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食神的太阳花园 > 第七章 香山匠人

第七章 香山匠人

    深夜,已经是新旧之日的交替之时,桥下江枫园畔却游人如织。

    孙若涵没有挤入游人中,只是孤身站在何山桥上。在某一刻,耳畔突然传来了钟声。

    当、当,寒山寺的大钟不紧不慢悠悠地奏响。钟声不绝,伴随着鼎盛的人声。这108声的钟响意味着2006年的辞别。

    2007年的元旦到了。

    走在路上不经意间闻到一阵幽香,寻香望去,不知何时枝头开出了点点颜色。红的、白的、黄的。

    “是腊梅花啊。”不知谁感叹了一声。

    无论天气多冷,似乎只有等腊梅花开了才让人有在冬天的实感。若是下点雪会更应景,但在姑苏城下雪总是奢侈的,数年才会遇到一个白色的冬天。所以哪怕冰雪出行不便,大人、小孩也都会因为白色的精灵从空中飘洒而激动。

    可惜今年的天气似乎并没有要下雪的意思。

    “要去看雪吗?”

    元旦的清晨早上接到孙若涵的电话,听他突然这么说,看着窗外一片晴空的碧君心里不明所以。

    “好啊。”

    但依然这么愉快的答应了。

    冬至已经过了好几天,那场宴会过后,客人散去。太阳花园似乎有些不同,是生意更好了吗?碧君不能确定,因为每当她去咖啡厅的时候,依然是不会有其他客人,所以一切似乎并没有改变。

    今天孙若涵没开车,两人在碧君住的小区门口碰面之后,孙若涵就带着她往外走,碧君没多问,跟在他身后走着,就这么到了高架下的公交站。

    “是坐公交车吗?”

    “对。”

    碧君心里有些诧异,并不是对公交有微词,只是有些意外。上一次坐公交是什么时候呢?应该是学生时代了吧。小学、初中,记得高中后父母放心让她骑自行车上学之后就没有再乘坐过公交,毕业后又换了小电驴。那简直就像是回忆中的交通工具,让人有种梦回学生时代的奇特感觉。

    “64路,这班车的班次时间挺长的,可能要等一会儿。”

    “嗯。”

    公交站台的人不多,零星的几个人,在到站了几辆车后也都被接走了。两人要等的64路却迟迟没来。若是等着上班大概早就心急了吧?果然公交车不太适合现代的节奏。不过没关系,今天的他们并不赶时间,有充足的时间可以消磨。这种在站台的悠闲感觉反而让人放松,两人安静的坐着,看着各式的汽车一辆辆在眼前驶过。

    汽车排着队,私家车、出租车、工程车、救护车,时而空闲,时而排起长长的车龙,就像火车一样。

    眼前的画面让碧君突然生出了一种即视感。

    “以前我们也这样看过火车吧?”她突然带着少许的惊奇说道。

    曾经他们住在山塘的古巷中,河岸的小路连着铁桥,与铁轨交错。于是看火车一列列驶过也成了一种日常的消遣。

    孩童对于火车总是抱有一些奇特的想法,那时的天真,总是期待着一切的未知,而那长长的列车仿佛能够一直驶向无限远方,能够符合孩童对未知探索的所有幻想。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坐上,或许就能去到世界的尽头。

    “嗯,我们还一起数过火车车厢。”

    “对,好长啊。”找到了两人共同的回忆让碧君有些开心。

    什么时候开始对火车没有感觉了呢?大概是读了大学真正坐着火车的那天吧。看着乡土一点点远去,心里生出的眷恋早就淹没了期待,才意识到远方好像也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她爱着的永远是自己的家。无论是节假日、寒暑假,甚至恨不得周六周日都买张火车票往家跑。

    真够没志气的,不过管他呢。恋家总没什么值得诟病。

    孙若涵呢?他还和以前一样,喜爱着火车吗?眼前仿佛还能看到,在火车远去后,在铁道旁追着奔跑的那个小男孩的身影。

    这时,碧君的视线被挡住了。

    “走吧,上车了。”

    “啊?哦。”她后知后觉的,才意识到挡住自己视线的就是两人等了20多分钟的64路公交。不过此时她却有些可惜,只觉得坐在站台多看看汽车也不错,有些兴致被打断的遗憾。但这样的遗憾并没有持续太久,待汽车起步后就被她抛在了脑后。

    车上的人并不多,两人找了个靠后的联排座位。

    “会坐很多站,如果累了的话可以休息一下。”

    “很多站吗?”碧君抬头看了一眼车壁顶端的路线图,突然灵光一闪,“啊,是要去终点站香雪海吗?所以你说的看雪,是看梅花呀!”

    白梅雅称香雪,正如郭沫若所言:岭南无雪何称雪,雪本无香也说香。

    “挺聪明呀。”

    “哼。”碧君得意的笑了一声,却回过味,孙若涵那语气似乎不是在说纯粹夸奖的话。“啊,你是在讽刺我才发现,很迟钝是吗?”

    这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孙若涵选择了闭嘴。碧君哼哼两声,但很快又开心了。

    公交悠悠驶过,不快也不慢,一站站停靠,让人不免有些想要打瞌睡。就这样从市区一路渐行渐远,向着郊外驶去。

    过了木渎,当胥口和藏书也被抛在身后之后,压抑的钢铁丛林被旷野所取代,只觉得视野更开阔了。大概是回归自然了吧,从公交车的车窗向外望去,冬天枯黄的旷野有些独特的美感。

    偶尔看着会觉得心旷神怡,不过若是长久住在这里,大概也会觉得不便吧?正当碧君这么想着的时候,却听旁边的孙若涵问了一声。

    “这里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因为孙若涵的问题有些没头脑,碧君也是没听懂。

    “买房子啊。这里的环境不错不是么?邻着太湖和穹窿山,也算是依山傍水。”

    这是之前他说过的话题,碧君一下子听明白了,可是在这里买房子?因为这样的念头有些突兀,让她一时间也说不清是什么想法。

    “可是,这里周围又没有超市,也没有商场、电影院,不是很不方便吗?”如果真的是古时候像陶渊明那样的隐者的话,或许会喜欢这样的生活。但是他们都只是年轻人而已,采菊、南山都离得太遥远,还是现实的需求更重要一些。

    “会有的,将来通了地铁,那些都会开发起来。”

    “通地铁吗?可是连市里都没有地铁,怎么会通到这里?”

    孙若涵没有解释,确实,现在苏州还没有地铁,他知道苏州的第一条地铁——1号线要在明年(2007年)才得到国务院的批准建设,但在之后的短短几年中就一发不可收拾,2号、3号、4号、5号线陆续投入了使用。就连现在这片远离市区的太湖之滨,也将有地铁能够直达。

    这些‘先知先觉’无法解释,也无需解释。

    这座在明清时期曾经作为国家金融中心的大都市,太平天国后沉寂了太久,久远的让人提起姑苏都只记得小家碧玉,而忘了曾经的荣光。但在跨入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就开始了腾飞之路。和这个曾经在大唐盛世站在过世界文明之巅的国家一样,百年屈辱后踏上复兴的征程。

    “看那里,那些房子怎么样?”

    沿着孙若涵指的方向望去,碧君看到的是一些古色古香的建筑。藏在村落之中并不太显眼,但发觉后仔细去看,又觉得很有韵味。

    “那个是古建筑?”

    “只是普通的民居而已。听说过‘香山帮匠人’吗?”

    这个名字依稀有些印象,但确实了解不多,碧君意识到,身为导游的自己对这个城市的了解或许并不如自己以为的深刻。她认真想了想,才在脑海的角落里挖到了一些零碎的碎片。

    “香山帮,是指蒯祥吗?”

    “对,明朝的蒯祥是香山帮的鼻祖。说到‘香山帮’,这是个以木匠领衔,集泥水匠、漆匠、堆灰匠、雕塑匠、叠山匠、彩绘匠等等古典的建筑工种于一体的建筑工匠群体。”

    蒯祥这个名字现在知道的人或许不多,但他亲手设计、督造的建筑,却一个个享誉中外。光一个BJ天安门就足够青史留名。另外还有包括故宫在内的多处皇家宫殿、裕陵等明代皇陵,都是蒯祥带着他的香山帮匠人们修建。

    古时候的香山,就包括如今的胥口、香山、光福这一带,无论是宫殿、园林、寺庙道观,还是私家建筑,这群有着五百年传承的匠人们也将祖传的手艺也流传到了今天。

    从本世纪初开始,这群匠人们走出了国门。洛杉矶的夏园、纽约的明轩、波特兰的兰苏园、温哥华的逸园,他们远赴海外去建造苏州园林,弘扬姑苏城的文化。

    有了这些手艺巧夺天工的匠人们,孙若涵心中的那个家或许也很快能从想象中走入现实。

    每一个女孩都有成为公主的梦想,其实每一个男孩也都有为自己心爱的女孩建造宫殿的想法。只是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想法如此不切实际,最后只能流于几句情话。

    但孙若涵却想要试试,哪怕造不出宫殿,也想给碧君造一座只属于他们两人的园。不用太奢华,也不用太大,但一景一物都是由他自己去设计。他知道碧君每次去公园都喜欢喂鱼,那就挖个池塘养一些锦鲤。他也知道碧君喜欢月亮,那就在池塘边建个亭子,能够在月圆的夜晚赏月。

    再弄点镂空的轩窗,觅点湖石假山,种点碧君喜欢的花草。王献臣花了一辈子去造了自己心中的园,而孙若涵也会用尽自己一生的时间。或许造这个园不用太久,但他会用一生去呵护两人心里的家园。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