

    到时候,西、南两个方向被切断,除了向东进入朝半岛,要不然就向北。

    向东是败逃,向北是进攻北罗毛子!依小日子的性子,大多会选择进攻。

    按照这个态势,小日子布置在龙江的部队,哪怕与南边的3个步兵师团汇合,也不敢面对人民军的南北夹击!

    那时的人民军,兵已经达到七十多万,而且半数以上是机械化,再加上差不多二十万的八路军。小日子这十来个步兵师团,难道真的会以卵击石,自不量力?

    其结果可能是,小日子会在上边‘战术指导’下,快速‘转进’。然后,为了提升所谓的‘势气’,全体向北边发起进攻。

    如果一切顺利,小日子这匆忙‘转进’,能带走的东西自然不会太多。对占领区造成的破坏,也会少许多,这或许可能是解决东北问题,最轻松的方法了吧?

    …………

    事实果然如此,当得知西进的3个师团,全部被围歼!

    而且,人民军的5路大军,已经横穿山脉,在辽西平原上横冲直撞后。小日子北方作战总指挥部,立即命令东北军各部,尽快向北方集结,准备去进攻北罗沙。

    叶扬并不是‘料事如神’,而是他收到西方的情报,小胡子阿道夫,也准备对大胡子动手了!

    在动手之前,小胡子会对‘盟友’一一小日子通告。

    小日子高层,肯定会做出一些决策。

    与其在东北,时不时被人民军欺负,还不如去更广阔天地驰骋。

    再说了,比矿产资源的话,还有哪里能比得上北罗沙帝国?

    或许,外人会认为,人民军只是乘势而为,要一举解决东北问题。

    不可否认,叶司令确实是有这个意思。

    但问题是,有着‘先知先觉’、以及‘金手指’助力的叶扬,会只是谋求东北这一区域?当然不是,他是在准备一个大招!

    只是这个招,什么时候能‘爆’,就要看小胡子阿道夫的能耐了。当然了,如果出了差错的话,他也会将之纠正过来,从而完成这个‘大招’。

    …………

    欧罗巴大陆上,最最疯狂的旷世大战,又比史上早了整整一个月。

    事实上,是提前了一年多一个月。原史上,小胡子是在西方攻势后的次年夏天,才发动的世纪大战。

    现在的情况,之所以会产生偏差,当中有不少原因。

    第一,是第三帝国在西方攻势中,取得了更辉煌的战果一一把吉利远征军全部都‘留’了下来。

    这使得西方对第三帝国的反击,明显弱了几个档次,让小胡子在战略上,不用太过担心两线作战的压力。

    第二,此次战役,第三帝国的空军,以及装甲坦克,相当大的一部分,换成了与叶扬交易的一代升级版‘机心’,其战力的提升,虽然没有达到‘天花板’级别,但也足够吊打西方了。

    正因为如此,此役第三帝国的损耗,比史上少了太多。再加上,后期还有不少先进的‘机心’交付,这也使得装备部的产能大增。

    这也是小胡子,有信心提前一年动手的重要原因。

    但不管怎么说,史上的小胡子,确实是在东方栽了大跟头!

    其原因众多,但北罗冬天恶劣天气,肯定是一部分。

    如今,这宝贵的一个月时间,或许会让第三帝国节省海量的资源。从而使战局,向着它们有利方向的变化,从而导致改变历史进程也说不定?

    前题是,袖心部队,会不会和史上一样那么给力?

    …………

    大招终究是大招,一但势放出来,肯定是会‘石破天惊’的!毕竟大招的‘杀伤’力巨大,对手肯定也会用大招来反击,这是必然的。

    所以,在出招前,做好充足的准备理所当然。能不能承受对手的大招反击?这你总得考虑考虑吧?

    不过,即然选择了先出招,能一招将对手打伤残,失去反抗之力,那就再好不过了。

    那么如何使‘大招’更具杀伤力呢?可以借势,增强‘功力’,或者‘四两拨千斤’一一乘势而为!

    人民军就是使用这些招式,先向北罗‘借力’,然后‘乘势’收拾东北军。效果非常好,运气也不错,没用多大的代价,就收下东北。

    小胡子同样是借着快速收拾西方,部队势气高昂,再就是趁着北罗军正在改制,还未稳定之时出招。

    当然,也借了小日子东边的牵制,造成北罗沙帝国,迫不得已两面作战,这个战略态势。

    但结果如何,还有待观察。

    …………

    与史上一样,第三帝国为此战,制定了一个‘奥托’计划。此计划,其实在‘镰刀闪击’行动之前,就开始了。

    只不过,这计划被小胡子全盘否定,并亲自制定了一个‘巴巴罗萨’计划。

    计划要求,以一次快速战役,击溃北罗沙帝国!

    第三帝国所有的武装部队,必须在西方攻势结束之前,开始准备,并于5月10日之前完成。

    作战计划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首先用突袭的方法,消灭北罗沙西部军区的军队。然后在空军的掩护下,以装甲部队为先锋,一路长驱直入,向其腹地进攻。

    进攻线路分为南、北、中三路。

    北方集团军群,由冯来布元帅指挥,共30个师,一个航空军大队,上千架战机掩护,由东普士出发,经德文斯、奥斯特城等地,直取北罗圣城。

    中央集团军群,由冯包克元帅指挥,共计51个师,空军1600架战机配合行动。由华沙出发,经布列斯、明斯克、斯摩克等地,进攻北罗沙帝都一一罗沙城。

    南方集团军群,由冯伦德元帅指挥,共63个师,配战机1400架。在布卢布林至多河地区展开,向吉辅城进攻,然后向顿巴斯进击。

    在占领这三大城域,并歼灭其部队后,实施第二阶段作战。

    第二阶段,进攻北罗沙后备军,占领际尔汉斯克,伏尔加河沿岸和阿斯特拉及里海地区。

    然后,以乌拉尔山和乌拉尔河构建防御线。

    最后,对防线以东的工业基地,实施空中打击,直至摧毁其抵抗意志。

    不得不承认,小胡子阿道夫的这份计划,确实非常宏伟!

    如果真的顺利实施,那么整个欧罗巴大陆,有一大半的领土,将成为第三帝国的版图。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