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不嫁教书匠 > 第187章 新居

第187章 新居

    她扯掉窗户上写着“出租”大字的白纸,这个房子有主了,暂时的主人就是她。

    从筒子楼出来,孟姨松了口气,腿脚轻盈不少。

    她们又进了胡同,出来后往南,是回孟姨家的方向。

    一大早晨,孟姨就和她出来找房子,蹒跚这么远的路,太阳已经快到天空中央,老太太还没吃上早饭,红梅说:“孟姨,咱们找个地方吃点饭吧”。

    孟姨嘴上说:“那得多少钱啊?家里有饼子热热就对付过去了”,但眼神露出孩子般的渴望。

    她一路寻觅筛选,在一家“大盘菜”前停下脚步,“大盘菜”听上去实惠接地气。

    孟姨停下脚,顺从地跟了进去。

    坐在桌边,三人俨然一家三代的组合,一起住了这么久,还从来没同桌过,这是第一顿饭,也是散伙饭。

    孟姨很拘谨,红梅想要好好款待一下她,但节俭的老人只点两个菜就坚决不肯了。

    她说:“在这吃一顿够我吃一个月的了,你还要交房租,就这些吧”。

    作为个生活在城市里一辈子的人,孟姨不知多少年没在饭店吃饭了,她虽然有房子,但漂移在城市生活的边缘,人老了好凄凉啊!

    那顿饭孟姨吃得很开心。

    红梅结账后,孟姨表现出极度的不好意思。

    这么一个安静沉默的老人,儿子还要步步紧逼,逆子!

    回到家,孟姨知道房客又要走了,她接下来的状况,要么孤单,要么卖房子,她在屋里徘徊又徘徊。

    第二天是元旦前的假期,她和云飞像平常那样吃完了饭,但不同于以往的是,她把碗筷归拢到一起,装进了一个大的不锈钢盆里。

    这就是要搬家的节奏了,房间里的家当依然是那几个包袱,平时就包裹严密,又放在了地板上,云飞自己收拾书桌。

    一副整装待发的样子。

    她出去雇人,不远处有一条街,非常集中地站着很多等待雇主的打工者,有男有女,有的在胸前挂个纸牌,写着:刮大白;

    有的在破旧的摩托车上竖着牌子:水暖。

    生活中遇到问题,在这里都能找到专业人员。

    他们被戏称为“马路天使”,天使们都很乐观,没雇主上前时,互相开玩笑,眼睛巡视着大街。

    她有些不安地朝天使们走去,天使们手疾眼快,把她围得水泄不通,这阵势很吓人,她真怕他们抢生意打起来。

    她大声地说:“我要搬家”!

    人群撤去不少,但围上来的圈更小了,围在她身边的都是可以搬家的天使。

    他们不再竞争,把决定权交给了她,热切地看着她,等待她筛选。

    她慌乱地扫了一下,一个中年人实诚的笑容与她一碰,她随手一指,“你吧”。

    其他人一看没戏,不再浪费时间,呼啦,退下去了,中年人因为被选中,笑容一直没退,她的下一步是讲价钱。

    “我的东西不多,最不好拿的是个床垫,距离不远,你要多少钱”?

    “15块钱吧”!

    她想到那个床垫,她没办法搞定,就问:“那个床垫,你给我扛下楼,到新地方再扛上二楼,加多少钱”?

    “10块吧”!

    这个就有点多了,看着挺憨厚的老实人笑着耍心眼,她也不含糊,说:“太贵了”,眼睛又看向天使们,中年人赶紧说:“5块,5块就行”。

    她觉得好笑,自己不知不觉中也狡猾了,省下五块是五块,哎,都是生活所迫。

    她前头走,中年人在后头跟,他骑着一辆倒骑驴,就是车斗在前,他在后面骑改装的自行车那种工具。

    孟姨又站在东屋门口,失神地发呆,秋天,她们搬来那天,她就站在那里,那时她的神色很无奈,很排斥,现在很留恋,对未来很无助。

    小屋几趟就空了,又像红梅初次见到的那样,她把钥匙放在孟姨手里,孟姨黯然神伤,依然站在她的门口。

    孟姨是这个城市里第一个“收留”她的人,她转身跑回去,紧紧地拥抱着孟姨,哽咽着说:“我会回来看你”。

    会回来看你!这个许诺实现的可能性太小了。

    在孟姨凄然的目光中,她最后一次关上房门,赶紧下楼,倒骑驴车斗里装满了包袱,那个床垫平放在最上面,中年人轻松地说:“这算什么呀?我以为多少东西呢?谁还不能给你拎一下子”?

    说得轻巧,她找谁拎一下子?

    云飞背着满满的书包,她拎着塑料凳子,她们跟在倒骑驴后面,向着学校后面出发。

    到了新家楼下,倒骑驴一停,中年人开始扛床垫,床垫很薄,但不小,她帮不上忙,看着他对付那个床垫。

    他把床垫铺在他的后背上,他几乎九十度来驼床垫,两个胳膊张开,去抠床垫边缘,但只够到一个,另一个胳膊就那么撑着。

    筒子楼的楼梯狭窄,他小心地躲避着墙壁,侧着身子,侧着脚步上楼。

    她跟在后面,这个别人家的男人被她用五块钱驱使,他负重的样子,在她眼前那么令人敬佩。

    好在是二楼,磕磕绊绊进了屋,不必告诉,他就把床垫铺床上了,转身噔噔下楼,两个腋下夹着包袱,手里拎着包袱,这回是健步如飞,又上来了,在他的帮助下,所有东西来到了新家。

    她掏出钱包,数出20块钱,他乐呵呵地接了过去,这个城市讨生活的人,觉得20块钱赚得挺轻松,笑得合不拢嘴,噔噔下楼了。

    房门一关,这就是她的家了。

    她一边和云飞说话一边仔细地打量她的新家。

    王姨介绍说,她秋天去儿子家的,之后一直空着,没租出去,因为硬扛着房租650,红梅是第一个租客。

    所以,房屋没有出租屋常见的那种狼狈,保留着房主细心生活过的痕迹。

    她不管老屋发生过什么,那一室阳光就是降魔辟邪的天使,她铺好了她的床,将一条卡通床单往小床上一铺后,云飞有独立卧室了。

    锅碗瓢盆一件件摆出来后,晚饭就可以开火啦!

    她又有家啦!

    邻居黄姨听见她开门的声音探出头来查看,很快绽放出笑脸,乐呵呵地说:“我看见你门口的垃圾想顺路捎下去,可是怕出错啊”。

    她不解,笑着等黄姨继续说。

    黄姨像个老顽童似的笑着,开心地说:“小王在这住的时候,有一次呀,我扔垃圾的时候,看见她门口也放个塑料袋,我顺手拎着扔垃圾桶去了。

    小王不一会儿出来找那个袋子,纳闷地说:刚放这咋就没了?

    我说我给你扔了,小王说:那不是垃圾,里面是我包粽子的竹叶。

    我说坏了,赶紧到垃圾桶翻,还不错,那个袋子还在,又拎回来了,我儿子数落我,让我别再瞎勤快,我就不勤快啦,看见你门口的袋子,再不敢捎带扔了”。

    黄姨似乎在解释为什么不帮她扔垃圾,有趣的邻居,有趣的故事,她住在这里很开心。

    在一个静谧的黎明,当她睁开眼睛时,新年的第一天已经在深夜中走来了,她和云飞在新家度过的元旦,元旦后没几天,正式放寒假。

    她们整天呆在大屋里,阳光满满地晒到北面墙上,需要遮掩窗帘回避阳光,这里栋栋小楼都像晒在阳光里的摇篮。

    黄姨特意嘱咐她,“那盆君子兰以前我浇水,这回就你浇吧”。

    那棵君子兰只有两个叶片,小小的一株,很虚弱,一定要让它活着交给王姨,这是她的决心。

    给花浇浇水,陪云飞学学习,她看看书,这假期岂不美透了?

    但是,这奢侈的生活如果没有房租,那才是美好。

    这里的每一天都是钱来支付的,屋地里的阳光都是付费呀。

    她本来就没有积蓄,插间时勉强应付,现在房租多出一倍,那点工资,不吃不喝也不够房租,更何况还要吃喝,云飞还要上学。

    钱,她最需要的是钱!

    到哪里弄钱去呢?

    她决定租下这套房子时,心中的想法就是,假期出去兼职赚钱,可是,具体实施起来,她很茫然。

    她能干什么呢?

    做家政?太脏太累,不行;

    帮人站柜台?那需要连续性,她办不到;

    摆摊?卖啥呀?她不擅长;

    她把能想起来的一一排除,最后想,如果附近谁家有学生需要雇人辅导,这是她最擅长的。

    最后这个想法令她灵光一现,哈哈,我可以当家教啊!

    假期里做家教是允许的,办补习班就不行了。

    但怎么能有学生呢?

    她在市里的人脉极其有限,除了二姐就是学姐,只得求助她们了,她拿起了手机。

    拨通了一个电话,紧张地等待着。

    那头传来学姐的声音,学姐听上去很忙,她猜测学姐在带学生,家里那么有钱还兼职,真应了那句话:钱多不扎手!

    她开门见山,“姐,你能给我介绍一个学生吗?我想做家教”。

    “哦……”!

    这个请求出乎学姐意料,这等于在学姐手里抢生源。

    好一会儿,学姐笑着说:“有一个女孩我刚带了几节课,去她家太远,来回打车不划算,那小姑娘特别矫情,我正不想带她呢,再不你试试”?

    “行,我试试”。

    只要有学生就行,矫情啊,路远啊,这都可以克服。

    但学姐又说:“女孩在师大附中上学,重点学校呀,家长对老师很挑剔,我和家长说我有事不能带她女儿了,又推荐了一个老师,你得试讲一节课,行不行就看你自己了”。

    哦,能不能被相中还不一定啊!

    学姐:“如果没相中你,试讲那节算你免费”。

    学姐给了她学生家地址,然后挂掉电话。

    家教这么多江湖规矩啊!

    她看着那个陌生的地址,决定试一试,否则,她简直在出租屋等死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