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爱是一场久别重逢 > 第二百一十四章,辰龙三

第二百一十四章,辰龙三

    殷尚宫听了之后,又打算磕头行礼以谢恩,被我一个眼神瞪了回去。

    我趁机扫视了殿中的所有人,冷冷的道:“今日本宫要你们坐在这里,可不是让你们一个个的定在座椅上当木头当哑巴的。如今后宫之中,太后与皇后均已殁了,前朝陛下也昏迷不醒,只余下本宫一人,本宫不得不承担起这个责任。现在,本宫刚醒,头脑愚钝浑浊,留你们在此,是要集思广益,帮助本宫更好更快的了解世事国情的。你们方才一个个的都答应得好好的,说好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怎么做起来确实另一个样子。个个都闭着嘴巴,不肯发言,莫不是在等着看本宫失宜,等着看本宫的笑话?”

    一番话说得众人皆面色苍白,意欲下跪求饶。

    我厉声制止道:“谁敢再跪,立即拖出去杖毙!”

    一群人的屁股已经离了板凳,如今是站也不是,坐也不是,跪下更不敢。

    殷尚宫刚要站出来说话,被我一瞪,想起了我方才的禁止,立马闭紧了嘴巴。

    我淡淡的吐了一个坐字。

    众人这才坐回去,看得出,众人仍旧是心怀不安的。

    能安心就怪了。

    我虽然是个现代人,也不是没有从各类影视剧中见识过有关后宫的演绎。虽然大多都是后人的杜撰,却也并非空穴来风。有很多都是有历史依据的。

    古语有云:一入侯门深似海。

    侯门尚且如此,何况是这后宫?

    眼下这些女子,大多正直芳龄,豆蔻年华。若是生在寻常人家,大约正在谈婚论嫁,亦或是已经谈婚论嫁,正准备相夫教子。

    如今迫于生计,或是为了家族的荣耀,她们不得不踏入宫门,成为这深宫内院之中的牺牲品。

    是的,宫斗剧中不都是这么演的吗?入了后宫中的女人,要么攻于心计,扶摇直上,成为那顶尖上的人上人;要么自甘平凡,隐性藏拙,凡事忍让,不与人争锋,落得个清闲、碌碌无为;要么,就是死。

    而无论是哪一种,都逃不过一个悲剧。即使是人上之人,也不能一劳永逸,需时刻谨记居安思危。否则一时不查就有可能深陷泥潭,一朝跌下马,永久不能翻身。

    而大多数的平凡人,再怎么懂得明哲保身,也难保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的悲剧发生。

    后宫,是奢华美丽的后宫。

    后宫,是规矩森严的后宫。

    后宫,更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后宫。

    在后宫中,若不小心翼翼,当真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身死魂消,不过是主子的一句话,亦或是一场阴谋陷害的牺牲品。

    宫娥虽然在吃穿用度上都有了保证,且优于大多数人,但她们所承受的危险,也是大多数人无法承受得了的。

    所以,她们怕我,因为我是她们的主子,我的每一句话都在左右着她们的生活,决定着她们的生死存亡。

    她们惧怕我,因为现在这后宫,没了太后和皇后,我成了她们唯一的正主儿。

    有那么一瞬间,我觉得让她们怕一些也好,这样就省得她们存了不该存的心思,欺负我不懂内情,唆使我犯了大错。

    身为正主儿,其实也未必就万事大吉,不需要担忧。

    站得越高,摔得越狠!摔得粉身碎骨也是有的。

    主子若是被下人欺瞒,干了丢了身份,不应当做的事情,那么就会有人出来代替她,成为新的主子。

    恐怕此时此刻,在这深宫后院之中,正有无数双眼睛盯着我,巴不得我出些岔子,好将我拉下神坛,成为她们的垫脚石。

    按照殷尚宫所说,短短的七日之内,宸妃死了,太后死了,皇后死了,现在皇帝也陷入了昏迷。

    这是一场何其可怖的阴谋。

    七日之内,北周国所有的当权者,被一网打尽,死的死,昏的昏。

    而且皇帝的昏迷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殷尚宫说是昏迷,皇帝未必是昏迷。

    殷尚宫隶属于后宫之主,凤印在谁的手中,她就受命与谁。

    前朝的事,她并不能说得清楚。

    终于,重压之下,有一个面相机灵的小宫女站了出来,看那服饰花纹精妙,像是尚服局的一司。

    小宫女:“娘娘,奴婢尚服局司饰司织梦。虽不善言辞,但愿为娘娘答疑解惑。奴婢不惧生死,若有冒失之处,只求娘娘不要祸及家人。”

    无独有偶,织梦站出来之后,很快便有了第二个织梦,第三个织梦站了出来。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叫织梦。

    若是偌大的后宫,人人都叫织梦,那还不叫混了?一声织梦,人人答应?

    呵呵,不存在的,就算入宫之前他们有重名的,进宫的时候也自有人帮忙改名。饶是宫廷中人数众多,重名之辈也是少有的。

    场面终于活络了起来。不再是一群人看着我与殷尚宫一对一谈话了。

    而是七嘴八舌地讨论开来。

    虽然看起来混乱,但我从这繁杂的论述中也得到了不少有用的信息。

    这些宫女,虽然对于前朝乃至天下的事情都知之甚少,但她们了解后宫。

    至少比我这个刚来的,了解得多。

    对于皇帝的家事,秘辛,她们如数家珍。

    比如位居我之下的四妃:淑妃、德妃、娴妃、静妃。

    名字上倒是取了娴静淑德之意。

    只不过她们各个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德妃与娴妃年纪大了,比皇帝还要大上几岁,一个是丞相之女,一个是户部侍郎之女,确实与她们的封号所匹配,各个端庄秀丽,不是惹事之人。

    淑妃则是个嚣张跋扈的所在。

    在宸妃出现之前,淑妃是最得宠的。

    据说她得宠的时候,惯会炫耀,任何场所都要将皇帝赏赐的珍宝尽数戴在身上,也可以算得上艳压群芳,颇有盖过皇后的阵仗。

    传言皇帝曾属意封淑妃为贵妃的。

    后来不知为何,此事不了了之了。

    一个名唤春桃的小丫头眨了眨眼睛,道:“分明是淑妃嚣张跋扈惯了,手下的人犯了人命,正好撞在枪口上,被皇帝撞了个正着。这才令皇帝打消了册封的念头。”

    我:“哦?这可就有意思了。淑妃再怎么嚣张跋扈也不至于在即将册封贵妃的档口如此不当心吧?只怕这人命案不似表面上那么简单,少不得他人的手笔。”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