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海贼王 > 第132章 在京城(第三更,求订阅,求月票)

第132章 在京城(第三更,求订阅,求月票)

    从皮岛到大沽,前后用了五天的时间,之所以会用那么久,是因为在渤海湾用了很长时间,辽东沦陷后,数百万辽东难民除了逃往山东、北直隶之外,还有数十万难民逃到了渤海湾诸岛,在岛上捕鱼为生,施奕文顺便拜访了一下他们,向他们底价售卖了一些粮食,然后给他们指了一条生路。

    去北港!

    愿意去北港的可以分到50亩田,还有能吃三个月的粮食。如此丰厚的待遇自然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毕竟岛上土地贫瘠,产出有限,但凡能有个好去处,他们也不会呆在这里。

    因为他们自己就有海船,所以施奕文并不需要考虑运输问题,不过还是留下了一些水手,一来是帮助他们改装帆具就行,把传统的硬帆改成纵帆,虽然比不上正规的纵帆,但是逆风航行效果绝对比传统硬帆好一些。二来则是充当领航员的角色。

    在大沽口等待着换乘内河船进京时,在施奕文好奇的打量着眼前的大沽,看着眼前桅帆如云的港口,惊讶于北方海运的发过时,毛承禄却走到了他的身边。

    “那些难民到了北港,真的会给他们五十亩地?”

    毛承禄是受毛文龙的差遣进京献俘的,辽阳大捷除了斩首万余之外,还俘虏了几百个旗人,官职最显赫的是个副都统,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女真鞑子都是送到京城押到太庙砍头的。

    “五十亩只是基数,如果他们有能耐开垦更多的土地,开垦出来的土地都归他们。”

    施奕文直接了当的说道。

    “北港那边就像辽东一样,地多人少。”

    “不一样的。”

    毛承禄连连摇头说到。

    “建奴侵占辽东之前,辽东有七八百万人,沈阳城也是几十万人的大城,辽东也没多少土地可以供人随意开垦。”

    虽然毛承禄是毛文龙的义子,可他本身就是辽东人,在说话的时候,目中出充满了对过去的回忆,那个时候辽东是何等的繁华啊。

    “家家户户能有个二三十亩地,就已经不错了,不过辽东地肥,一亩地至少能收一石半高梁,要是种水稻,怎么着也能收两三石,就是江南也比不上辽东富庶,当年但凡是有个百十亩地中等之家,谁家里没有几个朝鲜家奴,搁在关内,就是寻常小地主也不见得比辽东寻常百姓过得舒坦,……”

    毛承禄说着话,目光中除了对往昔的怀念之外,更多的是发自骨子里的恨意,扶着船舷的他,双手死死的抓住船舷,因为用力过度以至于关节都发白。

    “他么的,现在全都没了,都没人,人要不杀他,要不逃了,要不被掠成了建奴的奴才,就连田也荒了……人人都说辽东人不愿意种地,好当兵,施公子可知道为什么?”

    突然,毛承禄扭头看着施奕文问道。

    “因为想打回老家去啊!”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不是因为辽东人出身边塞好弓马,而是因为他们想打回老家,夺回属于他们的家业,这才是他们好当兵的原因啊!

    想打回老家去!

    对于那些辽东人来说,这正是他们当兵的原因。就是为了回家。

    谁又不想回家呢?谁不想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呢?

    “少将军,等将来,早晚有一天,咱们会夺回辽东的,你放心吧,那一天……不远了!”

    施奕文的话声不大,但是语气却非常坚定。

    对于是那一天,他并不怀疑,因为……他能做到!

    ……

    施奕文一行抵达北京的时候,已是四月十三了,从大沽到京城,看似不远,可仍然耗了整整一天一夜。

    天启六年的北京外城墙,大致和人们所熟悉的北京古城有点儿类似,北边是内城,南边是嘉靖朝修建的外城。

    而施奕文对北京城的第一印象,便是外城的空旷——虽然外城靠近内城地方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没有经过系统规划的民居,但是更多的却是长满杂草的旷野,这年月的北京外城还没有发展起来,在旷野上既有百姓种的菜田,也有许多老百姓自发盖的棚子之类的房层,实际上,北京外城的繁荣,要等满清入关之后,占领京城的满清,直接把内城的汉人从他们的家中全都赶了出去,让他们到外城自生自灭,如此外城的人口才充实起来。

    可是现如今,外城空荡荡的就像是后世熟悉的工业园区一样,不过这也便利了不少——按兵部的安排,毛承禄一行人就直接在外城安营扎寨,他们随行的有五百兵丁,毕竟要押解三百多俘虏。

    当然了,作为寻常百姓施奕文,却不能住在营寨里,虽然他也是领旨进京,可却不能和毛承禄住在一起,毛承禄直接在京城内给他寻了一处客栈住了下来。然后,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施奕文就再没见过到毛承禄,想来也是,他是代表毛文龙进京的,进京之后自然要拜访各位朝中大员,甚至可能还要去拜访那位传说中的九千岁,在历史上,袁崇焕给毛文龙罗织的罪名里不还有一个“结交阉党”嘛。

    当然了,施奕文作为一介草民,甚至连打点朝中大员的权力都没有,对于朝中诸人来说,他就是一个不值一提的小人物而已。

    甚至就连授他为指挥佥事时,也不过只是派了一个太监,两个锦衣卫到他住的客栈里宣了一下圣旨,然后给了一身官服,一枚官印……然后就没有了。而这个所谓的指挥佥事不过就是“虚职”,甚至都不需要到兵部报到,就是一个“荣誉头衔”罢了。

    “恭喜施大人,十天后初一,施大人要和朝中的文武官员一起参加大朝会,施大人呢,就这可是陛下格外的恩典呢,不知多少人一辈子都没机会参加朝会,就是三榜进士要是不入朝,那也是没机会参于朝会的。”

    宣旨之后,太监笑眯眯的说着“恩典”时,施奕文的心里犯着嘀咕。

    “就这……”

    一身官袍、一方官印,再加上列席大朝会的机会,这就是所谓皇帝的赏赐?

    可不是咋的。

    还价值两万五千石粮食呢!

    不对,对此,施奕文倒也不觉得的意外,毕竟,对于那些大佬来说,他不过就是一个不值一提的小人物。能赏你个官,你就知足吧。

    要知道再过十几年,当崇祯皇帝面对要亡国的时候,面对救兵有如救火的局面。他是怎么做的?在给吴三桂那个伯爵的时候,也是犹豫过来,犹豫过去,不知斟酌了多久。

    好嘛,到最后直接把大明朝给犹豫没有了,您说。和人家相比,你又算得了什么?

    难不成还想指望这点粮食换一个伯爵不成。

    嗯,崇祯皇帝崇祯帝在临亡国的时候,还曾发起捐款运动,那次捐款运动中,大臣勋贵们捐出了多少两银子姑且不说他。唯一一抹温暖色彩反而是一位平民捐款者。

    当时京城内有位60多岁的平民老头,得知消息后,来到了户部,一次性捐出了自己毕生积攒的400两银子。崇祯得知后,很是感动,马上下令给他赏了一个“锦衣千户”之职。

    瞧见没有,倾家荡产,也就换了这么一个职位。当然了那人的这个锦衣千户之职也就当了一天,然后北京城就被攻破了。

    现在咱不过是拿那么一点粮食,换这么一个职位,已经是格外开恩了。

    当然了,施大公子财大气粗,压根儿就不计较这些。他甚至还非常享受现在这种待遇。闷声发大财,这个道理他还是懂的,而且就他的本意来说,他压根就不愿意来京城。

    眼下的这个局面反而是件好事。这倒也让施奕文轻松了许多,不用去考虑应付并不熟悉的人事,还可以近距离的去接触这个时代的京城,比如近距离的观察一下这个时代京城的商业,毕竟,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施奕文本质上还是一个商人嘛。

    将来的南洋公司也必定是要进军京城市场的,这么大的市场,又怎么可能视而不见呢?

    况且,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在京城不过只逛了两天,施奕文就发现了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京城的生意,大半都是被晋商垄断。

    晋商!

    几乎是下意识的,施奕文想到了在后世,人们对晋商在明末种种所做所为的评价。

    可是他怎么也想不明白,那些晋商既然已经近乎垄断了京城的生意,他们又为什么会勾结建奴,里通外国呢?

    “难道好好挣钱花就不香吗?”

    不香!

    甚至就连施奕文的心里都冒出了这个念头,确实不香啊!

    毕竟,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

    这些个生意人,他们的眼里什么时候有过国家?从来没有,对他们而言,世间万物赶不上铜钱一文!

    置身于山西会馆对面的酒楼之中,盯着会馆里进出的客人,施奕文的目光变得有些冰冷。

    这些卖国贼,早晚有一天得把他们收拾了!

    收拾他们的同时,正好还可以取而代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