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不嫁教书匠 > 第241章 走马上任

第241章 走马上任

    江东中学的校长室装修很华丽,新铺的地板,崭新的长沙发,紫檀色写字台,黑皮转椅,身后顶到棚的书柜里,书籍崭新整齐。

    这与开门就是灰突突的走廊极不相称;

    这在班级还生炉子的学校简直就像皇宫。

    原校长即将到县里职业高中赴任,到那里等于养老去,他的“交流”属于升迁,而布莱克属于贬谪。

    打个巴掌给个甜枣,在这里工作,“组织”一箭双雕。

    原校长介绍说:“咱们学校教学班12个,教职工66人,学生五百多,还是不错的,沙塘子那么大的学校,老师快比学生多了”。

    事实如此,他脸有点发烧,就像有个不争气的娘家,而就那么个情况,还勾心斗角,还扩建!

    原校长继续,“咱们江东老师们老龄化比较严重,都是守家带地的老师,社办转正占一半,老中师生们是主力,大学生不来呀!

    这几年星蹦回来几个,家在镇上,咱们敲锣打鼓迎接回来的,有一个现在提拔当主任了,来,小旗”。

    走上前一个文质彬彬的小伙子,戴着眼镜,略显拘谨地笑着。

    布莱克很喜欢,这就是今后的助手,他主动伸出手握了握。

    原校长抬腕看看时间,问小旗,“现在去行了吧?”

    “一大早我就安排好了”。

    “好啦,林校长,民以食为天,大老远来了,给你接风,薄酒素菜,走”。

    这饭局他不能不参加,而且真饿了。

    他们前头走,小旗在后头跟,他的后头又跟着五六个。

    这都是各种“小头儿”,他们习惯了,有客跟着陪,有酒跟着喝,而今天更要跟着,给新校长接风洗尘嘛!

    在他们浩浩荡荡鱼贯而出时,办公室窗户后挤满了脑袋,一睹新校长风采。

    “看,就是那个”

    “哦!挺年轻啊”!

    “结婚了吧”?

    “没结婚你还有啥想法咋滴?”

    哈哈哈……!

    一行人来到一家牌匾很阔气的饭店,类似沙塘子的香格里拉,只一层,分出很多包间。

    原校长一边轻车熟路地往里走,一边和老板打趣,“今天我们有贵客,你的私房菜尽管往出端”!

    他们在最里边的雅间落座后,菜就开上,一大盘,一大盘,带着地方特色的佳肴摆满了好大一桌。

    “嘭嘭嘭”启酒瓶,“今天破例,喝点酒,不多喝,助助兴”,原校说,好像他平时不喝似的。

    而喝了林森得买人情似的,这套路布莱克不喜欢,他哪是官场中人?

    他当领导干部也是实干型的,不是交际性的。

    原校开怀畅饮,忘了只助兴这茬,布莱克不胜酒力,基本不喝,他也不可能多喝,啥场合啊多喝?

    回去时老师们再趴窗户,“看,新来的校长喝多了,晃悠回来了”!

    那太不堪了!

    原校安排小旗,“林校没带家属来,你安排住处”。

    布莱克马上说:“我看咱校宿舍挺多空房间,我住宿舍”。

    “小旗,你收拾宿舍,该买的,该添的,走学校账,不能让林校掏腰包”。

    布莱克看明白了,这原校明天就走了,顺水人情送得聪明,其实从现在开始,他花的钱就是布莱克将来经管的学校的。

    他心里有个预感,这种校头,学校不亏空才怪,比如沙塘子。

    但他什么也不说,不打听,明天就到教育局交接去,那时什么都清楚了。

    当两个校头吃好了时,其他人才紧着吃喝,属于填饱肚子速度,原来蹭吃蹭喝不容易啊!

    要的就是个面子,和领导靠近的面子。

    当一行人回校时,小旗领着几个小年轻开始拾掇宿舍。

    宿舍在后院西厢房,窗户向东,采光很好。

    一条长走廊分出很多间宿舍,新建成没几年,上面拨款为留守学生建宿舍。

    食堂也配备了,上下铺的床也安好了,但学生都在本地,并没人住宿,一直空着。

    有一家老师搬进来住,他家房子失火了,没房了,还有一家觉得着住这里挺好,也搬进来。

    宿舍北头被这两家占据着,小旗经请示,拾掇最南头一间。

    掸尘,擦窗户,拖地,安窗帘,把上铺床一拔,变成一张单人床,清雅的被品一铺,洗漱用品一摆,最后抬进来一个铁皮炉子。

    再一看这间曾蛛网盘结的废屋,经过布置,焕然一新,能住人了。

    炉子生起了火,如果校长进来睡觉,冰凉的,还冒烟,那多不周到?

    当天晚上他就睡在这里,睡在异乡。

    第二天,两校长带着会计出发,去局里交接,他借光坐的轿车。

    原校长贴心地把司机介绍给他,“老吴随叫随到,开车稳当,我们多少年合作了,以后出门你就找他”。

    又对开车的老吴说:“这位是林校长,以后你们继续合作”。

    他给司机接洽新东家,给布莱克联系好司机,他又卖了两个人情。

    老吴谦恭地说:“好好”!

    这和沙塘子一样,司机年终拿票子到总务处报销。

    布莱克心想:老吴到我这算是失业了,我呀坐木筏子,坐破客车,那样心安理得,睡觉踏实。

    在局里,局长热情地接待他们,对他自己的安排相当满意。

    特殊关怀布莱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呆长了还舍不得走呢”!

    原校马上说:“那是我的家乡,我就舍不得走”。

    这两个老奸巨猾的政客真会配合。

    哈哈完谈正事。

    江东中学的会计把账本子一摊,说来说去,一个中心:江东欠外债二十多万!

    果然欠债。

    不欠债才怪!

    原校无辜地说:“我接手时就不少外债,那玩意儿也不是我整出来的赤字啊”!

    可是这么多年你为什么不还呢?

    可不可以这样说,你欠的二十多万,我也不还?

    当家可以那样吗?

    国家经常说每年投入教育多少亿,这么大的雨淋到乡镇学校,雨点不少,尤其有时偏向农村教育。

    说白了,每年经费拨款不少,每个老师和学生都按人头拨款。

    而这些钱师生看不见,可校长和会计接手了,他们像当家的,支配着这些钱的去向。

    除了财政拨款,学校还有进项:

    学校出租校田地;每年获得各种捐赠。

    教师们开工资也不从这里出,财政另拨,那么学校怎么又欠债呢?

    欠债还不清呢?

    这一切明摆着的问题,布莱克有想法,原校心知肚明,而局长不知道吗?怎能不知道?

    但局长什么也没说!

    财务交接就算完了。

    他们的意思不言而喻。

    原校:饥荒告诉你了,日子你过去吧!

    局长:饥荒你也知道了,你看着办吧!

    而他也领会了:二十多万债务不是我的责任!

    他像穷婆家的当家媳妇,接手的首先是外债。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