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乘月夜归人 > 第二十六章 大饼

第二十六章 大饼

    “自古君王多薄幸,可怜生在帝王家”李乘月长叹道。

    随后又是踱步问道::“听说青松真人昨晚入了宫中,至今未出?”

    赵旧点点头,他这父王的先天可是当年即位后,孤身一人,将赵国的各个宗派挑了个遍,早早地入了先天巅峰,让这赵国的江湖稳了三十年之久。

    可惜皇室功法霸道刚强,后继乏力,近年来却是不得不闭关调养,寻求突破之道,政事也渐渐的放手大皇子。

    江湖没了压制,也渐渐的乱了起来。

    “祖师如今出山,正是我大赵靠山,父皇自然是出关亲自接见,且祖师如今功法通神,父皇多年闭关,不曾突破,自是要仔细问询一番。”

    “那殿下,你认为圣上知不知道这件事情呢?

    正所谓受命于天,到了青松真人这个境界,他现在所说的话甚至是一种天地意志的体现。

    天命难为,不外如是。”

    赵旧这时也缓过神来,慢慢的摇摇了头。

    “天策府白衣执事监管天下,想必是瞒不过父皇的。”

    李乘月想起那日那两名白衣儒生,强行断了感悟,摘抄武学的二人,也有了几分印象。

    倒是忠心耿耿,要知道能有感悟的皆是天骄,就像张落,子修二人便趁此机会,入了先天。

    可这二人竟然强行打断,醒来记录,这都能不忘本分,由此可看得出这位圣上驭人之术。

    不在多想,李乘月笑着道:“既然是都知道的事,殿下可想通了,这可不怪乘月啊!

    既然圣上知道,圣上却什么都没做!

    甚至还约束了你大哥,不让他扩散这个消息!

    倒是让乘月看到了二公子受宠倒是真的了!

    不管是真的宠爱,还是君王的制衡之道,对殿下其实都是一样的!

    这不是给机会吗?

    毕竟这种消息一旦到了朝堂,你大哥当真就一手遮天了。”

    毕竟这个世界对天命所归这种概念还是很看重的。

    这会,赵旧才算真的冷静下来,苦笑的摇了摇头。

    “机会?本王只是想活命罢了!”

    “其实殿下有优势的,有一个户部尚书的舅舅,最起码有钱了,不是吗?”

    “舅舅本就靠着清正廉明,深得父皇赏识,才做的尚书一职,管理天家钱财!

    赵明一党在一旁虎视眈眈,舅舅现如今可以说在朝堂可谓孤臣,如履薄冰!

    本王又岂能陷舅舅于不义!”

    李乘月笑着回道:“苏尚书掌握天下钱财,若是党羽遍布朝野,圣上又岂会放心?

    二者,在下也不过是让你舅舅在正事上顺水推舟一波,毕竟,在赈灾江洲这件事上,拨多少钱都不算多,对吗?”

    赵旧听了此话反问道:“江洲赈灾一事,钱粮数目均是需我舅舅过目,计算,粮资之数看似庞大,却也是有所依据。

    虽说赈灾难免有人能克扣钱粮,可我舅舅因为钱粮之事恶了父皇,甚至被留下把柄,怕是得不偿失吧!”

    的确,偌大的赵国,掌管天下钱粮的户部尚书,若是因为贪那赈灾钱粮被太子一党所拿下,那可真是贻笑大方了。

    不过,李乘月却是露出他那招牌式的浅笑道:“殿下格局小了……

    乘月又岂会让殿下做那自断臂膀之事?

    乘月只是觉得江洲这地方,四面环山,易守难攻,用来养老肯定不错!”

    赵旧诧异的反问道:“你是说让本王就藩?领江洲封地?

    真是荒唐!”

    说完还不忘冷哼一声。

    历代皇子,哪位不是死缠烂打,不愿离开皇城,只为等那一丝渺茫之机。

    因为他们知道离开皇城,去了封地,就真的没机会了。

    祖制三令五申藩王无大事者,不得进京!

    赵旧又怎会好好的皇子不当,早早地找个封地养老呢?

    李乘月叹了口气道:“退一步海阔天空!

    今时不同往日,殿下,圣上只有你们两个儿子啊!

    历代皇子众多,就藩自然是没人愿去的,可是,当朝圣上,一心武道,只你二人!

    那么殿下早早选了封地,高筑墙,广积粮,退可得一州之地自保,进可登九五之位。

    毕竟太子殿下万一失了圣宠呢?

    或者是出了什么意外?”

    “放肆!”

    赵旧猛的转头拔剑,对着李乘月呵道。

    “李乘月,你好大的胆子!”

    说着,赵旧剑已出鞘,横于李乘月胸前。

    “李乘月,就凭你刚才那一句话,足以赐死一万遍都不够!我天家之事,尔等匹夫有何资格插手?

    你眼中可有我天家威严?”

    呵!天家威严~

    天家威严早被你这风流二皇子给丢尽脸面了。

    李乘月心里如此想,自然不会口中说出去。

    李乘月看着在胸前的剑,也不慌张,缓缓说道:“其实殿下若是真的在意手足之情,早早就藩,当一闲散王爷,游乐江湖,岂不美哉?

    可惜,殿下这几年江湖之中也不安生吧!

    听说怡妃在宫中这些年也失了圣宠。”

    “哼!”

    赵旧将剑狠狠的插在那八仙桌上,一剑触底,只剩剑柄微微颤抖。

    “我把他当大哥,他赵明却几次欲置我于死地!”

    赵旧颜色明暗闪烁,接着问到:“江洲如今水患颇重,百姓流离失所,既然就藩,为何不选中原腹地?

    偏偏去那贫瘠祸乱之地?”

    棒槌!

    李乘月心疼的看看他那珍贵的八仙桌,暗暗在心中骂了一句。

    记得这店的家具可是精挑细选,花了不少银子的。

    自古以来,穷山恶水出刁民,江洲之地多山多水,山路难走,加上潮湿温热,鳞虫横生。

    故朝堂对江洲一直都是放之任之,在朝堂之中,江洲刺史之位也是堂堂三品之位,却一直都是没人愿意触碰,多是流放之地。

    二皇子既然想通了就藩的好处,自然是希望去中原腹地,厉兵秣马。

    毕竟得中原者得天下,中原腹地自古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再加上中原腹地人杰地灵,丰衣足食,去中原发展不比去那贫瘠之地好山数倍?

    李乘月不由得轻笑摇了摇头道:“殿下当真如此想?

    中原腹地人杰地灵,累计经年,多少文人宰相皆是出自中原之地。

    然而殿下却忘记了赵国四大世家除了韩家在这国都之地,其余三家皆是出自中原!

    殿下就这么过去,莫怪乘月说话太直,您过去不过也是有名无实的闲散王爷罢了,

    不如不去,可以说这三家早已将中原之地牢牢掌控,若无兵权,您过去不过是虎口夺食,难如登天!

    然而江洲之地就不然,江洲地广人稀,山水相依,如今虽是水患泛滥,然而对于殿下却是难得的拉笼民心的机会。

    倘若殿下就藩江洲,带着舅舅的钱粮,以工代赈,不仅能把自己的势力组建好,更能获得江洲整个州的民心,如此江洲岂不是唾手可得?

    毕竟老百姓又有什么奢求呢?

    不过是有口饭吃便满足了……”

    说到这,李乘月也是长叹一声。

    李乘月苦笑着摇摇头接着说道:“那只是其一,其二便是江洲虽多山,山路崎岖,然而殿下却忘了我赵国最大的河流千通江可是自江洲而出横穿赵国中原腹地,国都守城之水便是这千通江水。

    殿下若是将这千通江治理得当,不仅以后再无水患,殿下更可乘水路,顺流而下,一日千里不在话下!

    其三,也是乘月最看重的一点,便是江洲匪患,有山匪与水贼,均是一些学了点三脚猫功夫便鱼肉百姓之人。

    当然,也有一些真的是侠肝义胆之人,这些人其实不管好坏,殿下只要过去,将他们收入麾下。

    这些人只要稍加操练,便可成军!”

    李乘月缓缓的将桌子上的剑拔出来,轻轻一挥道:“只要殿下在江洲安稳发展,一旦都城有变,殿下乘水路,挥师进京!

    大业可成!”

    铿!

    李乘月将剑送入赵旧剑鞘之中,挥挥手道:“殿下,不送了,明日朝会,江洲赈灾一事也该派人过去了。”

    赵旧听到声响,也缓过神来,深吸一口气,对着李乘月弯下了腰。

    “多谢先生!不知先生可愿随本王去往江洲,你我合作,等本王事成,你为宰相!

    如此娶那韩家女,也有了名分,不是吗?”

    李乘月又是抿嘴笑笑道:“多谢殿下美意了,江洲我也会去,不过在下先走一步,如今殿下却是需先进宫一趟,毕竟天色不早了。

    殿下还需像怡妃娘娘问安呢!”

    赵旧眉头皱了皱:“也是,母妃那边本王也需通告一声!”

    说着,赵旧也是雷厉风行,抱剑行了一礼,推门,看了看左右侍女侍卫,将剑扔给侍女。

    “走,回宫!”

    小侍女慌乱接过剑,抱在身上,小跑的跟在后面。

    李乘月出门,站在楼上,伸个懒腰:“大家吃好喝好啊~”

    下面自是一翻呵好应承!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