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碧海南云归 > 第209章 情况有变

第209章 情况有变

    时间来到1940年6月19日,叶扬他们,离开北罗沙帝都,已经三天了。

    因为队伍人员复杂,有老有少,所以行军速度很慢。这天晚上,才到科洛小城。

    按照原计划,他们应该之前一天到,列车也已准备好了。可由于战事吃紧,别说一天了,就是一个小时,很多情况就出乎意料。

    他们预定好的‘专列’,不但被军方调去运送人员和物资,就算是接下来的三天,也没有‘空军’可以调用了。

    没办法,叶司令只能让打前站的人员想办法。

    下一个大站点,是梁市。此城比科络大得多,同时还是东线的交通枢纽。

    往东方向的列车,大多是急着去运兵员和物资,因此空车运行也是常有的事。因此,很容易就验证一句话,办法总比困难多。

    唯一让他们无奈的是,这段距离还挺远的,要再加快赶路才行。现在形势复杂多变,谁知道多一天,又会发生多少事?

    好在,这次天随人愿,众人幸苦了这么久,终于可以坐上南下的‘专列’。

    列车上,叶司令查看一下众人的情况,却意外发现,他们的状态,并没有和他想象的那么糟糕。

    不管是老人和孩子,虽然身体没有后世那么丰润,但无论是体能和意志力,着实比后世强很多。

    在后世,别说是连续行军数日,就是野外郊游一天,几乎都没有学校,敢组织这种有意义的活动了!

    难道是校方,愿意丢掉教育孩子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吗?当然不是。至于原因,除了学业更加繁重之外,应该是校方,担心学生身体素质,以及怕承担其它什么责任吧?

    说句实在话,即便是许多乡下地方,已经没有多少家长,愿意让孩子下地劳做了。

    是因为有了文化之后,都认为干农活,冇前途。

    还是说,有一些人,已经形成了一种不良风气,认为乡下的东西,都比不上城里?

    甚至已经到了,两种文化,要分等级的地步了吗?

    不可否认,其中一种确实是可以引领时尚,但时尚就都代表高尚?不一定吧……

    …………

    就在众人,以为后面的行程,应该会顺风顺水的时候,前线的局势,又发生了重大变化。

    战争刚开始的一段时间,边境线的战斗,胡子军打的是顺风顺水。

    装甲部队,一次次的钳形攻势,把一个个北罗军的大建制,变成了‘饺子馅’。

    这让小胡子阿道夫,喜形于色,不停的对身边人吹嘘说:北罗已经输掉了这场战争……

    但仅仅过了一周后,随着战事出现一些变故,他就变得越来越焦躁不安!

    中央集团军群,两支大钳子的距离,虽然只有不到二十里,但却遇到了最顽强的阻击!在没有步兵配合的情况下,装甲部队想完成合围,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完成的。

    虽然战役的最后,俘虏了30多万北罗大兵,但还是有20万人,冲出了包围圈,挡在了通往北罗帝都的前方。

    这一结果,让小胡子恼羞成怒!他亲自到达中路军前线,严厉的批评装甲部队的指挥官们,竟然会犯下这么低级的错误,给敌人留出了逃跑的缺口。

    这让装甲部队的司令官们,深感沮丧!为了等待步兵赶上来,它们足足等了一周的时间。

    好不容易完成合围,装甲部队又可以发挥优势,不久就攻占了斯摩棱斯城地区,打通了北罗沙帝都的大门。

    正当他们和手下的官兵,踌躇满志地准备杀向敌人帝都时,又惊愕的收到了停止前进的命令。

    更让他们震惊的是,小胡子竟然下令,让中央集团军群的装甲部队,实施南北对进,前行上千里,去支援北边圣城的作战,和增强南方的攻势。

    原因只是小胡子,个人认为,那两边比帝都更重要。

    小胡子还抱怨手下的将官们,不懂得战争经济性。他认为,只要拿下这些经济重地,北罗军就会难以为继,从而提前结束这场战争。

    没法子,听令呗。

    于是乎,胡子军就这样错过了,攻占北罗帝都的绝好机会。

    古德的第2装甲集群,从图比齐以西,渡过杰斯纳河向南挺进。戈梅尔的步兵第2集团军,则是向南运动,以便策应古德的行动,掩护其右翼。

    而南方集团军群,克莱斯的第1装甲集群,也在第聂伯河上游的克里门地区,向北进攻。试图与古德在罗姆尼附近汇合。

    该军群的步兵第17集团军,负责牵制在切尔卡以北、第聂伯河河湾地区的北罗军。同时,还要掩护克莱斯装甲集群的左翼。

    与此同时,军群的步兵第6集团军,则是向东运动,进攻乌国帝都。

    虽然说,小胡子在战略上,可能存在致命的错误!但不得不说,此次行动计划,给北罗沙的西南方面军,以及南方方面军,沉重的打击!

    本来,这些破事,叶扬是不想插手,但有一支胡子军,不知道是不是走错了方向,还是脑子进水了?竟然挡住了他们的去路,而且对南华集团派去交涉的人员,不仅态度恶劣,还极不尊重。

    如此一来,一向护短、又没个好脾气的李大司令,怎么可能忍下这口气?二话不说,立马拉开架势,准备动手。

    就拿他的话来说,咱是没文化,道理讲不明白,那就用机枪让你明白明白!

    前边的这支胡子军,是其南方集群,步兵第11集团军的部队。

    这个集团军,本来只是负责牵制第聂伯河弯曲部的乌国部队。但见到军群的另两支集团军,打的是顺风顺水,立功无数,哪还坐得住?

    再加上,后边还有罗尼国的第3、4集团军,以及匈国一个快速军,这么多的小弟都在看着,自然也想出出风头。

    于是将战区防务,交给小弟们后,整个集团军,浩浩荡荡的向第聂伯河东岸杀去。

    …………

    开战以来,小胡子阿道夫对外界声称,此次对北罗的军事行动,共计550万大军,并不是吹嘘出来的。

    虽然真正参与进攻作战的人员,不到300万。但如果算上担任防守和后勤保障的部队,以及像意、罗、匈等协从军,总计兵力,确实与小胡子宣传的相差不多。

    后边保障的兵力如此庞大,没了后顾之忧的,再加上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如果这还不‘敢打敢拼’的话,那还能说啥?

    这也是胡子军,战力强悍的原因之一。

    就好比这个第11集团军,眼瞅着兄弟部队吃肉,它们却喝西北风,当然坐不住了。

    就这么着,该集司一声令下,先是向东南方向展开,给北罗军形成压迫之后,就把防务交给协从军。然后全师东进,准备渡过第聂伯河,攻击乌国的腹地和后方。

    其战略目标是,占领乌国的重要工业能源基地一一大顿涅茨区。

    它们之所以这么大胆!敢孤军深入。

    一来,是自身的确有够‘硬’。

    二来,自从边境打进来,对手的拉胯表现,让该集司冯.伯特这家伙,及手下众将士,信心大增。

    仅17来万人,就敢于敌后‘大闹天宫’。然而,光想着吃肉,却不曾想,会不会成为别人餐桌上的‘饺子’?

    第11集团军第11军,是该集团军的拳头部队,仗着艺高人胆大。沿第聂伯河西岸一路南下,想攻击两大水库中心区域,控制这节河段各渡口,为集团军主力开路搭桥。

    防守这一地区的北罗部队,隶属于南方面军第18集团军,10来万人。不过,后边还有一支上万人的部队,独立第9步兵军。

    但小胡子第11集团军,却有17万之多,双方的兵力、装备等各方面对比,北罗军明显处于劣势。

    不过,此地正好也是叶扬他们南下克里木,专列线的必经之路……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