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碧海南云归 > 第216章 特区状况

第216章 特区状况

    叶扬一回来,他的‘御用族叔’叶有才,就跟他报告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咱们的二代机,造出来了!

    听到这个即意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消息。咱叶司令即高兴,同时也有许多无奈。

    高兴的是,咱们终于有自己的战机了!可无奈的是,或许是受制于某种限制,之前系统‘顶爷’,输出的资料,只能是超过现时技术两个班级。

    这款新机的样板,是小6爷。

    其实现在他最想要的,是8爷!

    对于咱们国家的军工来说,8爷、有着太多的情怀!

    那里边,顷注了老一辈军工们,太多、太多的心血了。

    只不过遗憾的是,当8爷历经磨难,终于可以堂堂正正、翱翔于祖国的蓝天时,已经落后人家整整一代。

    无论是气动布局、航电系统,还是武器系统,都差了一代。

    特别是机心!没有自主研发技术,不是被人‘掐脖子’,就是只能购买次代货。

    哪种感受?真的让人难以启齿。

    也正因为如此,我国开启了自主研发的大时代!

    仅仅不到二十年,各种领先全球的高级货,如雨后春笋般开始冒泡;一项项科研成果,震撼世人!

    叶扬有幸,经历过那个大时代。

    因此,他现在最大的愿望,还是走进新时代!

    …………

    虽然无奈,但毕竟是实现了零的突破。

    叶扬兴匆匆赶到航飞部,见到了那位‘娇小’6爷,一时间,竟然仿佛再次穿越了时空……

    前世,见识过无数航空家族的骄骄子,这才对小6爷有些‘不屑一顾’。但不管怎么说,小6爷对于空军的发展历史,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可是咱们空军,装备数量最多的战机之一。

    是,不可否认小6爷自打诞生之日起,代差就已经存在了。但结合我们当时的国情,能快速组建一支庞大的空军,小6爷,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别的先不说,单培养实战航空兵这一条,6爷就功不可没。

    同样的,现在这位‘准6爷’,对于人民空军,可以迅速形成规模,也将意义重大。

    叶扬还在‘游荡’时空,财叔见到众人已经围过来,于是轻声提醒:少爷,刘工他们过来了。

    反应过来后,叶扬立即与众人握手,对众人说道:刘工,还有各位专家,你们辛苦了!

    刘工,是小6爷研发项目负责人,同时也是技术总工程师。

    他已经快五十了,以前一直在欧陆的西航企业工作,专门研究各种性能、参数等,各类专业技术,研究方向有些多。

    他能回来,还多得燕大侠创立的海外华商会。

    那时,刘工因为企业想白嫖他的研究成果,与之对付公堂。但以他个人的力量,怎么可能斗得过人家?

    这事让华商会知道后,就决定伸出援手,但结果还是不尽人意。最后,还是南华大举军欧陆,咱们的力量,才开始逐渐强盛起来。

    对方的老总们,知道南华的实力,这才开始松口,承认过失,而不是错误。

    华商会,包括刘工自己,都觉得可以见好就收。

    但南华却认为,有一就有二,今天是刘工,明天可能就会是华企,乃至整个华商。因此,绝不能这么轻易就善罢甘休!

    最后,当那家企业,见到那么多国家政要为南华背书,立马乖乖的缴械投降,不仅认打、也认罚。

    刘工见识到南华的力量,又感受到其气节操守,以及行为准则,无不是以大义为先,家国为念!于是心有所感,加入南华集团。

    当了解刘工的专业技能后,南华高层大喜过望!立即将他及家人,请回了西澳。

    刘工对现在的生活,那是十二分的满意!只是在工作上,与绝大多数专家一样,都有些无奈,那就是研究人员,实在是太少了。

    确实是,这也是因为叶扬,太想早点走进新时代了!一上来,就同时上马诸多项目。

    按照他以前的想法,咱不但不缺钱,又有技术资料兜底,没设备可以买,买不到还可以用东西换。有了这些‘深厚’基础,那干啥不成?

    现在,他才意识到、‘什么是以人为本’?

    好在,这次又‘捞’回来不少专家。

    更重要的是,那近千学子,全是有文化、有理想,还能吃苦的年轻人才。只要有人引领一些时间,必须成为一棵棵科技树。

    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

    没等咱叶少高兴多久,随后招开的军工会议,很快又让他坐上过山车。

    原以为,这次带回来的‘千军万马’,可以撑很长一段时间。没想到,一个‘人员分配’的议程一出,竟然是‘物以稀为贵’。

    好吧,本少承认‘年轻不懂事’,且意识浅薄了!

    从造好一架飞机,到装备部队,需要时间。

    有什么办法,可以尽量缩短呢?当然是大量的研究人员,强大的研究团队。

    看来,今后的工作重点,除了解决小日子的问题外,要加大人才培养,以及多准备一些‘锄头’了。

    如果说,军工发展,只是形势可人,那么经济贸易商业方面,就是惊喜连连了。

    以工业为龙头,不管是油气田产业的开发,还是化工行业体系的完善,再到各种矿产的提炼与合成等等,无论是技术的创新,还是产品的多样化,都展现出勃勃生机。

    商业方面,更是飞跃式发展。

    绝大多数的产品,不仅保质也保量。还能保证售后服务,这一点太宝贵了,就是‘西洋大人’们企业,也都没有执行。

    这一手,当然是叶扬先整出来的。为此,还被贤妻埋怨了老长时间。

    这么好的点子,怎么就不先与她分享,再实行。她才是外界公认的‘商业女王’好不好?

    更难得的是,不少企业,开始有了自主创新的意识。有了这颗种子,相信不久后,咱们不仅可以摆脱‘洋货’的依赖,还能将‘国产’的名声打出去。

    民生这边的推进,则是较为缓慢。

    叶扬是全力推动基础民生的建设。什么医院、学校、市场等等,都大力投入,效果也与预计的差不多。

    只是,许多制度却无法大力推行。比如医保这一决,就没有多少人民群众支持。

    多数群众的思想,还是没有转过弯来。

    都认为,还没病呢、你就先花治病的钱,这不是希望‘有病’吗?

    其它的问题也不少,比如这个卫生问题,就简简单单一个刷牙,不少人却认为,这是浪费时间,更浪费钱。

    叶扬听后,只能说‘好吧’,然后无语……

    还有教育方面,特别是女娃上学的问题。

    知道他们怎么说吗?

    ‘家里娃多,供不起’

    ‘闺女心细,懂带姓’……

    这些解释还行,可有一些借口,都不知道怎么形容?

    说什么‘女无才,才听话、才好嫁’

    还说什么‘女娃得吃苦,大了才孝顺’

    你说这些都是什么混账话?

    就没一个说‘闺女是贴心小棉袄的’。

    叶少也曾反驳过‘那男娃多不听话,还食量大呢。’

    结果人家的回答,瞬间又让他无语!

    ‘所以呀,才让学校教,而且学校不是有更好的吃食吗?’

    听了那些理由和借口,叶司令都不知道怎么说好?咱不是已经实行‘免费教育’了吗,怎么就不舍得让闺女也受惠呢?

    ‘男女平等’这句话,说了那么多年,结果还真就是、说了那么多年而已。

    任重道远啊!叶扬也只能这么给自个打气。

    不过好在,老百姓舍得送男娃上学,乡下少了放羊娃、放牛娃。

    也算完成一半使命,没有瞎耽误功夫……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