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清晨,闹钟的指针指向了数字“6”,响铃如约而至。

    令人烦躁的铃声回响在不到十五平米的卧室,套着印有卡通图案样式被单的空调被下伸出了一只白皙的手,对着闹钟狠狠的拍下。

    顿时,房间安静了下来。

    路非蹬开被子,起身,拿过一旁昨晚提前准备好的校服换上,叠好被子,去卫生间简单洗漱过后便拎起书包向房间外走去。

    出了房间门,第一眼看到的是简短的走廊和闭着门的客房,里头空无一人。走廊上是清一色的素白瓷砖地板,两侧的白墙粉刷的干干净净,一眼望去,几乎没有杂质存留。

    走廊尽头,连接着狭隘的客厅和厨房,设计者别出心裁的将厨房以及餐厅用一道蜿蜒的吧台区分开。

    似乎整套房子的设计理念就是狭隘,门口的玄关也没有逃脱这种设计风格,同样狭小。

    这是父亲路谷川留给路非的一套房子,当时购买的时候付的全款,因此没有房贷的顾虑。据带来路谷川遗产的刘律师所说,他还为路非留下了一辆车,不算很高级,只是一辆快二十万的起亚K5,车身湛蓝,流线型的外观柔美中不失凌厉。车钥匙已经由刘律师交给了路非,就停在小区的地下车库,路谷川甚至为此购买了一个停车位,但是要等到路非成年有驾照之后才能动用。

    站在玄关,路非伸手拧动门把,将入户门敞开。

    再三确认了没有遗留的物品,路非关上家门,随后按下电梯选择下行。待电梯在楼层缓缓停滞,他推着自行车进入电梯。

    电梯的金属门缓缓合上,像素不高的楼层显示牌上的数字从“6”缓缓下降到“G”,这是地面的意思。

    有些陈旧的梯门开启,发出一阵刺耳的声响,距离上次关闭才过了不到半分钟。

    路非应声抬腿离开电梯,推着自行车离开楼道,来到楼栋外。

    抬头看了一眼房间所在的位置,路非跨上自行车坐垫,长达1.1米的双腿有规律的蹬动脚踏,后轮开始转动,连带着前轮一起。

    车轮飞速旋转,路非骑着车离开小区,来到门口的一家早餐店。

    店门边竖挂着一块木头牌匾,上书“徐记早餐铺”五个墨字,木纹斑驳粗糙,想来是已是年代久远的产物了。

    “赵叔,一杯纯豆浆,一个菜包。”

    路非没有去看一旁的菜单,熟悉的对店主说,同时从钱包中取出三枚一元硬币,轻轻放在柜台。

    店主是个五十出头的大叔,戴着一条纯红的围裙。他似乎也对路非很熟悉了,笑嘻嘻的从蒸笼中取出一个包子,用塑料袋装好,同时往袋子里放了一杯豆浆。

    路非接过袋子,挂在车扶手上,骑着自行车去往学校。

    他就读于江海第四中学,在江海市简称四中,公立校,教学质量不错,边上有所小学,不到两公里的地方又有一所高中,距离大学城也很近,所处的位置堪称黄金地段。尽管四中也有自己的高中部就是了。

    因此,附近的小区房价很高,毕竟是学区房,地理位置优越。

    班上倒是有很多同学都住在附近,上学时走路不到五分钟就能到校,不像他这种家住的比较远的学生,骑自行车都要近二十分钟。

    一路上,路非没看到几个同学,这很正常,毕竟班上和自己同路的很少,为数不多的几个也都不算熟悉,属于那种碰到了也不会打招呼的同学。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