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不嫁教书匠 > 第108章好事成双

第108章好事成双

    终于放寒假了,她从婆婆家接回了一个小伤兵,她的云飞。

    婆婆轻描淡写地说:“大孩子们在外面玩,他们要爬梯子,云飞站在旁边给他们撑梯子,谁知道他把手放上面了?

    他小哥哥一脚踩到了他的手,又一碾,他的手背就掉皮了,没事啊,长大就看不出来了”。

    她紧紧地搂着云飞,没问他哭没哭,疼不疼,她不敢问。

    她不想知道,但她知道,当时云飞肯定最想的是妈妈。

    寒假是给她们母子的补偿,窗外寒风呼啸,屋里温暖如春,她们在明亮的窗前。

    云飞的右手还吊着绷带,他的左手灵活的搭着积木,忙忙碌碌,嘴里念念有词,一个人玩的不亦乐乎。

    搭好了叫她参观:“快看呀,妈妈,大楼盖好啦”!

    她只需夸张地鼓掌,赞美就行。

    她歪在炕上,面前摊开一本《散文》,抽空看一段。

    日子悠闲极了。

    一天,电视里正在播放音乐专题《同一首歌》

    她们母子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

    有人唱“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问,为什么”!

    这时云飞抬起头:“咦?这歌这么好听呢”?

    她惊讶极了,问他:“你听过吗”?

    云飞想了想,肯定地说:“听过”。

    然后补充说:“我小时候听过”。

    他的小时候是什么时候?

    那只能是在她肚子里的时候了。

    那时她就通勤,从卧龙到雾海,回家的火车是长途车,反复播放郑智化的这支《水手》!

    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问,为什么!

    这句歌词是一束光,在当年那暗无希望的日子里给她鼓励。

    好神奇啊!云飞在她肚子里“听”见了,真的听见了。

    这句歌词,这束光,依然鼓励着她走未来的路。

    她们母子在家其乐融融,已经习惯了彼此陪伴。

    不再期盼闻立回家,甚至讨厌他回家,回家就破坏气氛。

    一天快中午的时候,大门响过,她眼瞅着他噔噔走进来,脚步很急。

    他出现在小屋门口,他眼前的老婆孩子,脸都红扑扑的,心情都美滋滋的,头对头,安静地玩拼图。

    他在门口站了一会儿,她们都没理会。

    老婆没惊喜地说:“你回来啦”!

    孩子没惊喜地说:“爸爸,你别走啦”!

    没有!她们好像不需要他了。

    他挺没意思地走到炕沿儿边,往炕上一躺。

    侧身看着拼图,想要伸把手,她轻轻地瞟了他一眼,他触电似的缩回去了。

    他是回家宣布喜讯的,这个样子突然不知怎么开始了。

    他酝酿了一下,情绪高昂的抛出个选择题:“好事成双,咱们每个人一件喜事,你想先听谁的”?

    她对儿子说:“拼反了,你看看”?

    然后头也不抬地说:“随便”!

    他保持着兴奋劲儿,说:“先说我的……我当工长了”!

    说完,支起胳膊肘,观察她的反应。

    她淡淡的:“原来工长呢”?

    他有些泄气了,躺了回去,没好气儿地说:“退休了”。

    她:“哦”!

    他等着她的第二个问题,她却没有了。

    他忍不住了:“工长不是谁都能当的,上面得支持,下面还得能指使动人”。

    她看着他,想不出来怎么往下说。

    像夸云飞那样,夸他“你好厉害啊”!

    她没觉得他多厉害;

    或者:“真的啊?能多挣钱吧”?

    她不关心他挣多少钱,所以没问。

    所以,她看了他一眼,又低头拼图去了。

    他彻底泄气了,这娘们儿,真傻!别人家娘们儿听说丈夫当个一官半职,能乐翻天,她却无动于衷。

    他双手垫在后脑勺上,翘起二郎腿,这时他抛出了第二个好事。

    他说:“你工作调成了”。

    “真的”?

    这次,她回应得够积极。

    这娘们儿就对自己的事感兴趣。

    他愤愤的,却不无得意,因为是他的能耐。

    他说:“雾海中学那,过年需要打点一下,要不卡你不放。

    沙塘子三中过年也需要打点一下,要不,校长没得到好处,你去了也没好脸给你。

    这些都是张大哥指点我的。

    其实我去他家没破费多少,就那天买的那兜菜。

    后来我又去了两次,都是醉晃荡时去的,啥也没拿,倒是他搭菜搭酒”。

    她静静地听完,半天后,说:“过年,咱们到张大哥家拜个年吧”。

    闻立说:“不用你管了,去也是我自己去,不用你去”。

    元旦过后,闻立正式走马上任。

    好家伙,这个忙啊!什么事都亲力亲为,没当官前,他干一天,歇一天,当工长后,天天干。

    有一次,在线杆上挂了一天,鼻涕冻成柱了,他自己说的。

    他更不着家了,把自己卖身给工区了。

    他这股拼劲,日月可鉴,天地可表。

    如果只看他这点,劳模当之无愧。

    一天,他回家来说:“明天,你陪我买身衣服,你帮我参谋一下,我现在总出去开会,人家都溜光水滑,就我灰突突的”。

    第二天,他们来到省会百货大楼。

    在男装楼层,她刚要走走看看,他径直走到一家卖“尼克”服的区域。

    他拎起了一件,销售说:“这是今冬新款,你看面料?是韩国进口的;你看这毛领?是纯貂毛”。

    他爱不释手。

    红梅问导购:“多少钱啊”?

    导购说:“一千七”。

    我的天,红梅估算一个东西价钱时,总是与自己的工资做比较。

    那么,这一件衣服,是她七个半月的工资。

    她以为闻立会放手,他却说:“我试试”。

    他直接穿上了,人靠衣装马靠鞍,何况,他本身就帅,这华丽的衣服加身,立刻光芒四射。

    他毫不犹豫地付款了。

    她还没从惊讶劲儿里缓过来,他又买了条裤子,四百。

    看看身上的腰带,当然不配了,他又买了条新腰带,二百。

    在楼下临走时,又买了个包,她没看清多少钱。

    走出商场时,他鸟枪换炮了,腋下夹着那个包,弼马温似的小工长,摆出了铁道部特首的派头。

    她在商场帮着忙活得浑身是汗,出来冷风一吹直打冷战,走在鲜衣怒马的丈夫身旁,未得一丝一缕。

    她不禁侧头看了看他的脸,他只顾着得意,哪看得见她?

    几天后,她终于抓到机会,和他算账。

    她问:“咱家装修借了多少钱?需要几年还完”?

    他还是那句话:“不用你还”!

    她又问:“你的工资,能给我生活费吗”?

    他立即炸毛:“工区大小事,都需要我垫付,没钱给你了”。

    这个弼马温,别人当官能往家搂钱,他往外搭钱。

    虽说是弼马温,但毕竟搭上了“上层”平台,春节前,他随段里领导旅游九天,三亚,广州,厦门,逛了个遍。

    飞机来去,红梅还没见过飞机长啥样呢。

    不服不行,人家单位就是有实力。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